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吧 关注:962贴子:5,679
  • 13回复贴,共1

自创: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战国的狼烟升腾在连天的朔漠,而他的英魂,则化作一粒黄沙,映着朦胧的天幕,永恒地击打着历史的天空。他,就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信陵君。
    认识信陵君是从看《东周列国志》开始的。很早就听说过有“战国四君子”这一说法,但除孟尝君、平原君外,其余二人是谁就不知道了,因此,在看《东周》时,就特意留意了一下,将所有封“君”的人都记了下来,然后排除选取。最终很容易的便找出了信陵君,而春申君则是从吕不韦口中才得而知晓。因此,当同学问起我在战国四君子中最喜欢谁时,尽管我已记不清他们各自发生过什么事,但仍然毫不犹豫便脱口而出:“信陵君。”最近重新打开《东周》,翻看了所有有关战国四君子的内容,不禁感到当初脱口而出的三个字并非胡说。倒是更多了几分肃然起敬。
    礼贤下士是四君子所共有的本质,但在信陵这却显得更为突出,面对侯生的傲慢毫无愠色,面对朱亥的睥睨颜色愈和。而在窃符救赵后,信陵留在赵国,想方设法拜访了两位隐士毛公、薛公,而平原君在知道此事后,竟认为信陵“交非其类,恐损名誉”。后人还因此写了首诗:“卖浆纵博岂嫌贫,公子豪华肯辱身。可笑平原无远识,却将富贵压贤人。”由此,信陵的“礼”应该是在众公子之上的。对此,司马迁也有评价:“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也,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诚然,这不象孟尝君,要在冯谖一次次弹铗后才任用;也不象平原君,徒尚豪举,连凑二十个人赴秦都显得困难;也不象春申君,不听朱英之劝最终身首异处。信陵的“礼”,不仅礼在形式上,而且礼在每一个门客心中。以至于信陵死后,门客从死自刭者竟百余人。在那个尔谀我诈的时代,还能够有这么一颗真诚的心,确实如一个自认为失明的人突然看到一颗星星,这是一种多重的感慨,多深的感动。
    如果说“礼”是信陵的一半人格,那么,另一半人格,就应该算是“义”了。相信看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人都会留意一个细节,“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与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可谓轻生死,重大义,男儿本色。难怪平原君在给信陵写求救信时特别强调:“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信中同时说“独不怜公子姊邪”,而拒我推断,怜姊还是其次,重要的是高义。但信陵如此急于救赵,决不只是为了简单一个“义”字。当年三家分晋,魏国和赵国便是其中的两家,因此,赵魏的关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而身居相位、约纵离横的信陵君,对这个厉害关系自然是了如指掌。救赵,是一种于身于国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后人在看“窃符救赵”时,大可不必讥讽信陵是以魏国十万大军的性命来全其个人之义。要不,就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是,欲单身赴赵这个细节,也常被断章取义者用来作为讥讽信陵的材料,断定信陵不过是一莽夫而已。试问:莽夫能够为义而死,但莽夫能够如此礼贤下士吗?莽夫能够独闯虎狼之军,但莽夫能够合纵六国吗?然而,这段材料确实也反映了信陵的一个弱点,那就是“文治”,或者说智谋不怎么样了。在信陵二破秦军后,秦国便转入离间,谣言信陵功高盖主,迟早篡位,而信陵在知道魏王对他产生了戒心后,便推病不朝,交还兵符印信,丝毫没有能力反击阴谋,从此“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后人对他的死,总认为是因为沉于酒色,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郁郁不得志,倍受打压却对这个阴谋的时代毫无还手之力,倍受猜忌却只能以此表明自己的清白。也许有人说,就算信陵君没办法应付这些阴谋,那他总应该学陶朱公去经商啊,总应该隐居山林啊。但是,对于古人,我们没有权利说什么应该。完美,是后人心中的,而惨淡的现实,却只能由他们自己艰难地扛起。
    信陵的“文治”一般,但“武功”却可算是四君子中的佼佼者。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强,兵威将猛,各国诸侯望而生畏。但信陵不但不惧,而且在仓促间便攻破围赵之秦军,在秦将蒙骜飞扬跋扈时,从容指挥五国军队横扫秦军。诚如太史公所言,信陵在日,秦十余年不敢窥魏。难怪如姬说“信陵君乃国之长城,家之宗器”。后来野史记载:楚王听说信陵大破秦军后叹:“寡人恨不得信陵军为将,岂忧秦人哉!”又有说:“信陵君之威名,震动天下,各国皆俱厚币,求信陵君兵法。”就连曾受秦蛊惑而谗言信陵的魏世子,即魏景湣王,在信陵死后秦国拔魏数城时,也不得不后悔地叹道:“使信陵君尚在,当不令秦兵纵横至此也!”提起“战国四君子”,总会认为是四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但信陵出色的军事才能,却为其平添了几分英气,如一股剑气冲荡起大漠的尘烟。
    英雄已逝,英魂永存。狼烟已经散尽,而一粒黄沙,却仍映着彻远的天幕,永恒地击打着历史的天空。



1楼2006-11-18 21:47回复
    • 213.132.129.*
    楼主是高中生吗……:P(好奇问一下而已……偶很喜欢的文^^)

    说实话,人无完人,可是就才德来说真是感觉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出任和缺点,我不轻易用这种话形容人的(甚至从辩证的角度我不喜欢这样去形容任何一个人),但即使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故事,最喜欢的角色,虚构的东西都很难让我说服自己在此方面超越了他,而信陵君却属于历史。

    所以一直让我很惊讶,他高贵的身份,平和的心态,看似一种矛盾一直到最后……

    东周并没有夸大他多少,说他在战场上“亲冒矢石,当先冲敌“,感觉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能出将入相,可以礼贤下士,也可以所向披靡。他是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些位置的人,在待人处事上平衡的把握让人惊叹。

    更让我惊叹的是一个如此有军事才华的人居然毫无政治野心,尽管当时一个王位已经唾手可得了(秦人就是看透了他这点才用反间,杀千刀的蔡泽|||)这在逐渐礼崩乐坏的战国末期已经很少见了。他不能像范雎,商鞅,吴起那样,干的不高兴拍拍屁股就走,魏是他的父母之邦,宗庙里祭祀的是他的祖先,大王就是他的亲哥哥。(异母也是亲吧?- -)可即便用当代人的眼光看,假如他篡了位,那声誉一定不如现在,更何况是在君臣礼节还一直是社会基本法则的两千多年前。

    他的一纸亲函能调得五国联军,这样的声望试问当时的为王者又有谁能得来?他率军连挫秦军,声冠诸侯,名满天下,能得此一生,还有何所求?有何所憾?有做的到的事,也有做不到的事,一个人又有什么能力真正扭转历史的洪流?还是喜欢平子大人的观点,他酗酒纵欲是笑看尘世的变迁,是在蹂躏着历史,他没有向任何人报复,他报复了那个时代。


    3楼2006-11-22 08: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213.132.129.*
      真是让人景仰又神往,酷到极致的一生


      4楼2006-11-22 08:08
      回复
        好啊

        精彩


        删除|5楼2006-11-27 00:08
        回复
          精彩


          删除|6楼2006-11-27 00:15
          回复
            英雄气短,称得上英雄的,大多以遗憾留给后人无限感


            7楼2006-11-30 22:34
            回复
              请问,我可以转帖吗???


              8楼2006-12-16 20:31
              回复
                只有


                10楼2006-12-19 17:0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史记•魏世家》中,曾有一段关于信陵对天下时事的千言剖析,论秦魏之利害,议赵魏之干系,剖韩魏之君臣,析七国之大势,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浩然战国的,是一个出将入相的本色英雄。 
                  -----------------------------------------------
                  这篇上书中的预言后来全都兑现了。

                  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

                  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11楼2007-06-14 22:34
                  回复
                    • 60.186.93.*
                    太精彩了,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12楼2008-02-16 21:55
                    回复
                      好想说点什么
                      可是
                      什么也说不出
                      什么也说不出
                      只能在心底梗咽
                      呜咽... ...


                      IP属地:江苏14楼2008-10-01 14:54
                      回复
                        想到了斛律光...


                        IP属地:上海15楼2009-02-04 08:50
                        回复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16楼2009-04-18 01:20
                          回复
                            一身全赵魏
                            百战却强秦


                            IP属地:江苏17楼2009-05-09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