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量花期梢期有关。根据研究荔枝总花量多,雌花比率不一定高;反之,雌花比率随总花量的增加而下降。总花量多,花期较长;反之,总花量少,则花期短。总花量多,开花期相对提早;反之,总花量少,花期较晚。雌花期早或晚与总花量有关,而与雌花量无关。荔枝开花期与秋梢萌发期和老熟程度有关,晚秋梢花芽分化较晚,开花期较迟。因此,认为根据广东荔枝产区的自然条件,培养粗壮晚秋梢,对开花座果更为可靠:①晚秋梢发生冬梢的可能性很少,利于避过暖冬多雨的影响;②晚秋梢花期稍迟,利于避过开花期低温阴雨的影响;③花量适中,养分集中,雌花质素较高,利于提高座果率。
结果母枝抽生期与开花结果关系很密切:①白露(9月上旬)以前萌发的早秋梢作为结果母枝者,因为生长期长,健壮充实,次年萌发和抽穗早,花穗长,花量多,雌花比例小,雌花期(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称清明花)如果遇上温暖晴朗天气,授粉受精良好,则座果率高。但清明前后经常遇低温晴朗天气,授粉受精良好,则座果率高。但清明前后经常遇低温阴雨天气,清明花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传粉媒介少,花粉萌发困难,加上花量大,消耗养分多,雌花比例少,授粉授精不良,则着果率低。②秋分(9月下旬)抽出的梢,由于生长期短,梢较短,次年春季萌芽和抽穗较晚,花穗短,花量少,雌花比例多,雌花开花期约在4月下旬(称为谷雨花)。谷雨时节气温较高,梅雨天气较少,雌雄花相遇时间长,有利于授粉受精,着果率较高。③寒露(10月上旬)抽出的梢作结果母枝,抽花穗率高,且花期迟,花穗短,花量虽少,但着果率相对较高。④霜降(10月下旬)抽出的梢作结果母枝,次年花期迟,花量少,抽花穗率及座果率较低。
结果母枝的质量高或低可从枝梢的生长状态及其营养积累情况进行判断。在花芽形态分化之前,不同植株其所处的生长进程有所不同。有些植枝枝叶浓绿,顶芽未萌动;有些其顶芽正在萌动;有些新梢伸长,嫩叶红色、黄绿或青绿色;也有些不带叶片而成短光棍枝等,各种各样的生长状态,其营养积累不同,成花结果也有显著的差异。
荔枝的枝梢生长状态理想与否,重要的是看枝条粗度、长度、叶片数和充实程度。据调查,无论是何品种,也不论是老年结果树或初结果幼年树,随着其结果母枝枝条粗度的增大,每穗果数同时增加,增加的幅度亦较大,同时,叶果比较少。结果母枝越粗其座果能力越强,但是从枝条长度来看,并没有这个明显的规律,即结果母枝越长但结果能力不一定越高。也就是说结果的枝条,其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这可能与结果母枝不长、营养生长旺盛,引起枝条不充实有关。在所调查的荔枝树中,结果母枝粗度小于4mm的枝条约占60%以上,看来枝条还是普遍偏小,因此在培养结果母枝上还须花功夫。
对结果较多和结果较少的桂味幼年树的调查显示,枝条较粗、长、叶片较多的树,座果率较高。而且结果较。多的树,其结果母枝粗度级次高的枝条所占比例大,而结果较少的树,其弱枝占了较大比例,如小于3.0mm的枝条就占了58%,而这种枝条的座果率仅为1.8果/穗,总的结果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