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奉调进圌京,担任总参谋长,直到1984年郁郁谢世,厄运就始终如影随形,跟这位为人低调的大将军过不去。而翻遍与之有关的案卷,你却几乎找不到任何一条可以让他在人生的后几十年间备受打圌压,排挤的理由,只能像秦桧对岳飞那样把其罪名归之为“莫须有”。虽然他没有步岳武穆的后尘最终走上风圌波亭,但对他数十年的慢性扼杀,却足以使其如岳飞一般令我等后辈扼腕而叹,心生苍凉! 粟裕其人,一生低调,与人为善,不事张扬。除了打仗,一生几无私敌,何故竟至于此?很长时间里,我对此百思不解,直至近日翻阅与其有关的书籍,才渐渐理清些许头绪:一个一生无私敌却又遭忌复遭嫉的人,那他一定会成为众人的“公敌”----不是他要与众人为敌,而是他以自己的高风亮节、美德品行,使自己成了那些掩藏在人群深处的阴暗人性的公敌。这种情况下,你可能看不到一个公开的敌人,却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暗器射杀得伤痕累累且又无处申诉!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曾经太出色,太辉煌了,出色辉煌到连你脸上谦虚友善的笑容也让人更感惭愧,也就更不舒服。和这种心态在暗中的悄悄弥漫相比,你即使辞掉元帅荣衔,也不足以抵消其于万一。这样一来,粟大将的命运也就注定:他注定是为战争而生的天才,没有战争,他会活得连庸才都不如;他的品性将使他笃定会在元帅的荣衔前却步,而最终成为一名被世人公认的最具帅才的大将。这是美德,令人仰止。也是缺陷,令人惋叹。因为你在战场上,奇谋妙策,极尽阴柔,所以你才能战胜一个个阴险的对手;而在生活中,你从不工于心计,阳面向人,结果你却屡遭忌殚和暗算,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战场上的谋略大师,在生活中会是一池清水。所以,在中国打仗,单靠孔武不成,非阴柔不能致胜,但阻柔者又最容易遭疑忌,因为你在对敌斗争中的百般手段,千般谋略,也让人怀疑你是否还会对人有真诚。韩信如是,林圌彪如是,粟裕亦如是。
何况这几人既是人,即不可能是完人,一个为打胜仗,养成了每天宁肯面对地图去熟记地形,熟背地名习惯的人,会下意识地拒人千里,不以与人交往为乐。何况你还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圌色呢。结果,当你自己深邃的心灵世界把你与外部世界渐渐隔开时,你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这个世界的异类,“杯具”(悲剧)也就在这内外两种力的压延之下形成了,等到悟时已晚,何况许多人至死也不悟呢?这就是中国那些天才级、战神级名将的宿命。这样的名将不多,也不可能多,几千年就那么几个。而在这前后几千年间,他们命运却如此相似,不能不引人深思。
阴柔之人,必定内敛深沉,心思缜密,适合拜将,但不适合交心,这样的人跨前半步可能是奸雄,退后半步可能成圣人,让历代君王求之若渴也最感头疼的,就是这样的人。打天下时缺之不可,得天下后防之如贼。结果“兔死狗烹”,韩信成了历代勋将的前车之鉴和镜子,却不见哪位步韩信后尘者能躲过淮阴侯的劫数。
倒是那些胸无城府甚至了无点墨的有勇无谋之辈,反能得以保全自己,把自己的一生铸成一只“洗具”(喜剧)而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