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淞沪会战70个师中湖南投入共计15个步兵师的兵力:第8师、第15师、第16师、第18师、第19师、第23师、第46师、第53师、第62师、第63师、第77师、第128师、预备11师、独立37旅、暂编第11旅、暂编第12旅、暂编第13旅。会战期间军委会曾经嘉奖表现最为优异的十个师,湖南占了3个:第15、第16、第19
老蒋5大王牌主力之-新一军:
第一任军长:郑洞国,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新38师长:孙立人,安徽舒城人,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 .)
新38副师长:齐学启,湖南宁乡人,清华大学毕业.殉国.
新38副师长:唐守治 ,湖南零陵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
新22师长:廖耀湘,湖南邵阳北人,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
(第二任军长:孙立人,安徽舒城人,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 )
新38师师长:李鸿,湖南省湘阴县人 ,黄埔军校五期.
新50师师长:潘裕昆.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
新一军来源于上海的税警总团。淞沪会战后到了湖南,只有4000多伤员。1938年3月,孙立人和齐学启以此为基础在湖南大量招兵重组后作为中国远征军
入缅参战。新一军数万官兵基本上来自湖南一省。
老蒋5大王牌主力之-新六军:
第一任军长:廖耀湘,湖南邵阳北人,黄埔军官六期.
新22师师长:李涛,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毕业。
新22师副师长:刘建章,湖南邵阳人。
新14师师长:龙天武,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
新14师参谋长:梁铁豹,湖南耒阳人。
新14师副师长:梁直平,湖南靖县人。
1938年,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从武汉撤回湖南,在湖南扩军招兵重组后作为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后升为新六军。里面官兵大多数为湖南籍。
老蒋5大王牌主力之-整编74师(军):
(师长:张灵甫,陕西省长安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
副师长:蔡仁杰,湖南省常德人.1927年8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
参谋长:魏振钺 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学校第22期工兵科.
整编74师来源于74军,74军是浙江保安团队和王耀武来的山东的一个师组成。74军经过八一三”淞沪保卫战、武汉万家岭、上高战役等之后损失惨重。到了湖南常德会战时已严重减员,等到打长沙一,二,三次会战时,74军已经是因严重减员而未能参加,被老蒋就地招兵20000多人扩军重组,里面基本上是新补充上来湖南兵。等到1945年打最后一战-湘西会战时里面是清一色的"湘军".此时的74师,与原来的浙江的那个74军完全不同,从军长到士兵都换了。其名为74师,兵员3万余,实为加强军,是老蒋的五大主力之首。
老蒋5大王牌主力之-第5军 :
( 军长:杜聿明 ,陕西省米脂县人。)
副军长: 邓军林,湖南祁阳人.
第200师
(师长:戴安澜 ,安徽省无为县人。)
副师长:熊笑三: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六期.
副师长:彭壁生,湖南蓝山人,(代师长戴安澜指挥昆仑关战役)
参谋长 :张止戈 ,湖南 人
荣誉1师 (全师官兵必须是立有战功、伤愈归队才可加入)
师长:郑洞国 ,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该师1938年成立于湖南浏阳。
副师长:胡家骥,湖南湘乡人。
参谋长 :舒适存,湖南平江人。
第96师
师长:余韶,湖南平江人.
杜聿明第五军,与原来的粤军第五军,没有任何的关系.官兵来自于1938年初,装甲团(团长杜聿明)在湖南湘潭、浏阳等地扩编为第200师(五团制,20000余人),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之后再扩为新编第十一军。1939年2月改用老的第五军番号,官兵基本上是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