众所周知,美剧真爱如血是借吸血鬼讲述同志出柜的,同样,抛开安妮大妈的原著,单看尼尔乔丹的电影,其中隐隐也透露出一丝同志情结。虽说原著中吸血鬼间的情感可能是一种超脱爱情与基情的柏拉图式的感情,通过对吸血鬼形象的刻画来展现现代社会边缘人的生活,但在电影中,表现同志关系的意味更加浓些。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同志现象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的年代,加之故事发生地旧金山又以同志著称,以及记者遇见路易的同志酒吧、记者对吸血鬼世界的好奇与误解(大众对同志世界的好奇与偏见)、吸血鬼讲述过去的隐秘生活等等这一系列象征代表并奠定了电影的同志基调。
首先,路易被初拥后压抑着吸血鬼的天性,并不断产生着罪恶感,有如那个年代的文化与信仰对同志的排斥;初拥是路易自己的选择,代指其承认了自己的同志取向,但是这让他违背了信仰,失去了原先生活的信条,所以之后的路易一直在苦苦寻找生活的意义,最终还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永远纠结着。
其次,在克劳迪娅袭击莱斯特后,路易他们的生活由于无人指导而变得无所适从,于是决定出发去旧世界寻找新生活,也寻找吸血鬼起源,来解答自己的疑问。吸血鬼剧院犹如一个秘密的同志团体,路易如同找到组织一样,他的问题在这里有了更好的答案。但是,这里的吸血鬼——如同阿曼德所说的——尽是自我颓废的炮灰。他们安于现状,生活没有丝毫的意义,犹如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渐渐腐朽。这些形象也代表着同志团体中一些极端个体。他们由于生活长久的封闭和压抑,过着盲目、颓废、糜烂的生活,思想的极端也使得他们变得危险。
在电影的最后,路易的故事平淡地结束,令记者大失所望。他认为路易的生活非常酷,这样的结果与他的料想相差太远。不仅如此,他还想要加入他们,成为吸血鬼中的一员。这一情节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非常相似。当近年来同志风潮横扫年轻一代时,不少年轻人都追赶潮流玩起了基情。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同志都是伪同志,而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没有严肃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的确,同志不是儿戏,做任何的决定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有些人只是觉得新奇,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同志的意义,也不明白选择这条路会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意识到其附带的责任,这也使得真正的同志更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所以当记者有如此反应时,路易表现得更加的失落与孤独,并且可想而知,他给了记者一个教训,并警告他这不是闹着玩的。
以上全文是我对对夜访电影的一点新的感悟,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同志现象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的年代,加之故事发生地旧金山又以同志著称,以及记者遇见路易的同志酒吧、记者对吸血鬼世界的好奇与误解(大众对同志世界的好奇与偏见)、吸血鬼讲述过去的隐秘生活等等这一系列象征代表并奠定了电影的同志基调。
首先,路易被初拥后压抑着吸血鬼的天性,并不断产生着罪恶感,有如那个年代的文化与信仰对同志的排斥;初拥是路易自己的选择,代指其承认了自己的同志取向,但是这让他违背了信仰,失去了原先生活的信条,所以之后的路易一直在苦苦寻找生活的意义,最终还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永远纠结着。
其次,在克劳迪娅袭击莱斯特后,路易他们的生活由于无人指导而变得无所适从,于是决定出发去旧世界寻找新生活,也寻找吸血鬼起源,来解答自己的疑问。吸血鬼剧院犹如一个秘密的同志团体,路易如同找到组织一样,他的问题在这里有了更好的答案。但是,这里的吸血鬼——如同阿曼德所说的——尽是自我颓废的炮灰。他们安于现状,生活没有丝毫的意义,犹如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渐渐腐朽。这些形象也代表着同志团体中一些极端个体。他们由于生活长久的封闭和压抑,过着盲目、颓废、糜烂的生活,思想的极端也使得他们变得危险。
在电影的最后,路易的故事平淡地结束,令记者大失所望。他认为路易的生活非常酷,这样的结果与他的料想相差太远。不仅如此,他还想要加入他们,成为吸血鬼中的一员。这一情节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非常相似。当近年来同志风潮横扫年轻一代时,不少年轻人都追赶潮流玩起了基情。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同志都是伪同志,而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没有严肃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的确,同志不是儿戏,做任何的决定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有些人只是觉得新奇,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同志的意义,也不明白选择这条路会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意识到其附带的责任,这也使得真正的同志更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所以当记者有如此反应时,路易表现得更加的失落与孤独,并且可想而知,他给了记者一个教训,并警告他这不是闹着玩的。
以上全文是我对对夜访电影的一点新的感悟,如有谬误,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