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古骂名背后有多少无奈——杨康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当年的丘处机就是从岳飞的这句词中,为一对满腔热
血的结义兄弟即将出生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杨康,希望此二人能牢记靖康之耻、不忘家国
之悲,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侠义之士。多年以后,郭靖不负众望,终成一位为国为
的、受人敬仰的大侠。而杨康早已尸凉骨寒,在儿子出生之前就早早的离开了人生,并在死
后多年依然背负着“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骂名。其儿子亦被取名姓杨名过,字改
之,从娘胎之中,就肩负起了替父改过、补过的重任。
说起“认贼作父”、“卖国求荣”,杨康多少还是有点冤的。他没有“认”,更不需要
“求”,从他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刻开始,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母亲与师父以及完颜洪
烈本人都告诉他完颜洪烈就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从来到人间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大金国的小
王爷。尽管完颜洪烈的手段有点卑鄙,但他对包惜弱的爱是真的,爱屋及乌,对杨康的感情
亦不假,从小到大给予了他不亚于任何亲生父亲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十八年的朝夕相
处、十八年的父子真情、十八年的富贵荣华、十八年的娇生惯养,不是说舍弃就能舍弃、说
改变就能改变的。
十八年来,杨康都没有认与不认的选择,也没有任何不认的理由,哪怕是一丁点的暗示都没
有。直到十八年后的某一天,突然被告知眼前这个如此关爱自己的人竟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甚至交织着非常之深的爱恨情仇。而自己的亲生父亲是那个带着义女在路边摆摊卖艺的颓废
中年男。而且,自己竟然是多年来一直视为敌国的大宋的子民,内心的矛盾与煎熬、苦楚与
心酸恐怕只有杨康本人才能体会。生父是父,养父也是父,二者只能择其一,无论选择哪一
方,应该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问题就在于完颜洪烈的手段,在于作为一个大宋子民,在宋
金对立之间应有的立场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