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往事吧 关注:15贴子:1,872
  • 9回复贴,共1

最早的湛江姓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湛江现最早的人类居住地,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村
要说湛江姓氏,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最早的湛江人?最早的湛江姓氏?湛江人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些都是市民关心的。
其实,从遂溪鲤鱼墩遗址被发掘,那一片片贝壳就可以触摸到湛江人7000多年的历史。从秦汉起,每朝都有大量徙民南迁和军人落藉湛江,本土人和外来人,构成了湛江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姓氏。


1楼2012-03-15 16:03回复
    1 鲤鱼墩遗址: 7000年前便有“湛江人”
    最早的“湛江人”出现在什么时候?
    根据可靠资料证实,湛江最早有人生活是在7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个证物就是1983年发现的遂溪江洪鲤鱼墩遗址。
    鲤鱼墩遗址位于遂溪县江洪镇北草村委会东边角村鲤鱼墩,南与雷州仅一江之隔。该墩在东边角村的东南部,两者相距约百米,因形似鲤鱼而得名,面积约1200平方米。


    2楼2012-03-15 16:04
    回复
      2025-05-15 16:49:44
      广告
      鲤鱼墩遗址由遂溪县博物馆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1年确立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经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的考察,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层5层,屈肢葬墓8个,房子2座,遗址出土了陶、石、蚌器一批,以及大量的锛、网坠、石锤、石砧、石饼、石拍和贝壳堆积等,这为文物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经考古专家多年的考古研究,论证鲤鱼墩遗存年代较早,文化面貌富有特色,是距今7000年至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鲤鱼墩遗址,不仅是遂溪最早的村落遗址,也是雷州半岛第一村。


      3楼2012-03-15 16:04
      回复
        2 张氏:湛江目前有文字佐证的最早姓氏
        众所周知,中国最古老的姓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那么,在湛江200多个姓氏中,最早的姓氏是哪个呢?
        1995年,徐闻县海安镇广安村汉墓出土一枚“张已印”铜章,长宽1.2厘米,残高0.8厘米,印文小篆,刀刻细腻,经专家鉴定是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私印,时间在公元9年至公元20年。印主姓张,是目前发现有文字佐证的湛江最早姓氏。
        徐闻张氏生活的年代,中原早已广泛有张姓,如西周周宣王的贤臣张仲;战国时主张连横六国抗秦的张仪;秦末辅助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汉初出使西域的张骞等名人都是姓张。


        4楼2012-03-15 16:04
        回复
          徐闻在西汉时,已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大量北人南下,当中有张姓不足为奇。在西汉印章上落款,玺是君主或地方诸侯专用;章为将军用;印是一般官人或商人用。
          广安村汉墓出土铜印的同时,还有汉陶罐、陶钵;汉铜镜、铜钱等陪葬物,由此推测,张氏是外来移民的可能性很大。西汉时,徐闻到底有多少个姓,目前还没有资料可考,但张姓应属最早的姓氏之一。


          5楼2012-03-15 16:04
          回复
            3 雷州半岛被称为“南蛮之地”
            雷州半岛古时被称为“南蛮之地”。雷州半岛的先民,绝大部分是从中原一路迁徙而来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4世纪初(西晋末年)。
            记者考究史料发现,“南蛮之地”泛指古中国最南方的地区,即如今南粤一带。古中国的南方并不像如今珠三角地区如此繁华,且不适合大面积开垦耕种粮食。由于南粤一带群山环绕,野生动物富饶,所以“南蛮之地”的“蛮子”多以狩猎、打渔等方式生存。
            由于当时南粤农业的落后与人口的稀少,所以古时惩罚罪犯与贪官的“发放边疆”一罚中,发往“南蛮”也是选项之内。到东汉末年,中原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百姓纷纷南迁,不少人到了雷州半岛。


            6楼2012-03-15 16:04
            回复
              雷州,先秦有壮苗瑶竂黎侗等少数民族居住。秦后汉族南迁,成多民族融合之地。唐贞观年间,启用土著陈文玉出任刺史,他精察吏治,政教并行,使雷民安居乐业。他辞世后,雷民纪念其德政昭彰,立“雷祖祠”以祀。
              随后,形成早期的卜居村落一姓,如晋朝雷州榜山村的谢姓,隋朝雷州英灵村的陈姓,宋代遂溪的苏二村黄姓、麻章程村的程姓等,其中英灵村是唐朝雷州首任刺史,誉为雷祖陈文玉的出生地;苏二村是宋代大文豪三苏中的两苏,苏轼、苏辙兄弟曾到过的纪念地,是有名的村落。


              7楼2012-03-15 16:05
              回复
                4 让人又爱又恨的姓氏
                湛江姓氏的分布五花八门,有的一条村甚至一个镇几乎都是一个姓,人数过万;有的一条村却有几十个姓,人数悬殊很大。例如,遂溪县黄略镇,王姓人口一万多人,集中在黄略大村和以大村为轴心的五个村。村名冠镇名,又以一姓为最突出,在全国属罕见。
                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港村,有7000多人居住,历史上是水师驻地,各朝都有军人落籍,形成多姓杂姓,目前有49个姓氏,最多时期达57个,如此多的姓氏汇聚一村,在全国也属罕有。村中建有李、何、黄、吴4个祠堂,其他姓氏没有祠堂,各姓氏彼此和睦相处、平等相待,被评为湛江市特色文化村。


                8楼2012-03-15 16:05
                回复
                  2025-05-15 16:43:44
                  广告
                  湛江姓氏中,有的姓非常少,也很特别,属独门偏姓。在遂溪县有姓“乡沙古”的,有姓“菜草潭”的,还有姓“三洋青”、姓“暴遂城”、姓“西杨柑”的;有不少姓还是怪姓,无从可考来由。全国最稀的姓之一——“脱”姓在遂溪县就有分布。遂溪还有的偏姓,由动词构成,姓名被别人叫起来十分尴尬,如“打”姓、“削”姓以及“磨”姓,呼名字为“打某某”、“削某某”、“磨某某”,似乎是恶作剧。
                  有的偏姓不要说不会念,连电脑也打不出来,湛江户籍工作人员在办理身份证就遇到“”姓,要专门为其合成一个字。而有些姓读音或者写法相似,常常出现混淆,如“黄”姓与“王”姓粤语同音,“符”与“苻”写法相似。湛江市赤坎某厂有位偏姓“宫”的老职工,全厂男性都称他“老宫”,“老宫”与“老公”同音。


                  9楼2012-03-15 16:05
                  回复
                    徐闻县大黄生山水村“卞”姓乡民,都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名人卞和发现和氏璧而自豪,但他们的姓常被人叫错为“下”、“卡”或不会念而尴尬,往往需要一番口舌更正或介绍才行。近年来,国家把“国”姓统一为“郭”姓。在湛江福利院里,孩子们却保留了“国”姓,每次向人介绍都要强调自己姓“国”而不是“郭”,他们是为了纪念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的国家。
                    在廉江,分布着“刘傅”姓人,这是个很有渊源的姓氏。“刘傅”姓的祖先是皇帝裔孙大由的后代傅鸾,傅鸾的儿子傅丽川命途多舛,竟沦落到无依无靠的地步,幸得无子继后刘荣将其抚养成人。傅丽川为报答刘氏养育之恩,遂改名为傅刘丽川,后又改为“刘傅”,这一姓氏最终流传至今。但这个姓氏偏僻,鲜有人知道。广东有位作家叫“刘傅永坚”,他发表作品时,经常被编辑误解成是“刘傅”和“永坚”两个人。
                    按汉字的笔划计算,湛江的姓氏笔划,最少是乙姓,只有一画,最多是瞿姓,共有18画。湛江人数最多的一个姓为陈姓。
                    记者 陈文富 特约通讯员 骆国和 通讯员 蔡晓琪 莫云丹


                    10楼2012-03-15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