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妹非常漂亮,自己却不觉得,还很自卑,性格很内向,拿自己和明星比,然后觉得自己眼睛不够大,臀部不够翘,想去做整容手术.
我查了下,找到这篇文章,突然觉得,象她这样的孩子可能还有很多,主观的把自己的小缺点放大夸张,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我认识的还有一个好朋友,人也很漂亮,中学还是她们班的班花,却因为胸部小而不敢跟男朋友亲密,对她的男朋友忽冷忽热,老是躲他,后来这个男的以为她不喜欢他,于是找了别人.
体象障碍又称为体象畸形症,在国外有人称其为丑形幻想症、畸形恐惧症、美丽强迫症等。体象障碍是指:个体在客观上躯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者有极其轻微的缺陷,但其主观想象具有奇特的丑陋而产生的极为痛苦的心理疾病。体象障碍在青少年中逐渐增多,常常被临床各科及一般人所忽视,所以,此类心理疾病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危害极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美容热兴起的当代社会,体象障碍患者将会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体象障碍患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心理上的毛病,不去寻求心理或者精神方面的治疗,而是到美容和矫形外科、皮肤科等纠正其想象的容貌缺陷。但通过矫形治疗或美容以后,往往适得其反,患者更加不满意,从而也常常引起很多医疗纠纷甚至是司法问题。
体象障碍患者常常每天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缺陷部位,甚至时时刻刻认为自己“变丑了”或某个部位有了缺陷,往往日夜难以平静,为自己的容貌改变而痛苦。因此,他们多数因为自己的体貌“变化”以后,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这样,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功能,很多人因此而退学或者不能继续工作;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更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回避到公众场合活动,偶尔出现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外表也特别敏感;回避约会和其他社会交往。有些人因为拒绝与人交往,往往孤独感很重,容易陷入不良循环之中。有些人虽然结婚了,由于体象认知的偏差,往往降低自己的标准,造成婚姻的遗憾,有的甚至导致离婚。
下面是一位53岁的女性患者自述。
从小,我就是一个性情温和、待人宽厚的人,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在我上高三的时候,一次,无意中,我听到邻居讲:“都18岁了,长相那么丑,谁能要她……”。当时,我就认为她们肯定是议论和评价我的。从此以后,感到自我的相貌确实很丑,每次照镜子后就十分痛苦,更不愿将自己心中的隐私向别人透露。进入大学后,19岁那年,我收到了班上一位比较优秀的男生的追求信,当时心绪不安,总感觉自己配不上他,所以,一直也没敢接触。虽然同学与朋友们都说我长的很漂亮,但我认为都是安慰我的,他们只是不好意思当面讲我“丑”罢了。工作后,曾经有很多优秀的男士写信或者主动追求我,因我怕与优秀的男士接触,都被我拒绝了。父母仍在为我的婚事发愁,认为我不能再挑剔了,挑来挑去,把自己的优势都挑没了。但我自己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只是一个“丑小鸭”罢了!一直到28岁,我才在单位里谈了一个对象,他是我们厂的后勤人员,长相一般、文化不是不高,身高比较矮,1.6米不到。我家里人都反对我与她结婚,我想自己丑陋,为了稳定婚姻,只有这样的人,对我来说,“丑陋”对“丑陋”,才是最合适的。结婚后,我逐渐地有了一些遗憾!由于我丈夫比我矮,加上其他的因素,他在我面前总有自卑感,所以,他脾气暴躁,经常无名地发火,但我也一直为自己的长相不好而痛苦,所以也一直忍气吞声,不好向别人讲。最近,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才知道是一种心理疾病,于是,就前来就诊了……”
患者虽然已经53岁,但从外表看来,只有四十岁左右,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仪表和气质不凡,谈吐比较稳健,很有修养。但对于相貌的认识,她一直处于失调状态……
根据我们的资料统计,有60%的病人节假日从不外出,他们每天都注意检查自己认为已经变化的部位,并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改变自己认为的体貌缺陷。因此,他们常到矫形医院,希望能得到校正,有时候自己暗中进行自我纠正。例如,用胶带拉、经常清洗等。平时,他们很注意别人对他体貌的评价。实际上,这些人的体貌本来并没有什么缺陷,因此,别人对他的评价往往都是很好的,但是他自己很难相信。所以,他们的表现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回避和他人交往,特别是与异**往。他们认为,和别人交往,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体貌缺陷会不舒服或者讨厌。随着病程延长,这些患者的脾气、性格变化越来越明显,有的变得很暴躁,有的变得很忧郁。他们总感到自己体貌的改变,是自己人生中的不祥之兆。因此,他们的猜疑心理也会越来越重。但是,在心理医生、家人及亲朋的说服、对比、解释下,他们的症状可能会得到暂时性的缓解,但这个缓解不能持久,往往往短时间内会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