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家宝贝吧 关注:6贴子:287
  • 4回复贴,共1

【转载】米洛blog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熊


1楼2012-03-03 14:11回复
    姐,我来插个楼~


    2楼2012-03-03 14:16
    回复
      2025-07-27 21:56: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没有不会谢的花 ——《城南旧事》读后感(这是姐姐我参加五地作文比赛的作品)
      当我看着咖啡粉末将自己溶于滚水中,再无踪影,我在想:有些人、有些事,是不是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呢?
      当我放下手中的书,静静思考这个问题。忽然,我认真地念了一下书的名字:《城南旧事》。“旧事”,过去的事,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事。书中主人公林英子童年在北平的那段生活,是一个从乳臭未干到小学毕业的孩子最真实的写真。这是旧事了,那时的中国还未改革开放,北平虽没有多么繁华,但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来说,是一片自由的小天地,是一段珍贵的童年。可是,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都离她而去了:斜着嘴笑的兰姨娘、裹着小脚的宋妈,不理小孩子的得先叔叔,惠安馆的秀贞,井边的妞儿……一个个伴随英子成长的人物都化为泡影。直到最后,“爸爸的花谢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没看一边这段文字,我的心就像狠狠地抽打了一下。难道一定要失去什么,才能真正长大吗?
      我现在14岁,正站在人生的分水岭。儿时的小弄堂,一起长大的玩伴,经常在里面玩躲猫猫的小花园,还有慈爱的长辈。都被停留在脑海中。不仅这些,还有纯真的笑脸,优质的语言……好像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丢失了。我开始看到社会上存在的阴暗面,丑恶、阴险像呼啸的狂风击打着我还不完整的内心。这就是长大吗?美丽的花都谢了,换来的是血和泪的教训。我宁愿变回那个不敢一个人出门,又傻又天真的黄毛丫头。
      “你必须接受它,孩子。”长辈、老师这样对我说。现在我看到的,只有一点点。黑色的幕布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慢慢揭开,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做的是慢慢适应这个环境,时光是回不去的。眼泪不是我应有的对策,哭过之后,就该笑了。纯真的花不可能一直开着,思维不会永远简单。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只能顺从它。至少,还有种东西,叫做童年……
      “爸爸的花谢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既然无法挽回,就笑着面对一切花开花落吧!长大是不变的结果,那就抓住童年的尾巴,去更广阔的天空翱翔!没有不会谢的花,那段美好的时光,就让它在记忆上锁。偶尔回忆起来,至少全是甜的!


      4楼2012-03-03 14:22
      回复
        (二)没有第二次(昨天晚上心血来潮)
        好久没写博文了,这个博客基本没人知道是我洛姐的,也不怕别人说闲话,我坑完搜狐坑新浪来了。博客里面有一些我很久以前写的现在看来很弱智的博文,我当然要把它们全部删了,这些内容嘛,都是一些绯闻,现在看看,我那时怎么这么无聊。
        切入正题,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按照一个无宗教信仰正常人的想法,人生只有一次,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别想做了。在这个大的第一次的范围里,还有很多小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旅行等等。这些第一次是最宝贵的,是你在第一次的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也是第一次体验,如果有第二次,那在做这件事之前已经知道了结果,那就没有意义了。人生就是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每个第一次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第一次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论点,我没有资格讨论它,我只是想提醒那些把人生只当做游戏的人,你其实输不起。
        第一次的话题,就到这里,接下来我要谈谈我最近看得两本书,一本是韩寒的《青春》,还有一本是《尼古拉的遗嘱》。先从我看不太懂的《尼古拉的遗嘱》开始说起,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了解,是指一个叫尼古拉的抄写员在接触到一本奇怪的书后,领悟了炼金术,懂得了长生不老的奥秘。应该是这样,如果有错误,纯属我无知,因为我对这本书实在通彻不了。《尼古拉的遗嘱》本来就带有很多宗教和神话的内容,我到现在都觉得炼金术太不现实了。在21世纪谁会去研究一个离我们这么遥远的学说,当然肯定是有,但这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大多数人都赌不起,这也是炼金术在中国无法传播的原因。接下来的这本书我喜欢的多,就是前面提到的《青春》,虽然韩寒的年龄是我的一倍,他的思想很难移植到我脑子里,但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想法来理解这本书。杂文是有共性的,我也经常写杂文集,这一点我可以肯定,拿一篇杂文给100个人看,里面不包括文盲,这些人基本全部看得懂,但他们的理解那就大相径庭了,随着人的成长,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就随之深化了,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维,但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相通的。又扯远了,回到这本书,我其实很佩服韩寒,虽然现在有互联网,言论相对自由了,但一个人能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难的。韩寒和我生活在一个城市,生活比较接近,有些事情我也能体会,这就是我说的思维是相通的。里面说的除了赛车的专业知识之类的我看不懂的,都能让读者有共鸣。虽然这本书把很多的政府丑闻暴露出来了(其实这不是丑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这种弱势的平民有点坐不住,但这正体现了一种高度的社会现实,这些都是小事,小事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是真出了什么大事,你兴致勃勃激情澎湃地评论一番,但真的有几个了看到心里去了。有这些闲着的时间还不如多睡一会,所以,这种写带有生活气息的,能引起人们内心呼喊的文章才是最迫切地需要的。不过我写不来,有可能十年之后我会写,这看似简单,却是十分高难度的。


        5楼2012-03-03 14:24
        回复
          话说,小米姐真是有才!小衣偶来顶咯抱一个~


          6楼2012-03-03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