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吧 关注:7,292贴子:256,297

回复:枭臣写的完全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前后到南宋初的一段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写这种小说的,一些情节大多都能在历史上找到一定的影子,枭臣的大背景和燕军南下,和宋朝的历史相识处很多,特别是那些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杨妙真、钟相等人。还有一点就是杨安儿死后,杨妙真和李全领导的农民军因为头带红巾(忘了是头戴还臂膀绕红巾了),杨妙真戴着鬼脸面具作战,其部被称为‘红妖军’,这点和小说几乎一模一样


19楼2012-03-28 21:55
收起回复
    在此声明一下,我说的那几个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杨妙真、钟相等人都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农民军领袖,杨安儿死的最早,死于徐州,钟相次之,死于淮河以南信阳湖北交界处的山区,是被金兵杀死的,杨妙真再次之,被韩世忠的军队杀死的,历史上的岳家军是在镇压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农民军中壮大起来的,韩世忠也基本是这样的,不过洞庭湖之盟的农民军领袖除了投降金人的,基本都是被岳飞韩世忠镇压的,其中岳家军杀农民军最多。特别声明,我不是对岳飞有偏见,这是历史事实,另外后来的农民军除了杨妙真和钟相的余部,其他的农民军大都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土匪,


    20楼2012-03-28 22:12
    收起回复
      南北对抗在中国主要就东晋南北朝,辽金两宋,明末因为太腐败,又缺少像王导,刘裕,岳飞等那样的名臣名将,最终没有形成对峙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3-28 22:16
      回复
        貌似钟相最早,在南宋初,他的继任杨么被岳飞镇压,杨安儿在金中后期时起义,杨妙真更晚,蒙古人差不多都进来了,这个可以查百度百科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03-28 22:39
        回复
          历史上主要是由西向东统一和由北向南统一,由西向东统一主要有周武伐纣,秦扫六合,楚汉相争,北周灭北齐,唐统一等等,还有抗日时红军出陕发展根据地。由北向南的有东汉统一,西晋统一,北魏统一北方,隋统一,元清的统一,还有解放战争等,三国的魏,五代北宋,明应该算中间开始尝试统一,孙中山的北伐是真正从南开始的。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2-03-28 23:05
          回复
            三国的曹魏和北宋都起于中原,但过程刚好相反,曹魏先统一北方,然后形成鼎立,北宋先统一南方,再和辽国对立,明起于淮西,属于中原偏南。其实对付辽东的蛮族,除了从朝鲜进攻(因为当时朝鲜的战斗力不强,成功不多,像明增援3万多就打败了日本的10万多侵朝军),更多是从蒙古高原进攻,历史上有北魏灭燕,武后时突厥消灭孙万荣起义,郭子仪等平安史之乱(这个有类似思路,但不是很成功)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03-28 23:25
            回复
              枭臣书中确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借鉴宋代~
              无论书中的时间,历史背景,航运盛况,都非常接近宋代~就算说以宋代历史为蓝本也不为过~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了其他年代~


              IP属地:广东25楼2012-03-28 23:57
              回复
                建议小吧给个精华,好文章


                IP属地:新疆来自掌上百度26楼2012-03-29 02:21
                回复
                  也不单是宋,还有明末,燕胡指的是后金八旗,像皇太极,阿济格,多择,崇祯帝,袁,辽东之战,罗献成,就是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这些人物都是已明末为蓝本刻画的。


                  来自掌上百度27楼2012-03-29 07:09
                  回复
                    历史上金帝南下没多少年就死了,随后金人为挣皇位就陷入了内斗,金兵势力大弱,所以才没能一鼓作气统一江南,给了南宋一些喘息修养的时间,有了南北对持。更大可能也会借助这个大背景来写,接下来南北对持后可能是燕帝突然去世,燕军内部可能会陷入一阵争权夺势的斗争,进而让淮东有修养生息,大练军队,好好消化江西、闽南、荆楚等地,使这些地方完全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然后再一鼓作气,趁燕军内部不稳之际北伐,


                    28楼2012-03-29 08:39
                    收起回复
                      上面说的几个农民军领袖如钟相、杨么、杨安儿、杨妙真等人的起义及死亡时间先后顺序可能不对,在此向大家道歉,说声对不起,因为我是学理科的,对历史只是感兴趣,没有认真记过,再说这都是以前看历史时留下的影响,但他们的死亡地点和事迹基本正确,尤其是他们都是及反抗宋朝的腐朽统治又反抗金兵的南下这点,最后都是在宋兵和金兵的镇压下灭亡的,这些我记得比较清楚;罗献忠性格的原型可能借助的多是明末张献忠的事迹,但张献忠开始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农民军领袖,打仗和治政都很好,但是后来清军南下后,就不是难么回事了,像李志成那样有些狂妄自大,疑心较重,打仗也不行了,最可悲的是打败仗后,经常乱杀无辜,怕手下人投降反叛他,自己人也乱杀,所以鲁迅才会讽刺他,历史评价也不好,


                      29楼2012-03-29 08:57
                      收起回复
                        嗯,楼主大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2-03-29 09:31
                        回复
                          楼主大才...顶一个...粉一个


                          IP属地:浙江31楼2012-03-29 15:28
                          回复
                            点击还不少呀


                            32楼2012-03-29 18:52
                            回复
                              大才


                              IP属地:江苏33楼2012-03-29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