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吧 关注:5,098贴子:115,639

是谁造就了安意如?是谁玷污了古诗词?——转自天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安意如小姐!
  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女人,姑且不称她为女子,因为在此女所谓的喜欢的安妮宝贝文中女子大多隐忍又美好,故舍不得亵渎此词。
  写这篇文字的初衷是因为我钟爱纳兰的词,于是我愤怒安意如的骗钱行为。某网络读书频道的编辑曾向我大力推荐她的书,云:很有才气,文字妙佳。
  我看过之后的感受是:说她有才气没实力已经是抬举她了。
  而关于安意如,在读了她的三本书和看了她在新浪的读书访谈后,我已经忍无可忍。



1楼2012-02-17 23:57回复
    一. 不得不佩服若干出版商:你们造就了一个所谓的“古诗词超女”
    超女的最大看点就是麻雀变凤凰,而更多的超女目前急于摆脱自己的草根姿态,恨不得自己已经是个天后。
    安意如小姐荣当2006年新浪某作家榜新锐人气作家的行列,一年之内一口气出了三本书,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读书界的新贵,其作品风格深得某些所谓的(注意是所谓的)小资青年的喜爱。
    在《人》这本书的封面上是安意如给自己写的介绍:
    从什么时候起,看很多事都像行在吴越小城里巷的长廊,偶尔转过脸去看廊下细细的水滴或低头看廊地上折转的光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太容易激动的人。也许是因为懂得了可以循借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索的光亮,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从容地去接近和理解,不必急迫。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滑 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畞走出时,我仍是我自己——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自我收敛,内心沉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
    此篇文字很有些安妮宝贝的风格,笔墨颇为清雅,而作者被宣传词和众多书托盛传为美人,更让众多读者隐隐欣赏,而安意如就此也成为了一个古色古香淡雅清秀的不落俗套的文人。
    


    2楼2012-02-18 00:01
    收起回复
      看到这里你突然觉得有点崩溃是不是,你是不是觉得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个还在网络上大放阙词的女子,还在强调着自己活泼可爱80女生的女子在一年之后怎么会瞬间变成一个精通古诗词的女神?你很纳闷?
      然后我们再看看安意如小姐曾出过的书:(估计你会再次崩溃,这不是假的是真的,真的是你们钟爱的安意如小姐写的,名字叫做)
        《要定你,言承旭》
      内容跟时下的小女生郭妮,可爱淘,小妮子无异。
        但是此人摇身一变成了精通古诗词的高手,变成了在自己的博客上大方阙词谈起纳兰词,诗三百等美丽古诗词的女作家。
      我不知道出版社和文化公司最终看中安意如的是什么,如果是实力,那第二步我们来看看安意如小姐的作品。
      且听我第二帖分解。
      


      4楼2012-02-18 00:04
      收起回复
        二. 求求你:别再拿纳兰先生来赚钱!
        我在书店里看到过这本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名字和装订很吸引我,如是我买下。然后这件事成为i2006年我做过的最为后悔的事情。
        此书在豆瓣上恶评如潮,我很喜欢豆瓣上若干网友对此的评价:
          摘抄一些:
        古典文字最重意境,然而安意如这本书最牛之处便是让纳兰词境界全失,沦为小资们的快板书与二人转。俗语说的好,长的丑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不对了。不过世间附庸风雅者甚多,这类书倒也不乏“知音”,可惜了我那十七块一毛钱。
        书写得很一般。前言部分对于纳兰生命中几个女人的表述太过混乱。
        有些字句似曾熟悉。在网上搜索,能七零八落看到些大概。
            总觉得作者对很多词的解析都偏颇了纳兰先生的本意。
            对于一些词的赏析,更多的是一些词外话。
            可是因为喜欢纳兰。所以还是完整读了下来。
            但总体读下来的感觉很糟糕。也许心里更多的感受是难过。
            我想。用“肤浅”这个词形容再好不过。
            难过作者读纳兰先生,只是套搬其字句中伤感的成分。
            而纳兰先生词中用字用词的独到之处,写词背景,提及甚少。
            写得最多的,只是逐句将古词翻译成了现代文。
            其实写一本有关自己读纳兰词的感受与心境的书也还是好的。
            侧重与作者本意,将纳兰词做引。
            只是我感觉。作者夹在了其中。
            对词赏析的深度达不到。却又拘于形式不能多言自己的感受。
            其实。写本自己感受,心路里程的书也不错。
            换个自己的题目。然后将纳兰先生的一句词做为副标题。也还是好的。
            然而作者却选择的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词评方式。
            以及将纳兰先生最有味道的字句拿来做书名。
            真的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想说。我讨厌这种在文学上应付的现象。
            我想说。我只是不喜欢这个人这样子拿纳兰先生来赚钱。


        5楼2012-02-18 00:09
        收起回复
          让我们来看看广大人民群众与书商的品位的区别:
          其实网络友人已经不傻了,已经不是那种书商引导什么我们就追什么那种傻瓜,不是你说青春文学八零后好我们就会去读,不是你说玄幻武侠好我们就会去买,但是这一次我们被骗了,为什么,因为书名,更因为隐藏在众多人心中的古诗词情节。而安意如的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内容: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6楼2012-02-18 00:10
          收起回复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内容: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著,对友请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内容: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这三个介绍分别属于安意如的三本书,她截取了纳兰词最经典的两句话,思无邪本出自《诗·鲁颂·駉》,“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这是影响了中国文学几千年的文学观念,我不知道为什么安意如的书名总要取得那么大,大皮而内空,当你翻到第三页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本小女生读物罢了。


            7楼2012-02-18 00:13
            收起回复
              三。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网友江湖夜雨:安意如有两本书抄袭我的文章
              今年36岁的“江湖夜雨”本名石继航,是山东临清的一名中学地理老师,爱好古典诗词,曾在天涯论坛上发表大量文章。他出版了《印象盛唐——网络版唐才子评传》。
              “去年11月初,有人说起《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当时看了李季兰那篇就觉得似曾相识,后来仔细看发现书中很多地方,不但利用了我的构思,好多文字一模一样,抄袭的部分有38处。安意如的新书《思无邪》出版后,我又发现其中有18处整段抄袭我2005年底在天涯上发表的网文《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交涉结果:安意如在博客中含糊道歉
              随后,“江湖夜雨”打电话给出版安意如这几本书的天津教育出版社交涉,几天后,安意如给他打来了电话。
              “她在电话里说得很客气,说我是她的偶像等等。我说你书里好多观点、文字和我的一样,是抄袭吧。她也没有直接说抄袭两字,但她说,用了你的文字,如果你想要稿酬或者其他方面的补偿,都可以的。我就让她以某种方式发个声明,承认这件事,后来她写了一个博客。”
              记者在安意如的博客中找到了这一篇,她在博客开篇就写道,“他(江湖夜雨,记者注)是我这个冬天遇见的惊艳之一,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正式认识和再见。”她也写到了道歉:“他找到我,说你书里的好多观点和我一样,引用了我的,没做申明吧。我一想,哦,是。怯怯地向他道歉,面对偶像做检讨。结果他宽大处理了我。”
              但对这篇博客,“江湖夜雨”并不满意,“她说得太含糊,造成现在有点说不清的感觉。她是女孩子,又有残疾,也比较有才华,我不想得理不饶人。但我希望澄清这件事,抄袭了就是抄袭了。否则,我可能会通过法律手段澄清此事。”
              安意如(反咬一口):他的书商想以此炒作
              记者随即致电安意如询问此事,她并不惊讶,但表示不想做什么回应,否则会“正中某些人下怀”。“事实上,这个事情与‘江湖夜雨’无关,是他的书商在背后操纵。他的书出来后,一直卖得不好,销量不及我的。所以他们就想利用这个事情炒作新闻。”
              


              8楼2012-02-18 00:16
              收起回复
                五。我们很害怕事实的力量不够强大:
                  在举一些网友纠出来的:
                  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安意如文:
                    唐朝的田园诗人为数不少,但是能真正配得上评家“恬淡清真,语出自然,淡语天成”的赞誉,而又由始自终有这种气韵的,只有孟浩然一人。他的诗句像一股新阳照耀下的禾苗泥土,散发着生动自在的田园气息,又闲闲地透着隐逸之风。后人即使苦心摹拟,往往也只是得其神韵之一二而已。
                《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杏帘在望”一诗(其实是雪芹手笔),当中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句子,极受赞誉。但若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相比,到底伤于纤巧。雪芹是诗中有风景,浩然是诗中有气象。以我这千年以后的局外人看,到底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有风致,语淡而气象浓,接近大巧不工的地步。
                    江湖夜雨书中《人淡如菊孟浩然》一篇:
                    唐朝的田园诗人为数不少,但真正诗句恬淡清真,通着一股禾苗泥土的气息,称得上纯天然而无任何添加剂的诗篇,我觉得孟浩然的诗才是当之无愧的。
                孟浩然的诗句一向以清淡著称,绝不同于后人摹拟的那些伪田园诗,颇多穿凿的痕迹。就是后人摹写的比较好的比如像《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杏帘在望”一诗: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此诗是首好诗,句子如“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等也是极富文采,但总觉得没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更显得质朴无华,浑然天成。
                诗句的例子对比,都一样。
                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红楼梦》中宝钗就笑言:“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
                    江湖夜雨书中《少陵野吞声哭》篇:但像《红楼梦》中宝钗笑道“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 之媚语”
                注:看似同是引用红楼之语,但这里江湖夜雨原文有误,此语是宝琴说的并非宝钗,安小姐照抄过来。
                3、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他四十六岁游京师时,适逢中秋佳节,长安诸学者邀他赋诗作会。他以妙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在座众人拍手称绝,纷纷搁笔不敢再写。
                江湖夜雨书中《人淡如菊孟浩然》一篇写:
                其著名的一句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出自他四十六岁游京师时,适逢中秋佳节,长安诸学者邀他赋诗作会,他以此句令在坐众诗人拍手称绝,纷纷搁笔不敢再写。
                  你们觉得恶心么?
                


                10楼2012-02-18 00:21
                收起回复
                  引用一个网友的话语对抄袭事件下个结论,然后我们继续论证关于安意如小姐的写作。
                  作者:笑来欲饮酒杯空 回复日期:2007-1-5 21:21:00
                  欺世盗名之人最可恨!!!
                       一个“名”里,有别人对这个“名”的感佩、认同、景仰……各种情感因素在内。从这个角度来讲,窃名的人远比窃利的人可恨;也更下流……得多。
                       这个世界,做什么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没有顺手牵羊不劳而获的美事。难道非要被踩痛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抬头三尺还有青天的吗?
                  


                  11楼2012-02-18 00:22
                  回复
                    突然接到煮酒版网友的站短支持我继续说下去,那我就继续把事实摆出来:
                    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说来又要忍不住夸我们可爱的大唐。这事要是搁清朝文字狱那会儿,孟浩然十个脑袋也砍没了,
                    江湖夜雨《唐才子评传》书中《初唐才俊说王勃》一篇写:
                      也幸亏是在唐朝,这种开明点的朝代,要是放在后来文字狱盛行的时候,王勃十个脑袋也砍没了。


                    12楼2012-02-18 00:23
                    收起回复
                      5、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吴越的山水才真是我的家,我的乐土。
                        江湖夜雨书中《人淡如菊孟浩然》一篇写:
                        孟浩然明白了,吴越的山水才真是他的家,他的乐土。
                      6、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有个县令知道杜甫的诗名,给杜甫送去白酒牛肉。好多天没吃饭的杜甫吃的太多,结果腹胀而死。《唐才子传》上记载如是。不过很多书上隐匿了这种说法,只说是杜甫因病故于舟中。恐怕后来人有为圣者讳的意思,生怕杜甫是撑死的,玷污了他的名声。其实,杜甫这样的死法,并不会让人看低。相比千秋以来那些安享富贵尸位素餐的家伙们,他不知道要高尚几多。
                      江湖夜雨书中《少陵野吞声哭》篇:有个县令知道杜甫的诗名,给杜甫送去白酒牛肉,杜甫吃的太多,结果腹胀而死。但多数材料中并不这样说,只是说杜甫因病故于舟中。也许是嫌杜甫胀死这事不光彩而为贤者讳吧。但是我觉得《唐才子传》中的故事多半是真的,但这并不是杜甫的耻辱,这正表现出了杜甫的可悲。那些“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的家伙们自不会饿到那样贪婪地吃一顿牛肉的地步,那些“甲第纷纷厌粱肉”的蛀虫们当然有资格笑话杜甫被牛肉撑死,
                      7、安意如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中:
                        老杜穷得家徒四壁,老李好像走到哪儿都带着自动取款机似的,
                        江湖夜雨书中《天上谪仙李太白》篇:但李白游历四方,丝毫未见有困顿缺钱的情形。倒像是到处都有自动取款机似的。
                      8、安意如“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篇中:那日岐王和太平公主酒宴之间,王维抱着琵琶出现了。公主见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于是问岐王:“此是何人?”岐王答:“是一知音。”随即让王维献上自谱的新曲。
                        那一天,是他风华毕显的日子。王维应手挥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公主问王维:“此曲何名?”王维起身回答:“郁轮袍。”公主听了,极口称赞。
                      江湖夜雨书中《诗情画意王摩诘》篇:岐王和公主酒宴之间,让王维抱着琵琶上来了(呵呵,王维这出场的情形好像是个歌妓哦),公主见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于是问岐王:“此是何人?”岐王答:“是一知音。”随即,岐王让王维献上一首自谱新曲。只见王维应手挥弦,潇潇洒洒,大弦小弦丁冬作响,乐声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公主问王维:“此曲何名?”王维起身回答:“郁轮袍”。公主听罢,极口称赞。
                      9、安意如“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篇中:我想,在被安禄山软禁,封为“伪官”的时候,王维一定有“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相似感受。
                        江湖夜雨书中《诗情画意王摩诘》篇:王维无奈之下只好违心地做了安禄山伪官。但王维的内心也是像息夫人一样痛苦。
                        注:将息夫人诗和王维的政治命运相联系,也是出于江湖夜雨的首创。
                      10、安意如“薛涛笺上十离诗”一篇中:薛涛梧桐诗谶的故事很有名。据说她八岁那年,她父亲薛郧看庭中有一棵梧桐树开得茂盛,便以“咏梧桐”为题,口占“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让薛涛来续答,试她才华。薛涛应声而吟:“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薛涛后来果然成了官妓。
                      江湖夜雨的《浣花溪畔说薛涛》一篇中:和李季兰的故事一样,薛涛也有个关于她的诗谶故事,据传薛涛八岁那年,她父亲薛郧看着庭中的一棵茂盛的梧桐树,便以“咏梧桐”为题,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小薛涛来答,小薛涛答了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父亲一听就觉得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
                      11、安意如“薛涛笺上十离诗”一篇中:
                        薛涛做的是官妓,比起和她齐名的李季兰,放浪无忌,不是妓女,犹过妓女,倒更多一份庄重高贵。她的才情美貌名动蜀中,历任蜀中节度使都对她既爱慕又尊重。最先赏识薛涛的是名臣韦皋。韦皋听说薛涛诗才出众,且出身不俗,是官宦之后,就把她召来,要她即席赋诗,薛涛即席写下一首《谒巫山庙》——
                      


                      13楼2012-02-18 00:24
                      收起回复
                        此时各大书店上安意如的书仍然摆在那儿,毒害着广大人民群众。
                          而把握话语权的媒体和书商们通力合作,依然让安小姐在天上飞舞着,不带走一边云彩。
                          但是我们能不说话么,看看我们的话语权,然后再说这本书是不是畅销,是不是口碑好。
                          下面资料来自安意如的百度帖吧:(帖吧是粉丝们聚集的地方么,我们来看看抄袭门曝出后安意如的粉丝们说什么?)
                        百度贴吧 > 安意如吧 > 主题列表 吧主:月亮在地上
                           精品区 | 发表新留言 贴吧公告 | 申请吧主 | 贴吧投诉
                          贴吧看点
                          ·快进来,吼出你的希望!
                          ·惊喜大告白,PK名单公布!
                          ·“我的节日秀”海选活动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4 1 鹑之奔奔――有感于意如博客上发生的事 124.108.43.* 04:42 124.108.43.*
                           687 31 超垃圾的书,有辱中国古典文学 222.76.92.* 01:21 221.233.50.*
                           29 1 那些无聊的家伙 198805261417 01:10 221.233.50.*
                           87 5 饶恕安意如吧!给我一个面子 60.213.195.* 01:08 221.233.50.*
                           208 24 请大家宽容一些。 137.132.3.* 01:07 221.233.50.*
                           69 3 谁是安意如? 豆豆淘吧 1-6 60.210.157.*
                           911 27 安意如多处文字照抄天涯煮酒写手江湖夜雨的文章 218.58.221.* 1-6 125.254.131.*
                           66 3 记者追踪抄袭者安 221.1.103.* 1-4 60.213.207.*
                           87 2 安意如你是广东人吗? 光暗斗 1-4 159.226.43.*
                           13 0 读好书喝好酒但不醉人 瀚海漂流沙 1-4 瀚海漂流沙
                           7 0 安姐姐新年好 pff855 1-3 pff855
                           9 0 我爱你 pff855 1-3 pff855
                           306 7 此一生,与谁初见? 安意如 1-3 221.3.8.*
                           32 0 抄袭犯 221.1.101.* 1-2 221.1.101.*
                           315 8 安意如的狡猾
                        


                        14楼2012-02-18 00:26
                        收起回复
                          呵呵,很奇怪哦,有四分之二的质疑声,有四分之一恳求大家对她宽容,四分之一肯定她。
                          我们为什么要宽容,你把标题写那么大,你用这么美丽的词充当你的题目,你说自己在写古诗词的美丽与哀愁,你让我们掏了钱,我掏了钱我还不能说话么,我是消费者,我没有随便在地摊上随便捡一本旧书就回家再网上瞎说,我花了钱我难道还不能吭声么?
                          不需要宽容,宽容能带来什么,80后女青年安意如你甚至不如郭敬明,他好歹改头换面,他好歹不是整体抄袭,他好歹还感动了一代小女生,安意如小姐呢,她造就了三本抄袭而来的呻吟……
                          


                          15楼2012-02-18 00:27
                          收起回复
                            我是纳兰词的铁饭。相信众多进来看此帖的人都跟我一样有纳兰情节,就跟玉米容不得人说李宇春不好一样,谁玷污纳兰词我跟谁急。
                            其次我看了大标题党新浪读书对“青年作家”安意如的访谈,她拿出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给自己当个垫背。我很气愤,不是把王国维说成王静安就会有人说你有文化,不是把别人的文字改换一下顺序就不是抄袭。


                            16楼2012-02-18 00:29
                            收起回复
                              一. 千万别信关于网络文学的炒作:
                              出这本书的出版社和文化公司都应该打自己的嘴巴,不能赚了钱就走人,读者的眼睛还都是雪亮的,看到网络上有人把她和张爱玲比较,心里不免一阵沉痛,更加认定了一点是网络上热火的未必就是好的,安意如出现后“未必”二字可以换为“肯定不”。
                                相信安意如对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理解颇深,在转战红袖若干年无法出头,写了一本要订你f4的书无人问津之后你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古诗词。
                              其实中文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的浅薄和破绽来,竟然连出三本,我真是彻彻底底彻彻底底服了你们这些活跃在出版社和文化公司以及各大媒体和网站的编辑们了,先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拜一下你们吧!
                              这样的人只会败坏更多人对八零后的印象,更败坏了网络文学。
                              想起安意如的博客名字,安意如大海,真想做大海先去海边看看吧。
                              望洋兴叹应该适合你,安意如。
                              


                              17楼2012-02-18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