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斗吧 关注:20,166贴子:322,454

【其他】嘉庆帝为何能在半个月内铲除先朝权臣和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偶然谈到和珅,无奈我文学造诣太低,只能转个帖子表示表示。
这一贴也算是新君对旧臣的表现,另外还推荐自己百度“千秋是非话寇准中的新君对老臣” 百家讲坛的。
此贴文章文章摘自 《清宫档案揭秘》 作者:李国荣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1楼2012-03-07 23:11回复
    首恶既除,嘉庆马上收兵。除和珅的亲信伊江阿、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嘉庆下令对其余由和珅保举升迁或曾对和珅贿赂奉迎者均不予追究株连,免兴大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处决和珅以后,各地督抚议覆的奏折才陆续到达。这些督抚大员不论平日与和珅关系亲疏,都知道和珅已难逃一死,因此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稍涉含混外,其余都称和珅罪大恶极,应立正典刑。嘉庆在对这些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自己处置和珅乃迫不得已,“朕不得已之苦衷,天下臣民当共知耳”,“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嘉庆感到,和珅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就只有毫不留情地铲除他。
    但是,和珅贪名太甚,后世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财富。那么,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有人说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此说影响最大,甚至被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清稗类钞》竟称“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八亿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和珅再贪,也不可能在二十余年里聚敛到相当于全国十几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珅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和珅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珅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当和珅待罪狱中,对着窗外元宵之夜的明月,曾感悔赋诗“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但到底是谁误了他呢?
    据说和珅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不料最终他和自己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其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一场梦而已。


    6楼2012-03-07 23:13
    回复
      和珅倒,嘉庆饱。
      但是在为官和揣摩帝心方面,我暂时只佩服和珅。


      7楼2012-03-07 23:18
      回复
        目测点击进来和看完全篇的比例,低于10:1


        8楼2012-03-07 23:19
        回复
          和珅也是很有才的,而且对乾隆是绝对的忠诚,所以乾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9楼2012-03-07 23:28
          回复
            对,他懂得那一个度,知道忠君才是保身的路。并且和珅确实很有才干,又能摸清乾隆的想法,乾隆想到的他立马做到,没想到的也给他想到了。这样的人,如果我是乾隆,我都会随他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正一死,钱又回到了嘉庆手中,内务的小钱包立马硬起来


            10楼2012-03-07 23:33
            回复
              做皇帝有这样的臣子才是最舒服的


              11楼2012-03-07 23:39
              回复
                拜读完。我不研究清史,不妄议了。


                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2-03-08 07:56
                回复
                  其实,在我看来嘉庆对付和珅其实根本说不上是“铲除”,他不过只是将头头个除掉了,但是没有拔起和珅底下的整个贪污集团。= =。
                  所以说实话,我对嘉庆的感触只有一个词“平庸”。


                  IP属地:湖北13楼2012-03-08 11:14
                  回复
                    嘉庆能在短时间内除了和珅就不错了,和珅下面的贪污集团,已经呈现出金字塔式,如果全部拔出,那官位肯定虚空,人员下达调剂不过来,朝政也会几近瘫痪,一般来说,皇帝杀鸡儆猴也就够了。好的皇帝不怕贪官,就怕清官没能力。而对于和珅这样的权臣,如果我是新君,我又控制不了他,我也会想办法杀了,明杀暗杀都得杀。
                    对于嘉庆啊,其实我还真没留意,没有什么感触。改天去翻翻看,再来说。


                    14楼2012-03-08 12:03
                    回复
                      围观
                      刷个经验
                      标准的十五字是怎样的


                      IP属地:河北15楼2012-03-08 12:16
                      回复
                        官位虚空是肯定的,所以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进行,但是我们可以看之后,嘉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动作了,因为他的心慈手软没有其祖父雍正的魄力注定了他这生只能当一位平庸的皇帝。
                        而且嘉庆接手的清王朝已经出现了几点致命危机,吏治松弛、军事涣散、国库虚空。扳倒和珅只是解决了暂时性的国库虚空,但是吏治松弛、军事涣散这两点完全没有解决。
                        虽说嘉庆是个勤政皇帝,但是心有余而无力回天,嘉庆只是在表面上稳住康乾盛世的一些东西,但是里面的腐朽他却无力解决了。
                        所以在我看来明朝亡亡于万历,而清朝亡是亡于乾隆。


                        IP属地:湖北16楼2012-03-08 12:16
                        回复
                          明亡于万历,清亡于乾隆,这话也听说过。乾隆时期虽然看着挺好,但是相继关闭港湾,禁外商贸易,一边国内又兴文字狱,从这时候起,基本就开始堕落了。嘉庆接管的其实是个矛盾日益激化的清朝,他也确实没魄力,反而尊从乾隆的意思,继续抵制外商交易。不过我对嘉庆的了解确实很少,现在只能按着我自己的想法来说几句:闭关为了自守,锁国在于愚民。做皇帝的任务,一是守住国土,二是让百姓继续服从自己的统治,在某些方面来说,嘉庆已经算是个好皇帝了。


                          17楼2012-03-08 12:32
                          回复
                            ** 他杀了和珅,我还要为他说话?!
                            楼主表示支持你的观点


                            18楼2012-03-08 12:36
                            回复
                              是的,比起他孙子咸丰来说他是个真真正正的好皇帝,而且比起他儿子道光也要好很多。我记得阎崇年在他的书里曾经评价过咸丰。
                              咸丰11年的皇帝生活,最明显的三个特点就是:“错”、“错”、“错”!咸丰皇帝第一错是错坐上皇帝宝座;第二错是英法联军入侵时错逃离皇都北京;第三错是临终之前错定了顾命八大臣。
                              在我看来一个皇帝拥有这三点错误,就根本不配当皇帝。所以对我而言最讨厌的清朝皇帝便是咸丰,其次是乾隆。
                              而嘉庆,在嘉庆六年的时候永定河发生了近500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他不仅赈灾、救助灾民让百姓都撑过去了,而且灾难过去后还进行永定河治理工程,让“无定河”永无水灾,也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好皇帝。另外还平定了白莲教起义,说明他还是有一定识人之才。
                              虽说他缺少一点魄力,而且如果有那点魄力说不定可以在这个转折点力挽狂澜,而后中国历史上的惨剧也就不会。
                              但是我们也无法再过多的要求他,因为他能做到这样真的不错了。


                              IP属地:湖北19楼2012-03-08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