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逸豫秋意浓吧 关注:10贴子:123
  • 6回复贴,共1

【秋意浓】老上海的坐标——百乐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乐门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 的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 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徐志摩;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1楼2012-03-22 22:49回复
    该娱乐场由杨锡镠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共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计500余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两层舞厅全部启用,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可以由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他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该娱乐场建成后,一度租给某法国人经营。由于出租合同规定,“百乐门”老板根据客人人数抽成,这位法国人即规定舞客一律自带舞伴,而收费极为昂贵,这使“百乐门”蒙受极大的损失。不久,“百乐门”辞退该法国人,重新易人经营,并向社会招聘舞女。当时,舞女的月收入高达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职员的十倍以上。


    2楼2012-03-22 22:50
    回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枪杀在舞厅内。1954年,由于“百乐门”亏空严重,而由政府有关部门接管。原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戏院,其他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后改为红都电影院。1990年6月11日,影院大门口的雨棚因年久失修倒坍,压死行人一名,曾被责令停止营业,进行大修。今址为愚园路218号。


      3楼2012-03-22 22:51
      回复
        陈曼丽是20世纪40年代百乐门最红的舞女。她亭亭玉立,多才多艺,擅长京剧。曾经与京剧名家叶胜兰、马福禄合演过《鸿鸾禧》。当年,中国实业银行的总经理刘晦之有幸赢得陈曼丽的芳心,在愚园路579弄的中实新村租赁了一套房子。按理说,陈曼丽有了强大的靠山,便该告别舞女生涯,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但她天性放荡,不愿被刘金屋藏娇。1940年2月25日深夜,陈曼丽被刘姓、彭姓两位舞客买钟坐台,忽然被人枪击。当时杀手对其连发了三枪。一枪击中颈部,一弹击中臂膀,一弹击中腰腹,她当场倒地死亡。同坐刘姓舞客右臂轻伤,彭姓舞客被流弹伤及背部,终告不治。百乐门发生血案前两小时,仙乐舞宫曾发生过枪击事件,是军统地下特工为了汪伪“76号”机要室主任钱人龙。据说,陈曼丽是军统的潜伏人员,汪伪特工总部蓄意报复,便将这笔血债算在了她的头上。此外,第二种说法是,陈曼丽不拘形迹,与汪伪要员时相过从,军统地下特工以“锄奸”为民,一举除掉了她;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说法,陈曼丽是因为拒绝日本军官伴舞而被 日本军方派出的枪手暗杀。


        4楼2012-03-22 22:52
        回复
          百乐门于上海人,无异于一个熙熙攘攘的梦。那时的百乐门是“矗然”的,形成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百乐门舞风 ”,时至今日,无人堪夺。海上之舞场,称富丽而闳敞者,曰百乐。
          上海著名舞厅有: 丽都,仙乐,大都会……, 而百乐门,则首屈一指,卓然不群。……登其楼,廊腰缦回,方疑无路,忽见灯光灿灿,别是一种境界;而楼之上,更有楼,左右垂梯,拾级可登,其上更有舞池,界以栏杆,敷以雅座,舞罢小坐,凭栏以观,别具幽致……至若玻璃地板,则为百乐门所仅有,光滑如镜,净不容唾;其下置灯光,灯光由下反射向上,人舞时,幻为各色,绚烂夺目,别具一致。
          


          5楼2012-03-22 22:54
          回复
            唐薇红,出生大家闺秀,父亲唐乃安是获庚子赔款资助首批留洋的学生,中国第一个留洋的西医。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唐瑛,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名媛,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
            1942年,17岁的唐薇红第一次迈进“远东第一乐府”——百乐门的大门,在这里跳舞是当时年轻女子最时髦、最荣光的交大事。如今,年逾耄耋的唐阿姨依然爱漂亮、会打扮,平均每周两次光顾百乐门,跳的都是晚场,舞伴是舞场里最年轻最英俊的舞师。


            6楼2012-03-22 22:56
            回复
              百乐门的诞生,标志着上海夜生活的开始,这比香港早了20年。因为是最好的,所以百乐门吸引了不少追逐时髦而又有些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年轻人出入。
              陆震东,这位当年百乐门每天必到的特殊顾客,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歌星黎明晖的儿子,他的母亲曾经得过百乐门舞厅的交谊舞比赛冠军。时光荏苒,如今已近80岁的陆先生对于百乐门的记忆依然十分清晰:百乐门旅馆和舞厅有一条通道连着,“百乐门进门一直从楼梯墙壁往上去,放的都是舞女照片,它下层是大舞厅,也就是弹簧地板”。
              说到弹簧地板,当时百乐门的设计师杨锡谬还在杂志上撰文,专门介绍弹簧地板的构造和原理。所谓弹簧地板,是说地板并不铺实,而是由汽车钢板在下面支撑。当时上海只有3个地方安装了弹簧地板:百乐门、法国总会(今花园饭店)和扬子饭店。不同一般的弹簧地板带给跳舞的人们不同一般的享受——舞客在弹簧地板上跳动时,感觉脚下像踩了弹簧,舞步也就愈加显得轻盈灵动。
              除了弹簧地板,吸引舞客们近悦远来的,还有三楼的一块玻璃地板(舞池)。据陆震东介绍,百乐门的玻璃舞池仅灯头就有5万多个,有红、紫、蓝、黄、白5种颜色。放节奏快的音乐时,就开红色的灯;放舒缓的音乐时,就开蓝色或者绿色的灯。音乐奏响,灯光闪动,穿越玻璃地板的灯光看上去不再那么刺目,反倒是多了一些朦胧。客人们在这流光溢彩的世界之中翩翩起舞,舞者与观者如痴如醉,竟不知身处何乡。


              7楼2012-03-22 2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