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辗转吧 关注:195贴子:2,846

__________"再回首 恍然如梦‖022。人力资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人力资源知识的整理。。
先自学起来,要不等以后学起来有的可苦了


1楼2012-02-22 18:30回复
    人力资源管理分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


    2楼2012-02-22 18:3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人力资源规划
      是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
      其中: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人力资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
      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等。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预测方法(定量预测)。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又叫职务分析、岗位分析,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技术,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手段,确定工作的性质、结构、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动。
      工作分析的作用:
      1、选拔和任用合格人员。
      2、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
      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标准。
      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
      8、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工作分析的程序: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运用阶段、运行控制   工作分析的信息包括:
      1、工作名称   2、工作数目    3、工作单位
      4、职责    5、工作知识    6、智力要求
      7、熟练及精确度   8、经验    9、教育与训练
      10、身体要求   11、工作环境    12、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13、工作时间与轮班   14、工作人员特性
      15、选任方法
      工作分析所获信息的整理方式有:
      1、文字说明
      2、工作列表及问卷
      3、活动分析
      4、决定因素法


      3楼2012-02-22 18:35
      回复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其中: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员工招聘中必须符合的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
        2、公平原则
        3、在招聘中应坚持平等就业。
        4、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
        5、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要和职务说明书中应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招聘成本包括:新聘成本;重置费用;机会成本。
        人员调配措施:
        1、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
        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3、从企业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
        4、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
         人力需求诊断的步骤:
        1、由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或由各部门根据长期或短期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
        2、由人力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表”。
        3、人力资源部审核。
        人员需求表包括:
        1、所需人员的部门、职位;
        2、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3、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4、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5、要求的学历、经验;
        6、希望的技能、专长;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制定招聘计划的内容:
        1、录用人数以及达到规定录用率所需要的人员。
        2、从候选人应聘到雇用之间的时间间隔。
        3、录用基准。
        4、录用来源。
        5、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1、人事费用,
        2、业务费用。
        3、企业一般管理费。
        招聘方法的分类:
        1、委托各种劳动就业机构
        2、自行招聘录用
        招聘测试与面试的过程:
        1、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测验。
        2、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发布面试通知和进行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3、面试过程的实施。
        4、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
        5、确定人员录用的最后结果,如有必要进行体检。
        6、面试结果的反馈。
        7、面试资料存档备案。
        录用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
        1、熟悉工作内容、性质、责任、权限、利益、规范。
        2、了解企业文化、政策及规章制度。
        3、熟悉企业环境、岗位环境、人事环境。
        4、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技能。


        4楼2012-02-22 18:37
        回复
          准备做个HR ?再加个manager的头衔~哈哈


          6楼2012-02-22 18:51
          回复
            对呀,不过那是N年以后的职业规划了,所以。先学起来。
            要考证要干嘛,各种苦逼


            7楼2012-02-22 18:55
            回复
              加油加油,各种支持。
              等你发达起来以后出门都你买单~哈哈


              8楼2012-02-22 18:59
              回复
                五、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的定义: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
                 薪酬福利制度制订的步骤:
                1、制定薪酬策略
                2、工作分析
                3、薪酬调查
                4、薪酬结构设计
                5、薪酬分级和定薪
                6、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薪酬结构的定义: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各项职位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薪酬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
                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性质与内容
                2、企业的组织文化
                3、企业的支付能力
                4、员工岗位。
                二、外部因素
                1、社会意识
                2、当地生活水平
                3、国家政策法规
                4、人力资源市场状况。
                岗位评价:岗位评价是一种系统地评议每一岗位在单位内部工资结构中所占地位的方法手段。
                岗位评价的原则:
                1、系统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标准化原则
                4、能级对应原则
                5、优化原则,
                岗位评价五要素:
                1、劳动责任2、劳动技能3、劳动心理4、劳动强度5、劳动环境
                岗位评价的指标及其分类:岗位评价共分24个指标,按照指标的性质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1、评定指标,即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及劳动心理共14个指标
                2、测定指标,即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共10个指标。
                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1、排列法
                2、分类法
                3、评分法
                4、因素比较法
                岗位评价标准的定义:是指有关部门对岗位评价的方法、指标及指标体系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


                9楼2012-02-22 18: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奥凯。。等我以后混好了,到姐公司来~~


                  10楼2012-02-22 19:00
                  回复
                    六、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属无效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的定义: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得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合同具备的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合同的变更: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终止的定义: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合同的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集体合同的定义: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内容:
                    1、劳动条件标准规范部分。
                    2、过渡性规定。
                    3、集体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
                     集体合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劳动合同文本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生效。
                    集体合同争议: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协商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劳动争议的定义: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行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的范围:
                    1、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有: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劳动仲裁委员会
                    3、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在本单位内部设立的机构,是专门处理与本单位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
                    1、职工代表
                    2、用人单位代表
                    3、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


                    11楼2012-02-22 19:02
                    回复
                      http://wenku.baidu.com/view/a3e80d10a2161479171128dd.html
                      擦,直接上连接得了


                      12楼2012-02-22 19:03
                      回复
                        13楼2012-02-22 19:07
                        回复
                          [ 梦梦喜欢这个么 ]


                          14楼2012-02-22 20:09
                          回复


                            15楼2012-02-22 20: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要疯掉了。我要疯掉了,那么多资料,那么多教材,我该如何下手啊


                              17楼2012-02-26 1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