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头领曾使用过非常残忍的手段来逼迫秦明、朱仝、卢俊义这三个武功高强的人物上山。从英雄座次来看,秦明、朱仝和卢俊义都是武艺了得,名列前茅的真英雄。玉麒麟卢俊义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霹雳火秦明,排名第七;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的美髯公朱仝排在第十二位。在三个人之中,尤其以卢俊义的武艺最高强,尽管这个形象已被公认塑造得并不完美,但从作者给他出场的次数,仍旧可以看出他是梁山军的中坚力量。他在标题中出现的次数仅次于宋江、李逵和吴用,共有6次(不计第61回),包括“卢俊义活捉史文恭”(68回)、“卢俊义大战玉田县”(84回)、“卢俊义兵陷青石峪”(86回)、“卢俊义赚城黑夜”(91回)、“卢俊义分兵宣州道”(112回)、“卢俊义分兵歙州道”(116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118回)。标题的结构内容十分相似,都是以卢俊义为主语,以战斗方式为谓语,以地名或人名为状语或者宾语,可见,卢俊义是这六次战斗的主帅,从侧面反映了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武艺,以及招安后在征辽国,平方腊两大战役中为梁山屡立战功。秦明、朱仝的出场率和武艺虽然没有卢俊义高,但在重要的战斗中,他们都是主将,秦明是马军五虎将第三,跟他平级的五虎将另外四员分别是关胜、林冲、呼延灼、董平,在除去头领军师的武将排名中,实力位居梁山第四;朱仝是马军骠骑兼先锋使,战斗力仅次于花荣,略胜于鲁智深。梁山将领人数众多,作者在战斗场面的描写中不可能把108位英雄都尽数写到,只能突出主将,有详有略,秦明和朱仝,作者在重要战争中大都没有忘记留给他们一些笔墨。为了吸纳良将,为梁山卖命,增强梁山的军事实力,达到足以和朝廷抗衡的地步,宋江、晁盖等梁山头领只有不惜一切代价要“赚”他们上山,而这三位战将在没落草之前,与梁山均是处于敌对或仇视的地位:卢俊义是河北巨富,素恨梁山这些打家劫舍的贼寇,曾扬言道:“梁山泊那伙贼男女,打什么紧!我观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特地抓他”;秦明本是青州指挥司总管,奉慕容知府之命围剿清风山,抓拿花荣,在被花荣和宋江设计活抓后,仍然不肯背叛朝廷,明确表示:“秦明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而朱仝也是官吏出身,任职山东济州城郓城县知县的马兵都头,也是本处的富户,因私放雷横被刺配沧州牢城,吴用劝他入伙,他并不同意,而是希望“一年半载,挣扎还乡,复为良民。”还认为吴用等人是“陷我为不义”。因此,宋江等人只好采取不仁不义的手段来逼迫他们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