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黑猫的超~~~~新手向攻略
前言:此物名为攻略,其实并非攻略;此物只是吾辈浸淫大战时期,个人总结的一家之心得。因为主打DS天的原因,其中内容不乏过时之物,而且可能有很多错误,欢迎大家吐槽。如果此物能对乃的大战之路有所助益的话,吾辈就很高兴啦~~~~
关于武将卡:
3.0版本之前的数据混乱,废卡众多,且本人不打霸三(想玩也没得玩啊泪),随便吐个槽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魏026C曹彰 1.5COST骑 5武2知 勇 神速战法
魏028UC曹仁 1.5COST骑 6武4知 神速战法
吴014C蒋钦 1.5COST弓 5武3知 远弓战法
吴028UC程普 1.5COST弓 5武6知 栅 远弓战法
可以从数据上看出,后者完全可以取代前者的存在。而且这只是单纯的数据比较,更多的在战术上不会被运用的武将卡,还会有更多的。
嘛嘛,吐槽完毕,回到主题,说一下3代的武将卡总体思路。DIY爱好者和组卡控可以借鉴一下:
1. 除去特殊兵种(步兵、攻城车),其他所有卡的COST和武力是挂钩的,其中:
1COST武力为1~3;
1.5COST武力为3~6;
2COST武力为5~8;
2.5COST武力为7~10;
3COST武力为8~10+,与2.5COST的差距,主要通过其他因素补完(智力,特技,计略)。
比如很明显的例子:
魏025UC曹仁 1.5COST骑 6武5知 神速战法
魏019UC徐晃 2COST骑 8武5知 神速战法
二者其他规格都是一样的,0.5COST的差距大概就是2点武力差。
总体如此,特例(如UC乐进、R庞德)下述。大战本就是以武力和计略为重点展开的游戏,接下来再慢慢细说这个问题。
2. 步兵、攻城车的武力,可能在这个区间内会提升1~2点。
因为攻城车有乱战的武力下修设定,所以为了保证没什么攻击力的攻城车安全,只能在武力上作文章了。
同样的、步兵也是。在大战中没有特殊用途的兵种,也只能在武力上做文章了。
3. 1COST部队都受到弱化处理。按照上面的武力计算,理论上来说,1COST部队的武力范围应该在1~4;但除了UC乐进(还是特例)之外,枪骑弓的1COST部队,武力上限只能是3。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单按武力来算,1COST提升到1.5COST的提升值,远远比1.5COST提升到2COST的提升值要来的大,这就鼓励大家多在DECK中组入超过1COST的武将卡;于是可以推断:SEGA的本意是看到大家控制4~6枚的卡片对决,8枚的战术是不被SEGA所认可的(上8枚1COST的话,DECK的武力就被下修了8点)。
比如说R庞统,在开幕发挥伏兵之后,如果不能使用他的计略,或者不能用他的计略来逼迫对方走位,那么归根到底,他也只是一个1武力的低武力枪兵而已。但如果将这1COST分散加给另外两张卡,总体武力就可能提升3点。
在组建DECK时,请谨慎的加入1COST武将,尤其是计略型武将。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在武力上来说,是有隐性的不利因素存在的。
4. 关于智力。笔者认为1武力约等于4智力。但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只能说是一种DIY时的参考。智力的分水岭是5点,伏兵和计略对于5智力上下差别很明显。
COST对于智力也是很明显的,某些武力加成无力的部分通常都由智力来补完。比如说EX关羽,3COST武枪,计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10武力又是最高象征,剩下的只能狂补智力到10了(笑)。
顺便说一句,1COST的基本完美规格应该是3武6知。所以说蜀C孟达是很强的(笑)。1COST中唯一特例是UC诸葛恪,3武力的规格居然还有7智力。由于是3.0以后的卡,不好评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应该和计略有着微妙的关系吧。
5. 关于兵种。不管其他,枪骑弓还是大战的主流。本人认为这些兵种中,同规格的武将卡,枪兵略微上修,骑兵略微下修。这些修正确实存在,不过这些并不是特别明显。
前言:此物名为攻略,其实并非攻略;此物只是吾辈浸淫大战时期,个人总结的一家之心得。因为主打DS天的原因,其中内容不乏过时之物,而且可能有很多错误,欢迎大家吐槽。如果此物能对乃的大战之路有所助益的话,吾辈就很高兴啦~~~~
关于武将卡:
3.0版本之前的数据混乱,废卡众多,且本人不打霸三(想玩也没得玩啊泪),随便吐个槽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魏026C曹彰 1.5COST骑 5武2知 勇 神速战法
魏028UC曹仁 1.5COST骑 6武4知 神速战法
吴014C蒋钦 1.5COST弓 5武3知 远弓战法
吴028UC程普 1.5COST弓 5武6知 栅 远弓战法
可以从数据上看出,后者完全可以取代前者的存在。而且这只是单纯的数据比较,更多的在战术上不会被运用的武将卡,还会有更多的。
嘛嘛,吐槽完毕,回到主题,说一下3代的武将卡总体思路。DIY爱好者和组卡控可以借鉴一下:
1. 除去特殊兵种(步兵、攻城车),其他所有卡的COST和武力是挂钩的,其中:
1COST武力为1~3;
1.5COST武力为3~6;
2COST武力为5~8;
2.5COST武力为7~10;
3COST武力为8~10+,与2.5COST的差距,主要通过其他因素补完(智力,特技,计略)。
比如很明显的例子:
魏025UC曹仁 1.5COST骑 6武5知 神速战法
魏019UC徐晃 2COST骑 8武5知 神速战法
二者其他规格都是一样的,0.5COST的差距大概就是2点武力差。
总体如此,特例(如UC乐进、R庞德)下述。大战本就是以武力和计略为重点展开的游戏,接下来再慢慢细说这个问题。
2. 步兵、攻城车的武力,可能在这个区间内会提升1~2点。
因为攻城车有乱战的武力下修设定,所以为了保证没什么攻击力的攻城车安全,只能在武力上作文章了。
同样的、步兵也是。在大战中没有特殊用途的兵种,也只能在武力上做文章了。
3. 1COST部队都受到弱化处理。按照上面的武力计算,理论上来说,1COST部队的武力范围应该在1~4;但除了UC乐进(还是特例)之外,枪骑弓的1COST部队,武力上限只能是3。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单按武力来算,1COST提升到1.5COST的提升值,远远比1.5COST提升到2COST的提升值要来的大,这就鼓励大家多在DECK中组入超过1COST的武将卡;于是可以推断:SEGA的本意是看到大家控制4~6枚的卡片对决,8枚的战术是不被SEGA所认可的(上8枚1COST的话,DECK的武力就被下修了8点)。
比如说R庞统,在开幕发挥伏兵之后,如果不能使用他的计略,或者不能用他的计略来逼迫对方走位,那么归根到底,他也只是一个1武力的低武力枪兵而已。但如果将这1COST分散加给另外两张卡,总体武力就可能提升3点。
在组建DECK时,请谨慎的加入1COST武将,尤其是计略型武将。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在武力上来说,是有隐性的不利因素存在的。
4. 关于智力。笔者认为1武力约等于4智力。但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只能说是一种DIY时的参考。智力的分水岭是5点,伏兵和计略对于5智力上下差别很明显。
COST对于智力也是很明显的,某些武力加成无力的部分通常都由智力来补完。比如说EX关羽,3COST武枪,计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10武力又是最高象征,剩下的只能狂补智力到10了(笑)。
顺便说一句,1COST的基本完美规格应该是3武6知。所以说蜀C孟达是很强的(笑)。1COST中唯一特例是UC诸葛恪,3武力的规格居然还有7智力。由于是3.0以后的卡,不好评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应该和计略有着微妙的关系吧。
5. 关于兵种。不管其他,枪骑弓还是大战的主流。本人认为这些兵种中,同规格的武将卡,枪兵略微上修,骑兵略微下修。这些修正确实存在,不过这些并不是特别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