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之风云吧 关注:109贴子:929
  • 11回复贴,共1

【120304百科】术词是啥,能吃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1楼2012-03-04 16:22回复
    二子我自从从勾搭(学名:接待)界隐退之后,就干起了全民大科普的这一档子馊事儿(喂),其实随着咱吧人口的不断上升,素质那自然没得说,一个比一个不明白。
    所以,为了顺应国情,二子我正式宣布:全民大科普时代,到—来—啦!!!
    大家好,我是传送带二子。


    IP属地:河北2楼2012-03-04 16: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

      


      IP属地:河北3楼2012-03-04 16:28
      回复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简介
        历史
        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莱格里(1584-1652)时期.阿莱格里是罗马帕帕尔教堂的音乐家,他第一个为弦乐写下了四部的奏鸣曲.1761年,他作为艾斯特哈齐亲王(Esterházy)在匈牙利的宫廷音乐家,花了大量的精力为宫廷写作室内乐,所写的弦乐四重奏超过了75首.Quartet到了18世纪初期,许多音乐家都写过类似的曲子,其中以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3.31.- 1809.5.31)的贡献为最大,因为是他确定了弦乐四重奏的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音乐家公认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

        特点
        弦乐四重奏由于在音色上相近以及结构上的严谨,对弦乐演奏家来说都是非常严苛的考验,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的内涵.  自古典乐派以来,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勃拉姆斯都留下许多重要的弦乐四重奏乐曲.而在国民乐派跟印象乐派方面,德沃夏克、巴托克以及德彪西也都有相当出色的杰作.
        


        IP属地:河北4楼2012-03-04 16:29
        回复
          弦乐四重奏的产生与发展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IP属地:河北5楼2012-03-04 16:30
          回复
            2、18世纪中期弦乐四重奏的确立与发展
            里赫特(1709—1789)是首先运用弦乐四重奏组合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而最终确立弦乐四重奏形式的是海顿,从1760—1802年这四十二年间,海顿共创作了84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古典乐派使弦乐四重奏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在里赫特、海顿、莫扎特、博凯里尼(1743—1805)等音乐前辈们凿山铺路之后,贝多芬这位功绩卓著的大师将弦乐四重奏发展到光辉灿烂的巅峰,他虽然只作有十六部弦乐四重奏,数量远不及海顿(84首)和莫扎特(23首)等人,但是这十六部作品中几乎每一部都折射出他的功力、经验、创新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体现了刚劲的气质、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以及对彼岸的祈盼,他赋予了弦乐四重奏音乐最高的理念、最精致的结构和最丰富的情感,并用这种音乐形式编织出意味深长的乐思。


            IP属地:河北7楼2012-03-04 16:31
            回复
              3、19世纪弦乐四重奏的承接与徘徊
              19世纪,弦乐四重奏处于低谷徘徊时期,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贝多芬在弦乐四重奏上构建了巨大而令人眩晕的成就,使其后浪漫乐派的大师们面对弦乐四重奏这种体裁时,只能望洋兴叹;二是,浪漫主义音乐含有多种人为的主观色彩,旋律具有强烈幅度的变化,缺乏声部均衡的稳定感,弦乐四重奏不适应这些动荡不定的因素,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在众多浪漫主义大师中,只有那些接近古典主义的作曲家,还能在弦乐四重奏这种体裁上有所建树,如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柴科夫斯基、弗兰克(1822—1890)等。在整个19世纪弦乐四重奏领域,贝多芬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柏辽兹、瓦格纳、马勒等音乐大师干脆回避室内乐、回避四重奏,以免与“乐圣”产生碰撞。


              IP属地:河北8楼2012-03-04 16:31
              回复
                4、20世纪弦乐四重奏的创新与回归
                20世纪时,弦乐四重奏通过近一个世纪的“酝酿”,终于又放射出了光彩,以巴托克为中心的音乐大师们,如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等,把弦乐四重奏推向奇光异彩、风格各异的舞台。
                纵观弦乐四重奏三百多年的历史,从海顿的创立,贝多芬的发展,巴托克等人的创新,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归,我们看到了一条古典—现代—古典的发展轨迹。


                IP属地:河北9楼2012-03-04 16:3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四重奏神马的特别有爱啊~


                  12楼2012-03-09 22:06
                  回复
                    有爱撒 ~
                    【介里是无处不在的话唠小悠是耶~】


                    13楼2012-03-10 09:47
                    回复


                      


                      IP属地:河北14楼2012-03-18 15:59
                      回复
                        就这么沉了!


                        IP属地:河北15楼2012-04-17 1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