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卡片的图示表记
2-1种别图示表记
马 表示此武将为骑兵 魏国为骑兵主力国
枪 表示此武将为枪兵 蜀国为枪兵主力国
弓 表示此武将为弓兵 吴国为弓兵主力国
刀 表示此武将为步兵 群雄为步兵较多的势力
旗帜 表示此武将卡为兵队卡 同名兵队卡在自己场上有几张都无所谓
羽扇 表示此计略卡为主阶段发动之卡片 无法在对手之主阶段发动
双剑 表示此计略卡为战斗阶段发动之卡片 可以在对手之战斗阶段发动
2-2叙述图示表记
翻转图示(横置) 表示将此卡由待机转为疲惫的动作 无法从疲惫状态转疲惫状态
红1无1
如同卡片左上的cost一样 表示为了发动能力所需要之国力
在这个例子中 虽然是合计2cost 但至少需支1赤色国力 并再支付1任意色国力
メイン(主阶段)
表示在自己的主阶段当中使用引号(:)后面所叙述之能力或效果
若无特别的指示 此卡非得存在於自阵不可
自动发动/诱发
表示在引号(:)后面所叙述之时机 自动地发动效果
若无特别的指示 此卡非得存在於自阵不可
自阵配备时
表示当此卡成功配置於自阵的当下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无双连击时
表示当此卡发动无双连击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攻击宣言时
表示此卡作出攻击宣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战斗确定时
表示当此卡进行攻击或防御与敌军武将确定进行战斗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撤退时
因计略效果或战斗等各式各样的理由 当此卡撤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战斗撤退时
表示当此卡进行攻击或防御与敌军武将进行战斗而撤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攻击胜利时
表示因为此卡的攻击而战斗胜利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打成平手或直接攻城成功 并不算是攻击胜利
攻城成功时
此卡因为攻城而给予敌城伤害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2-3特殊图示表记
援军
表示此卡是为了强化存在於自阵之武将的武力而配置的卡片
援军与被援军之武将合算为一枚武将
若被援军武将从战场撤退 回到手牌 或移到别的领域时 援军卡进入舍牌区
奇袭
表示此卡就算在此回合刚配备於自阵 也不会受到攻击限制的影响而可以攻击
贯通
表示当此卡因为攻击而战斗胜利时 可以给予敌城壁1点伤害的能力
但是 若敌城壁已经1枚都不剩而又发动效果的当下
并不会造成攻城伤害 也不会满足游戏的胜利条件
2-1种别图示表记
马 表示此武将为骑兵 魏国为骑兵主力国
枪 表示此武将为枪兵 蜀国为枪兵主力国
弓 表示此武将为弓兵 吴国为弓兵主力国
刀 表示此武将为步兵 群雄为步兵较多的势力
旗帜 表示此武将卡为兵队卡 同名兵队卡在自己场上有几张都无所谓
羽扇 表示此计略卡为主阶段发动之卡片 无法在对手之主阶段发动
双剑 表示此计略卡为战斗阶段发动之卡片 可以在对手之战斗阶段发动
2-2叙述图示表记
翻转图示(横置) 表示将此卡由待机转为疲惫的动作 无法从疲惫状态转疲惫状态
红1无1
如同卡片左上的cost一样 表示为了发动能力所需要之国力
在这个例子中 虽然是合计2cost 但至少需支1赤色国力 并再支付1任意色国力
メイン(主阶段)
表示在自己的主阶段当中使用引号(:)后面所叙述之能力或效果
若无特别的指示 此卡非得存在於自阵不可
自动发动/诱发
表示在引号(:)后面所叙述之时机 自动地发动效果
若无特别的指示 此卡非得存在於自阵不可
自阵配备时
表示当此卡成功配置於自阵的当下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无双连击时
表示当此卡发动无双连击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攻击宣言时
表示此卡作出攻击宣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战斗确定时
表示当此卡进行攻击或防御与敌军武将确定进行战斗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撤退时
因计略效果或战斗等各式各样的理由 当此卡撤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战斗撤退时
表示当此卡进行攻击或防御与敌军武将进行战斗而撤退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攻击胜利时
表示因为此卡的攻击而战斗胜利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打成平手或直接攻城成功 并不算是攻击胜利
攻城成功时
此卡因为攻城而给予敌城伤害时 发动引号(:)后面的效果
2-3特殊图示表记
援军
表示此卡是为了强化存在於自阵之武将的武力而配置的卡片
援军与被援军之武将合算为一枚武将
若被援军武将从战场撤退 回到手牌 或移到别的领域时 援军卡进入舍牌区
奇袭
表示此卡就算在此回合刚配备於自阵 也不会受到攻击限制的影响而可以攻击
贯通
表示当此卡因为攻击而战斗胜利时 可以给予敌城壁1点伤害的能力
但是 若敌城壁已经1枚都不剩而又发动效果的当下
并不会造成攻城伤害 也不会满足游戏的胜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