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梦·梦终(上)公元前482年,勾践十五年,越歼吴守军,攻破吴都,诛太子友,焚姑苏台。
公元前478年,勾践十九年,越三战三胜,大败吴军于笠泽。
公元前475年,勾践二十二年,越军围困吴城。 “勾践,你怎可如此待我?”那人骑在马上,面目模糊,偏偏一双眼睛是清清楚楚的。
那目光中的忧愁仿佛一张漫天的网,包裹得他透不过气,又灼热得几乎要将他穿透。
然而,为何会是忧愁?
“勾践,你现在受了重伤,回越的漫漫长路,你如何撑得过去?”
他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果然话语艰难:“勾践……死也要回越国去。”
马上的人笑了,摇头道:“可你知道,寡人宁可你死,也不愿放你回去!”说罢忽然变了脸色,一柄长剑当胸穿过。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已经被刺过一剑的胸口上,新的创口血流如注。
勾践,你已经死了,你再也回不了越国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啊!!”陡然睁眼,却原来身在军帐中。
“大王!”范蠡的呼声唤回他的心智,他默默看了他一眼,将按在胸口的手放了下来。
“大王可是又做梦了?”
“嗯,”他淡淡一笑,“又做梦了。”
“敢问大王,是怎样的梦?”
他脸上笑容一敛,又看了他一眼,转头淡然道:“噩梦。”
范蠡便不再问,默默递过绢帕,默默看他将额上冷汗拭净。
“寡人怎么睡着了,”他一拧眉,责怪地看着他,“你也不知叫醒寡人。”
“这三年来大王难得几回好睡,范蠡不忍叫醒。”
“三年,”他怔了怔,“是啊,围城已有三年了。”忽然又像想到什么好笑之事,笑道,“这可跟寡人在吴国为奴的时候一般长了。”
范蠡蹙眉,忽然跪地拜道:“大王,范蠡深感……对不起大王。”
“对不起?”他的大王讶异道,“有何对不起?”
“范蠡……说不清楚。”
“呵呵……”他起身上前扶起,又携他手走了两步,这才放开,“当初寡人不听军师劝告,以致酿成大错。若不是军师劝寡人降吴,寡人只怕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后来又是军师与文种共助寡人重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有今日。寡人对军师直是感激,军师却为何觉得对寡人不起?”
他重又坐回案前,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又笑道:“寡人过这一生,怎么教人人都觉得对不起寡人?勾践这罪过,岂不是太大了,哈哈……”
“大王……”范蠡拱手无语,心中并未觉稍解。
眼前这个人,确是越王勾践无疑。
然而自从由吴归越之后,他便总觉得这个人身上似乎少了些什么。
又似乎添了些什么。
纵然是他也猜不出,说不清。
他只知道,眼前的越王,再也不是他最初所认识的那个。
为何微笑却不觉欣喜,为何交谈却难以交心。
那惯穿的一袭白袍素净如雪,却也孤寂如雪。
封闭了所有真切的感受,再没有人能看得到他的真心。
怎样的痛苦屈辱,要卧于柴薪之上才能稍得忘却;怎样的不堪过往,要尝尽苦胆才抵得过苦涩。
卧薪尝胆十七年,也未曾磨灭的那三年的记忆。
执意伐吴,岂是只为复仇……
然而又是为了什么?
他神色复杂地看着又在烛火下研读军书的越王,这般急不可待,这般不知疲倦,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王……”他不自觉地走近了一步。
勾践自烛火下抬起眼来,晶亮的眼睛里没有一丝表情。
二十余年无情岁月,却没能带走他眼中星芒一般的光亮。也是他唯一不曾改变的地方。
“大王……”
“报——”急奔入营的传报声打断了他已到嘴边的话,勾践的目光也由他脸上移走。
“何事?”
“禀大王,吴王夫差派大将军公孙雄前来求见!”
“准。”他点头吐出一个字,神情一如往常淡然。
范蠡不语退到一旁。
那双明亮眼睛里一瞬的波动,没有逃过他的眼。
“公孙雄拜见越王陛下。”
“嗯,”勾践淡淡笑了笑,“大将军请起。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越王见笑。”公孙雄明显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勾践又是一笑,将双手拢在袖筒里不再说话。
公元前478年,勾践十九年,越三战三胜,大败吴军于笠泽。
公元前475年,勾践二十二年,越军围困吴城。 “勾践,你怎可如此待我?”那人骑在马上,面目模糊,偏偏一双眼睛是清清楚楚的。
那目光中的忧愁仿佛一张漫天的网,包裹得他透不过气,又灼热得几乎要将他穿透。
然而,为何会是忧愁?
“勾践,你现在受了重伤,回越的漫漫长路,你如何撑得过去?”
他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果然话语艰难:“勾践……死也要回越国去。”
马上的人笑了,摇头道:“可你知道,寡人宁可你死,也不愿放你回去!”说罢忽然变了脸色,一柄长剑当胸穿过。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已经被刺过一剑的胸口上,新的创口血流如注。
勾践,你已经死了,你再也回不了越国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啊!!”陡然睁眼,却原来身在军帐中。
“大王!”范蠡的呼声唤回他的心智,他默默看了他一眼,将按在胸口的手放了下来。
“大王可是又做梦了?”
“嗯,”他淡淡一笑,“又做梦了。”
“敢问大王,是怎样的梦?”
他脸上笑容一敛,又看了他一眼,转头淡然道:“噩梦。”
范蠡便不再问,默默递过绢帕,默默看他将额上冷汗拭净。
“寡人怎么睡着了,”他一拧眉,责怪地看着他,“你也不知叫醒寡人。”
“这三年来大王难得几回好睡,范蠡不忍叫醒。”
“三年,”他怔了怔,“是啊,围城已有三年了。”忽然又像想到什么好笑之事,笑道,“这可跟寡人在吴国为奴的时候一般长了。”
范蠡蹙眉,忽然跪地拜道:“大王,范蠡深感……对不起大王。”
“对不起?”他的大王讶异道,“有何对不起?”
“范蠡……说不清楚。”
“呵呵……”他起身上前扶起,又携他手走了两步,这才放开,“当初寡人不听军师劝告,以致酿成大错。若不是军师劝寡人降吴,寡人只怕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后来又是军师与文种共助寡人重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有今日。寡人对军师直是感激,军师却为何觉得对寡人不起?”
他重又坐回案前,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又笑道:“寡人过这一生,怎么教人人都觉得对不起寡人?勾践这罪过,岂不是太大了,哈哈……”
“大王……”范蠡拱手无语,心中并未觉稍解。
眼前这个人,确是越王勾践无疑。
然而自从由吴归越之后,他便总觉得这个人身上似乎少了些什么。
又似乎添了些什么。
纵然是他也猜不出,说不清。
他只知道,眼前的越王,再也不是他最初所认识的那个。
为何微笑却不觉欣喜,为何交谈却难以交心。
那惯穿的一袭白袍素净如雪,却也孤寂如雪。
封闭了所有真切的感受,再没有人能看得到他的真心。
怎样的痛苦屈辱,要卧于柴薪之上才能稍得忘却;怎样的不堪过往,要尝尽苦胆才抵得过苦涩。
卧薪尝胆十七年,也未曾磨灭的那三年的记忆。
执意伐吴,岂是只为复仇……
然而又是为了什么?
他神色复杂地看着又在烛火下研读军书的越王,这般急不可待,这般不知疲倦,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王……”他不自觉地走近了一步。
勾践自烛火下抬起眼来,晶亮的眼睛里没有一丝表情。
二十余年无情岁月,却没能带走他眼中星芒一般的光亮。也是他唯一不曾改变的地方。
“大王……”
“报——”急奔入营的传报声打断了他已到嘴边的话,勾践的目光也由他脸上移走。
“何事?”
“禀大王,吴王夫差派大将军公孙雄前来求见!”
“准。”他点头吐出一个字,神情一如往常淡然。
范蠡不语退到一旁。
那双明亮眼睛里一瞬的波动,没有逃过他的眼。
“公孙雄拜见越王陛下。”
“嗯,”勾践淡淡笑了笑,“大将军请起。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越王见笑。”公孙雄明显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勾践又是一笑,将双手拢在袖筒里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