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assin这个词汇来源于阿拉伯HASASIN,特指Hashshashin(阿萨辛派),是中古时期活跃于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的一个穆斯林异端教派,它以秘密暗杀闻名于世。其成员是穆斯林中右翼教派的激进主义分子组成的刺客集团,他们用古来波斯相传的一些暗杀技术令十字军将士或其他教派的人谈虎色变,组织严密,形式诡秘。
阿萨辛派属于伊斯兰教亦思马因派(Ismaili)的支系尼查里派(Nizari)的异端。他们可以因为各种不同的政治或宗教目的而受雇于人,是一个激进好战的组织。他们被认为活跃在西元第八世纪到第十四世纪。这个神秘主义的秘密组织专门对阿拔斯王朝的精英们进行恐怖主义式的大胆处决或政治性的暗杀。英文「assassin(暗杀)」的字源就是由此而来。他们这个教派称为al-da'wa al-jadīda ,意思是「新的教义」。并以阿拉伯语发音fidā'ī自称为fedayeen,意思是「准备好为某个理由牺牲的人」。该派以“新的宣传者”自称,故史学家称为新伊斯玛仪派。西方学者称阿萨辛派(Assassin)。
阿萨辛派的创始人为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al-Hasan
ibn al-Sabbah,?~1124),即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1251年,阿萨辛派末代首领鲁克赖丁·库沙派出刺客行刺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失败。1256年阿萨辛派大本营鹰巢被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队摧毁。此后,该教派渐渐销声匿迹。
以上都是记载于书中的关于“Assassin”的记录,苏莱曼(Suleiman)默默地合上手上的书籍,不免感到荒诞和不真实。
因为苏莱曼就是名为“Assassin”的教团中的一员,是的,“Assassin”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它就像一个幽灵,活在黑暗中,以人类的恐惧为食。
苏莱曼将书架上的另一本书拿了下来,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籍以纸张为载体,而是由仿佛是流动的水银般奇特的薄纱为载体,这使它极其轻薄,宛如羽毛般轻盈,水晶一样剔透。奇特的黑色墨水似的物质在其中无序地流动,变化成一个个文字闪现其中。
苏莱曼当然认识这种文字——古汉文,为了读懂这个晦涩的文字,苏莱曼甚至还去中国学习了五年,只为了能更加精确地辨别每一个文字。
苏莱曼曾经阅读过翻译后的手抄本,不过其中蕴含的奥秘不足原本的万分之一。
七秘经·轩(The Seven Cryptical Books of Hsan)。
“Assassin”教团的“古兰经”。
每一名成员都精读,钻研过的神秘文本。它使成员们变得更加健壮,有力。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使人忍不住反复阅读,而在阅读中每个人都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超自然力,这使得我们的暗杀活动更加隐秘,致命。每一名成员都为之疯狂,称其为神迹。正是因为这样,这个古老的教团才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愈加繁荣昌盛。
不过,苏莱曼显然与其他人不一样。
他从小便十分理智,冷静,哪怕面对常人为之狂热的宗教时,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理性。
苏莱曼虽然身在“Assassin”教团,但他并不是狂信徒,他加入教团只是为了知晓教团的奥秘。
不过,苏莱曼发现了许多不太合理的地方。“Assassin”教团的创始人据说是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那么为什么他会有用中文书写的七秘经·轩?还有创始人哈桑·萨巴赫的来历无人知晓,甚至他的样貌也不曾被描述。传说他每次都以不同的形象示人,老人,小孩,女人,没有一次相同的样子,世人都称他为“千面”,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他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Assassin”教团的创始人,哈桑·萨巴赫至今依然还活着!
苏莱曼至今也无法忘却那一晚的所见所闻。
那天,苏莱曼潜入教团的秘密据点中去窃取七秘经·轩的原本,而在那时,他发现首领虔诚地拿着一个古怪的物体走进了一个漆黑的密室之中。
苏莱曼不免心中有点好奇,他静静地走到密室的旁边,闭上了左眼,而他的右眼不断地充血,不一会便变成了恐怖的血瞳。而此时,苏莱曼清晰地“看”到了密室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