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贺红平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李途纯的幸与不幸 的时候,我就想到要第一时间和你分享。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在经历了15个月的刑拘后,“幸运”地被宣告无罪了。尽管他已经失去了家业和健康,但相比其他“待罪”的老板,的确算得上幸运。 
文/《商界》记者 潘 灯 2月14日,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无罪了。在“非法集资”从一个商业借贷和刑法术语被热炒成“公共话题”的这个早春,李途纯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拘达15个月之久。
普通老百姓刚从另外几起类似案件中普及到“常识”:非法融资是重罪、企业家借钱可被判死刑时,又得知了这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李途纯的确是幸运的。同他一样因“民间借贷”涉嫌犯罪的老板们,在过去三年中,仅在浙江一省就被“拿下”了近十人,还有一人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李途纯又真的幸运吗?太子奶这个曾经一举拿下“央视标王”的奶业品牌已成明日黄花,虽获清白但重病缠身的李途纯,其跌宕的命运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幸运不会总眷顾赌徒此前,早有媒体将李途纯的起伏归结于他的赌徒心态: 30 岁,从国企辞职,拿着仅有的300元淘金深圳;33岁,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主旋律”挂历高价售出;36岁,以100万元启动资金砸向株洲建太子牛奶厂;37岁,以8888万元获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用广告轰炸启动全国市场,豪赌之后,在当年拿到8亿元订单。赌徒中流行一种说法,时来运转时一定要乘胜追击,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将运气留住。
43岁前后,李途纯斥巨资同时启动五**酸菌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全国性战略布局,太子奶的销售额已连续6年翻番。47岁,太子奶销售额突破30亿元,与伊利、蒙牛、光明并驾齐驱。李途纯相信,幸运还在眷顾他。就在47岁这年,他引进风投7300万美元,接受六家外资银行的5亿元综合授信。为了获得资金,他与投行对赌:3年内,如果公司业绩增长超50%,降低投行的股权;否则,自己失去控股权!拿到钱后,他进军服装、超市,不断扩张奶业基地。
3年之后,他将年满50岁,他自信那时的自己绝不仅仅是“中国奶王”。然而,运气已经悄悄从他运筹帷幄的臂膀下溜走。 2008 年,这年他48岁。在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为求自保纷纷向太子奶催款;9月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奶业市场遭遇灭顶之灾。为了保证在对赌中取胜,他决定再赌一把:向经销商要求提前支付年度销售额的一成到三成的销售回款,作为“货款准备金”,又同时以高额利息借款5000~6000万元,向员工集资数百万元。可对赌协议三年到期,50岁的他输了,输得很惨。在政府的“调解”之后,一家国企“托管”了他的太子奶。
不幸的“幸运” 李途纯的最后一赌被**局认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连同子女、弟妹一起被警方控制。 2010年6月17日,50岁的李途纯开始了长达15个月的“待罪”生涯。身陷囹圄,和外界的沟通只能通过律师。一个失去自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能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运气。然而这次,好运继续同他失之交臂。警方用足了47天的羁押权后,向区检察院批准延长了1个月,后来再经过市检察院批准又延长了两个月。然而李途纯始终“拒不认罪”,警方也找不到足够证据。
如需再延长两个月,必须由省检察院批准。这次,警方没有申请延长羁押,而是增加了罪名,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挪用资金罪”进行侦查。如此一变,羁押时限随之重新计算。李途纯的“待罪”生涯就这样被“戏剧性”地合法延长了。看守所中的他尽管意志坚定,但身体却每况愈下。进看守所前,他已需每天注射胰岛素,此外还要服用十多种药物。律师在获知李途纯审讯期间五次心脏病发作、当场昏迷后,以“随时有死亡可能”要求取保候审。连警方也承认“病情危急,不宜拘押”,并两次做出书面报告,但蹊跷的是,此事竟被“有关部门”一直拖延。而更为诡异的是,当太子奶集团重整方案敲定,李途纯重返太子奶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后不久,李途纯顺利地被“取保候审”。

文/《商界》记者 潘 灯 2月14日,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无罪了。在“非法集资”从一个商业借贷和刑法术语被热炒成“公共话题”的这个早春,李途纯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拘达15个月之久。
普通老百姓刚从另外几起类似案件中普及到“常识”:非法融资是重罪、企业家借钱可被判死刑时,又得知了这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李途纯的确是幸运的。同他一样因“民间借贷”涉嫌犯罪的老板们,在过去三年中,仅在浙江一省就被“拿下”了近十人,还有一人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李途纯又真的幸运吗?太子奶这个曾经一举拿下“央视标王”的奶业品牌已成明日黄花,虽获清白但重病缠身的李途纯,其跌宕的命运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幸运不会总眷顾赌徒此前,早有媒体将李途纯的起伏归结于他的赌徒心态: 30 岁,从国企辞职,拿着仅有的300元淘金深圳;33岁,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主旋律”挂历高价售出;36岁,以100万元启动资金砸向株洲建太子牛奶厂;37岁,以8888万元获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用广告轰炸启动全国市场,豪赌之后,在当年拿到8亿元订单。赌徒中流行一种说法,时来运转时一定要乘胜追击,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将运气留住。
43岁前后,李途纯斥巨资同时启动五**酸菌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全国性战略布局,太子奶的销售额已连续6年翻番。47岁,太子奶销售额突破30亿元,与伊利、蒙牛、光明并驾齐驱。李途纯相信,幸运还在眷顾他。就在47岁这年,他引进风投7300万美元,接受六家外资银行的5亿元综合授信。为了获得资金,他与投行对赌:3年内,如果公司业绩增长超50%,降低投行的股权;否则,自己失去控股权!拿到钱后,他进军服装、超市,不断扩张奶业基地。
3年之后,他将年满50岁,他自信那时的自己绝不仅仅是“中国奶王”。然而,运气已经悄悄从他运筹帷幄的臂膀下溜走。 2008 年,这年他48岁。在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为求自保纷纷向太子奶催款;9月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奶业市场遭遇灭顶之灾。为了保证在对赌中取胜,他决定再赌一把:向经销商要求提前支付年度销售额的一成到三成的销售回款,作为“货款准备金”,又同时以高额利息借款5000~6000万元,向员工集资数百万元。可对赌协议三年到期,50岁的他输了,输得很惨。在政府的“调解”之后,一家国企“托管”了他的太子奶。
不幸的“幸运” 李途纯的最后一赌被**局认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连同子女、弟妹一起被警方控制。 2010年6月17日,50岁的李途纯开始了长达15个月的“待罪”生涯。身陷囹圄,和外界的沟通只能通过律师。一个失去自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能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运气。然而这次,好运继续同他失之交臂。警方用足了47天的羁押权后,向区检察院批准延长了1个月,后来再经过市检察院批准又延长了两个月。然而李途纯始终“拒不认罪”,警方也找不到足够证据。
如需再延长两个月,必须由省检察院批准。这次,警方没有申请延长羁押,而是增加了罪名,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挪用资金罪”进行侦查。如此一变,羁押时限随之重新计算。李途纯的“待罪”生涯就这样被“戏剧性”地合法延长了。看守所中的他尽管意志坚定,但身体却每况愈下。进看守所前,他已需每天注射胰岛素,此外还要服用十多种药物。律师在获知李途纯审讯期间五次心脏病发作、当场昏迷后,以“随时有死亡可能”要求取保候审。连警方也承认“病情危急,不宜拘押”,并两次做出书面报告,但蹊跷的是,此事竟被“有关部门”一直拖延。而更为诡异的是,当太子奶集团重整方案敲定,李途纯重返太子奶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后不久,李途纯顺利地被“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