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从黄黄农场走出来的,父母亲是黄花农场的老职工,把一辈子都献给了黄花农场,我从连队上小学、到厂部上中学,由于知青返乡,厂中学教学质量直线下滑,几乎没有高考成功的,我是幸运的,离开了农场,那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因为眼看真父母太辛苦了,不想拿铁锹把。谁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谁都有故乡的情结,可是黄花农场给我留下了什么呢?除了为自己庆幸,为父母感到悲哀,家乡什么也没给我留下,好似个无根的孤儿。几十年的老企业了,干部厂长走马灯似的,政策一变在变,总在脱离“以人为本”,为农场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职工,除了劳累换了一身的病痛,农场给了他们什么,连一句基本的问候、关怀都没有,前些年老职工子女只要有可能就往外走,农场快变成了烂摊子,国家的移民政策,救了黄花农场,使其得以存活,但是企业还不能正视以职工为本,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仍然长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