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明初经济富有自己的时代特色。首都南京掀起经商热,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命令,传出的每一条信息,无不有利于商人。首先,明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夺得政权后果断地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发展经济作物和扶植工商业。他曾下令,有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田多的照比例递增。多种者减轻税收,不种者则予以惩罚:不种木棉者,交棉布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桑者,交绢一匹。洪武二十七年即1394年,工部下文,要求各地方官教民植棉法,并规定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洪武实录》卷二三二)。第二年,朱元璋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的枣桑果树,一律不起科(《洪武实录》卷二四三)。朱元璋这样抓的结果,势必把农业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之中。
明初经济富有自己的时代特色。首都南京掀起经商热,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命令,传出的每一条信息,无不有利于商人。首先,明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夺得政权后果断地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发展经济作物和扶植工商业。他曾下令,有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田多的照比例递增。多种者减轻税收,不种者则予以惩罚:不种木棉者,交棉布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桑者,交绢一匹。洪武二十七年即1394年,工部下文,要求各地方官教民植棉法,并规定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洪武实录》卷二三二)。第二年,朱元璋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的枣桑果树,一律不起科(《洪武实录》卷二四三)。朱元璋这样抓的结果,势必把农业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