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医药联盟吧 关注:9贴子:95
  • 0回复贴,共1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8例疗效观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景岳医药联盟 

看帖以前请您帮忙点击这个链接以增加我在网站的贡献值http://eyao.org/?u=60,谢谢您!这个链接不带有弹出式网页



肖雪云 2004-7-24 15:45:00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 年 5 月 第 5 卷 第 9 期 

关键词:血栓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7.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出血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脑出血/中医药疗法 血栓通注射液



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之一。对脑出血后血肿,现可采用外科手术和微创技术治疗,但对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并存在感染的可能。近年来我们运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8例,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变化及脑出血吸收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为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1〕 ,发病时间不超过48h,并经头颅CT确诊,除外脑疝形成、凝血功能障碍、外伤性脑出血。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 16例;年龄48~75岁;基底节出血19例,额叶出血4例,外囊出血2例,内囊出血3例,脑干出血2例,脑室出血3例,丘脑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基底节出血18例,额叶出血5例,外囊出血2例,内囊出血2例,脑干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丘脑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脱水、控制血压、促进脑细胞代谢、预防并发症、止血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血栓通注射液(每5ml溶液内含三七总皂甙以人参皂甙计为154.0~192.5mg)5ml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对照组不予血栓通注射液。


1.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于发病当日、28天后按前述文献 〔1〕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CT复查。按多田氏公式:长×宽×层数×0.5计算出血量。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


2.2 两组疗效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略)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比较 (略)


2.4 两组患者脑出血吸收情况比较 见表3。治疗28天后,CT结果提示治疗组出血量吸收较对照组明显(P<0.05)。


表3 两组患者脑出血吸收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脑出血后,在脑 实质内形成凝血块,清·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资料也证实,脑出血患者血液均处于高凝状态,这为活血化瘀疗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血栓通注射液是由活血化瘀中药三七经提取、精制、配制而成的纯中药注射液,其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总皂甙可直接或间接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毛细血管床扩大,防止血小板聚集,解除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的过度而持久的病理性收缩 〔3〕 ,保证组织血液流量,减少组织缺氧,促进尽早建立侧支循环及促进脑组织恢复功能。本观察结果发现,血栓通注射液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加强血肿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新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39-192.


3 马丽焱,王春兰,张琪,等.三七皂甙对脑组织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1):27-29.


作者单位:52810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医院内科



1楼2006-11-05 00: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