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琼吧 关注:29贴子:256
  • 0回复贴,共1
这些年,就是在那离机器很近的地方,池沫树写作了大量诗歌,也在各类刊物发表了大量诗歌。他的诗歌得到了不少诗友和读者的喜爱,但池沫树仍然是一个有待关注的诗人;当然,如果说对一个诗人的关注点已进化到不是以文本为准而是以其权势和财富背景、性别特征等为准,那我无话可说。
  在我的阅读中,池沫树的诗歌总体上给我两种不同风格的印象:迷离色彩和现实色彩。前者大多是前期作品,后者大多是近年来的作品。他的那些迷离色彩的作品,以纷繁意象的有机组合见长,句子甚至词语间的跳跃性强,顿挫有致,这些看似孤立而凌乱的语句和词语在总体语境上却保持了一致,加上他对“诗有别裁”的自觉或不自觉地体认,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陌生化句子和情景,及个人对诗歌审美的趣味择求,从而营造出一种唯美、迷离、空灵、新异的诗歌质地和氛围,让人仿佛步入一种飘着淡淡烟霭、亦真亦幻的境界,眼前景物好像触手可及,又似非常冥远而缥缈,如他的《缓慢》《旷野或钢琴》《草地》《遗忘也是》《暗房子里的白光》《空谷》《湖滨》《凉椅》《退》等。我们曾经一起谈论过赵无极等人的绘画,从他的诗歌也可以看出艺术相通的一些端倪。他的现实色彩的作品,多为对自身和芸芸众生卑微生存的刻画和呈现,传递出疼痛感和人文关怀,如《矿工,父亲》组诗为代表的一些作品。如果前一种风格的作品有现代绘画的特点,那么后一种风格的作品则更多类似于传统白描。
  池沫树除了写诗,也写散文和童话——严峻的生存环境里,他还葆有一份可贵的童心。他的童话我读得少,他的散文,写得和诗一样出色,尤其是那篇《守夜人》,综合了他诗歌的多种手法,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在这篇散文中,一开头,他就写道:“我是一个守夜人。”不管这“我”是不是实指他本人,而无论是从气质还是文字,我都很愿意把他看作是一个诗歌的守夜人。



1楼2012-03-03 11: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