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笑凡吧 关注:14贴子:248
  • 1回复贴,共1

【战神猪猪侠 铁血走天涯】生物3月考试复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必修二第四章
1. 可遗传变异可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 基因突变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数有害
3. 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指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替换;如:镰刀形贫血症
4. 基因突变是唯一能产生新基因的变异(不是新的基因型)
5. 基因重组是发生在有性生殖时期:
减I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交叉重组;
减I后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重组
基因工程
6. 染色体变异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
7. 结构变异:增加、缺失、倒位、易位
8. 数量变异:染色体单个增加、缺失(如:21三体综合症)
以染色体组增加、缺失(如:单倍体、多倍体)
9.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的区分
10. 人类遗传病: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异常(例子)
11.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育种周期长
举例:杂交水稻
12.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
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
缺点:需处理大量实验材料,盲目性大
举例:太空椒
13. 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纯种
过程:(1)获得F1(杂交)
(2)获得单倍体幼苗(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3)获得可育后代(方法: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发育的种子)
秋水仙素课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时期:前期
14.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发育的种子
(低温或秋水仙素课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时期:前期)
举例:三倍体西瓜
15.基因工程的三个工具: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切断磷酸酯键)
基因的针线——连接酶(连接磷酸酯键)
运载体——质粒或动植物病毒
16.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
(5)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17拉马克进化理论:用进废退
18达尔文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
19会用拉马克、达尔文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抗药性
20.现代进化理论:进化的单位——种群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的
21.会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必修三:
1.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酸碱度的稳定: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酸碱度:7.34—7.45
3. 稳态的意义: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5.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
6. 神经元的结构:树突(接受产生兴奋)、胞体(分析兴奋)、轴突(传出兴奋)
7.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1楼2012-03-28 12:35回复
    8.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 切断传入神经:既没感觉、也无动作
    切断传出神经:有感觉、无动作
    10.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原因是:K大量外流
    11.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原因是:Na大量内流
    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双向
    13.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以化学信号传导,单向
    14.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 在突触信号的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6. 为什么在突触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相结合
    17. 神经递质可引起后膜:兴奋或抑制
    18. 神经递质出前膜的方式:胞吐;需要:耗能;所以在突触小体内有:线粒体
    19. 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20. 抗利尿激素作用:促进肾小管和**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21. 垂体分泌:促…激素,生长激素
    22. 生长激素作用:促生长;不足:侏儒;过多:巨人症
    23.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4. 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5.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促进肝糖原水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
    26.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促进合成肝糖原,肌糖原;促进合成非糖物质,促进细胞氧化供能)
    27. 性腺:分泌性激素(睾丸:雄性激素;卵巢:雌性激素)
    28. 血糖调节、水盐平衡、体温调节的过程
    29. 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
    30. 神经、体液调节的比较
    31. 抗体的本质: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的
    32.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33.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
    34. 免疫异常:自身免疫、过敏反应、免疫缺陷
    35.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分生组织(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36.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横行运输、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37. 解释:向光性、顶端优势、植物的根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38. 生长素的两重性
    39.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40.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特征,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
    41.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会计算)
    42. 种群增长曲线:J型和S型
    43. J型曲线条件:空间、食物充足、无天敌、气候适宜
    44. S型曲线条件:自然状态下(空间、食物有限)
    45. K值:环境容纳量;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楼2012-03-28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