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没有第二次(昨天晚上心血来潮)
好久没写博文了,这个博客基本没人知道是我洛姐的,也不怕别人说闲话,我坑完搜狐坑新浪来了。博客里面有一些我很久以前写的现在看来很弱智的博文,我当然要把它们全部删了,这些内容嘛,都是一些绯闻,现在看看,我那时怎么这么无聊。
切入正题,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按照一个无宗教信仰正常人的想法,人生只有一次,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别想做了。在这个大的第一次的范围里,还有很多小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旅行等等。这些第一次是最宝贵的,是你在第一次的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也是第一次体验,如果有第二次,那在做这件事之前已经知道了结果,那就没有意义了。人生就是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每个第一次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第一次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论点,我没有资格讨论它,我只是想提醒那些把人生只当做游戏的人,你其实输不起。
第一次的话题,就到这里,接下来我要谈谈我最近看得两本书,一本是韩寒的《青春》,还有一本是《尼古拉的遗嘱》。先从我看不太懂的《尼古拉的遗嘱》开始说起,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了解,是指一个叫尼古拉的抄写员在接触到一本奇怪的书后,领悟了炼金术,懂得了长生不老的奥秘。应该是这样,如果有错误,纯属我无知,因为我对这本书实在通彻不了。《尼古拉的遗嘱》本来就带有很多宗教和神话的内容,我到现在都觉得炼金术太不现实了。在21世纪谁会去研究一个离我们这么遥远的学说,当然肯定是有,但这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大多数人都赌不起,这也是炼金术在中国无法传播的原因。接下来的这本书我喜欢的多,就是前面提到的《青春》,虽然韩寒的年龄是我的一倍,他的思想很难移植到我脑子里,但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想法来理解这本书。杂文是有共性的,我也经常写杂文集,这一点我可以肯定,拿一篇杂文给100个人看,里面不包括文盲,这些人基本全部看得懂,但他们的理解那就大相径庭了,随着人的成长,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就随之深化了,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维,但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相通的。又扯远了,回到这本书,我其实很佩服韩寒,虽然现在有互联网,言论相对自由了,但一个人能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难的。韩寒和我生活在一个城市,生活比较接近,有些事情我也能体会,这就是我说的思维是相通的。里面说的除了赛车的专业知识之类的我看不懂的,都能让读者有共鸣。虽然这本书把很多的政府丑闻暴露出来了(其实这不是丑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这种弱势的平民有点坐不住,但这正体现了一种高度的社会现实,这些都是小事,小事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是真出了什么大事,你兴致勃勃激情澎湃地评论一番,但真的有几个了看到心里去了。有这些闲着的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会,所以,这种写带有生活气息的,能引起人们内心呼喊的文章才是最迫切地需要的。不过我写不来,有可能十年之后我会写,这看似简单,却是十分高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