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这个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称霸

东亚。辽朝疆域东濒太平洋;西至额尔齐斯河上游,与喀喇汗王朝、西洲回鹘为邻;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线;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高丽、北宋、西夏或向辽朝缴纳“岁币”,换取名义上的独立,或干脆称藩受封,作为附庸。所以在穆斯林文献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而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则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分别读音为Kitay,Kita1a,Cathay)。
但是辽朝从11世纪中期开始衰落,统治集团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党争不已;进入12世纪后,人民起义连续不断;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在短短十一年内彻底推(和谐)番辽朝,建立起金朝。
在辽朝覆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北走漠北建立政权,后又率部西征,先后降服高昌回鹘王国、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建立起强大的西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西辽王朝统治虽94年,但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