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拉德三世(Vlad Tepes ,1431年11月-1476年12月):他是15世纪时瓦拉齐亚公国的领主,他有两个绰号:穿刺公(Tepes),龙之子(DRACULA),他曾击退了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者,成为民族英雄,但他残暴冷酷,曾将成千上万的战俘用尖木桩钉死,许多编年史都将他描述为暴君,“即使是历史上最嗜血的古罗马暴君:尼禄,戴克里先也没有如此残酷和难以计数的刑罚”最重要的是,400年后,英国作家斯托克以其为原型写成吸血鬼小说《惊情四百年》,他才得以闻名天下,并随着斯托克小说被一再改编、搬上银幕、舞台、电视而成为吸血鬼的代名词。威拉德三世像现藏于维也纳Kunsthistorisches博物馆。
(我见过的一个译名是蔡佩诗^^)
这个威拉德三世就是传说中的德拉古拉大人哦~~~
威拉德三世又称威拉德·采佩什(Vlad Tepes ,1431年 - 1476年)15世纪罗马尼亚瓦拉几亚公国(今罗马尼亚南部)公爵。采佩什在罗马尼亚语中的意思是穿刺(impaler),他被人称作穿刺公。是著名的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原型。
生平:
1431年(另有1430年一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是号称恶魔公的德拉库里的第二个儿子。这一年、德拉库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龙骑士团。罗马尼亚语中的“德拉库”(dracul)表示“龙”,而 “德拉库里”(draculea)的意思则是“龙之子”。 1436年,其父德拉库里成为瓦拉几亚亲王,同时不得不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1444年,与号称美男公的弟弟拉杜一同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人质。 1447年,其父与兄长米尔查遭暗杀,人质的身份得到解除。受奥斯曼帝国的支持接替父亲成为瓦拉几亚公爵,但是2个月以后被特兰西瓦尼亚亲王胡尼亚迪·亚诺什打败,亡命摩尔达维亚。 1451年,摩尔达维亚亲王遭人暗杀、回到特兰西瓦尼亚,受胡涅狄保护。 1456年,接受胡涅狄的支援,重新统治瓦拉几亚。 1459年,消灭了瓦拉齐亚境内一些大贵族,开始掌握权力。拒绝向奥斯曼帝国纳贡。奥斯曼遣使来催问供品,采佩什将使者使者活活钉死。此后和奥斯曼帝国交战,每回都将奥斯曼人击退。 1462年,奥斯曼扶持其弟拉杜,与采佩什打倒的贵族,将采佩什赶下了王座,逃往特兰西瓦尼亚、此后被胡涅狄·亚诺斯之子匈牙利国王马查什·科韦努斯软禁。此时他的第一个妻子,跳楼自杀。 1474年,被释放。在此期间改信天主教,与马查什的妹妹结婚,丧失了信仰东正教的瓦拉几亚国民的民心。 1476年,第3度统治瓦拉几亚。 同年(另有1477年一说),在一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中战死。一说被敌对的瓦拉几亚贵族暗杀。首级被奥斯曼军用盐腌制带往君士坦丁堡示众。遗体葬于斯纳格布的一处修道院。
“穿刺公”之称的由来:采佩什所生年代,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几乎被吞并。采佩什带兵打仗勇猛无敌,敢于对抗奥斯曼帝国、是守卫了罗马尼亚的英雄。但是,他本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摩尔达维亚关系复杂,在瓦拉几亚向以执法严峻著称。他不光对土耳其俘虏,就连对自己国家的贵族、百姓也常常使用穿刺之刑,动辄将人钉在尖桩上,不过当时在基督教教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家这样的刑罚并非少见。他得到这个称呼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匈牙利人的故意宣传所致。
与吸血鬼传说的关系:以残酷而闻名的采佩什,在其死后被人传为吸血鬼,英国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吸血鬼德拉库拉》就是以其为原型。不过,表示吸血鬼的意味的Strigoii语源来自斯拉夫语,从中欧到巴尔干半岛流传的关于吸血鬼的故事,都是在塞尔维亚人等斯拉夫民族间流传。罗马尼亚人不是斯拉夫人种,和吸血鬼的传说并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有说法认为,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成为吸血鬼的发祥地只不过是一种艺术创作而已。
德拉库拉城:德拉库拉即德拉库里的儿子,也就是小龙子的意思。现在布朗城被人称为德拉库拉城,其实此城是采佩什祖父瓦拉德一世建于14世纪的作为家宅的城堡、采佩什在这里仅仅度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大本营宫殿在布加勒斯特西北的图尔格维什特。
(我见过的一个译名是蔡佩诗^^)
这个威拉德三世就是传说中的德拉古拉大人哦~~~
威拉德三世又称威拉德·采佩什(Vlad Tepes ,1431年 - 1476年)15世纪罗马尼亚瓦拉几亚公国(今罗马尼亚南部)公爵。采佩什在罗马尼亚语中的意思是穿刺(impaler),他被人称作穿刺公。是著名的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原型。
生平:
1431年(另有1430年一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是号称恶魔公的德拉库里的第二个儿子。这一年、德拉库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龙骑士团。罗马尼亚语中的“德拉库”(dracul)表示“龙”,而 “德拉库里”(draculea)的意思则是“龙之子”。 1436年,其父德拉库里成为瓦拉几亚亲王,同时不得不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1444年,与号称美男公的弟弟拉杜一同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人质。 1447年,其父与兄长米尔查遭暗杀,人质的身份得到解除。受奥斯曼帝国的支持接替父亲成为瓦拉几亚公爵,但是2个月以后被特兰西瓦尼亚亲王胡尼亚迪·亚诺什打败,亡命摩尔达维亚。 1451年,摩尔达维亚亲王遭人暗杀、回到特兰西瓦尼亚,受胡涅狄保护。 1456年,接受胡涅狄的支援,重新统治瓦拉几亚。 1459年,消灭了瓦拉齐亚境内一些大贵族,开始掌握权力。拒绝向奥斯曼帝国纳贡。奥斯曼遣使来催问供品,采佩什将使者使者活活钉死。此后和奥斯曼帝国交战,每回都将奥斯曼人击退。 1462年,奥斯曼扶持其弟拉杜,与采佩什打倒的贵族,将采佩什赶下了王座,逃往特兰西瓦尼亚、此后被胡涅狄·亚诺斯之子匈牙利国王马查什·科韦努斯软禁。此时他的第一个妻子,跳楼自杀。 1474年,被释放。在此期间改信天主教,与马查什的妹妹结婚,丧失了信仰东正教的瓦拉几亚国民的民心。 1476年,第3度统治瓦拉几亚。 同年(另有1477年一说),在一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中战死。一说被敌对的瓦拉几亚贵族暗杀。首级被奥斯曼军用盐腌制带往君士坦丁堡示众。遗体葬于斯纳格布的一处修道院。
“穿刺公”之称的由来:采佩什所生年代,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几乎被吞并。采佩什带兵打仗勇猛无敌,敢于对抗奥斯曼帝国、是守卫了罗马尼亚的英雄。但是,他本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摩尔达维亚关系复杂,在瓦拉几亚向以执法严峻著称。他不光对土耳其俘虏,就连对自己国家的贵族、百姓也常常使用穿刺之刑,动辄将人钉在尖桩上,不过当时在基督教教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家这样的刑罚并非少见。他得到这个称呼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匈牙利人的故意宣传所致。
与吸血鬼传说的关系:以残酷而闻名的采佩什,在其死后被人传为吸血鬼,英国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吸血鬼德拉库拉》就是以其为原型。不过,表示吸血鬼的意味的Strigoii语源来自斯拉夫语,从中欧到巴尔干半岛流传的关于吸血鬼的故事,都是在塞尔维亚人等斯拉夫民族间流传。罗马尼亚人不是斯拉夫人种,和吸血鬼的传说并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有说法认为,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成为吸血鬼的发祥地只不过是一种艺术创作而已。
德拉库拉城:德拉库拉即德拉库里的儿子,也就是小龙子的意思。现在布朗城被人称为德拉库拉城,其实此城是采佩什祖父瓦拉德一世建于14世纪的作为家宅的城堡、采佩什在这里仅仅度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大本营宫殿在布加勒斯特西北的图尔格维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