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摆在罗斯福及其助手面前的选择有三种:第一,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这支强大的日本舰队已经启航,因此,战争迫在眉睫。“披露”这一事实可能阻止战争的爆发;第二,他们可以在日本舰队继续向目标前进时,通知珍珠港基地和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日本舰队攻击在即,让他向部队发出警报,把军舰疏散到远海,或者先发制人,粉碎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第三种选择是罗斯福本人决定并在当晚会议上向他的两名部长和马歇尔将军宣布的:只有柏林—东京轴心国之一突然侵略美国领土(例如夏威夷),美国才有理由参加战争。1941年初,他曾私下同丘吉尔讨论过这个问题。这确实是罗斯福的主张。他认为,尽管风险很大,但不可避免,为了打败希特勒,美国必须参战。然而美国只能在遭到侵犯的情况下参战,主动参战会在国内引起政治和道义上的分裂。可是,希特勒是杰出的战略家。他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德国海军严格执行命令。当时,纳粹空军根本不可能袭击遥远的美国。希特勒认为,他征服欧洲,摧毁社会主义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要介入。当时大多数美国人也主张持中立态度。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当他获悉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当时德军已经取得席卷欧洲的辉煌胜利,德军的装甲部队直捣苏联腹地,即将“大获全胜”,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希特勒预感到,他的世界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与此同时,有三位国家领导人也预感到,自1939年以来不断遭到失败的民主国家可能要转败为胜。他们是华盛顿的罗斯福、伦敦的丘吉尔和自由法兰西伦敦总部的戴高乐将军。后者当晚对帕西上校说,他认为战争已成定局,今后“应做好解放法国的准备……”12月6日晚,华盛顿最高当局作出决定,不通知珍珠港守军,让珍珠港遭受日军攻击。这天晚上,罗斯福彻夜难眠,同他的主要助手一起在白宫总统客厅等待日军攻击夏威夷的第一批电报。已经知道总统秘密决定的是史汀生、诺克斯、马歇尔将军和总统的私人顾问哈里·霍普金斯。这些主要决策人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知道今后几天的连锁反应:向日本宣战,然后向日本的盟友德国宣战。他们没有料到并深感震惊的是日本海空部队的猛烈和威力。他们预计美军将遭受重大损失,但绝没有想到舰队被全歼,基地毁坏殆尽。华盛顿当局和美国情报部门同当时所有的美国人一样,对“矮小的黄种人”抱有种族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