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2-13】 【来源:湄洲日报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 【阅读: 次】 【关闭】 由省发改委牵头开展的《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修编(2011-2020)》近日已经省政府批复并印发实施。湄洲湾石化基地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的福建两大石化基地之一。该规划修编实施后,未来10年内,湄洲湾石化基地将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约化的原则,合理布局,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形成全国重要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按照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湄洲湾石化基地规划总面积扩大到75.0km2,按照差别化发展的原则,布局形成“一湾、两区、两园”的总体架构,通过对“两区”(南岸的泉港石化工业区、泉惠石化工业区)和“两园”(北岸的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仙游枫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形成一个产品门类齐全的现代石化产业体系,带动整个环湄洲湾区域(即“一湾”)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两区”相对独立,布局炼化一体化龙头项目,但在中下游产品的发展选择上各有侧重。“两园”大力发展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少污染、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目标定位大幅提升。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三大重量级央企先后落户湄洲湾石化基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一流的生产规模,极大地提升石化基地定位层次和发展水平。至2015年,力争炼油能力达到29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210万吨/年;至2020年,力争炼油能力达到56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360万吨/年。未来10年内,规划产业项目将新增总投资约2603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378亿元。预计到2015年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产值将达到约3000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约5700亿元,并将显著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结构升级,为当地提供约6-7万个就业机会。
更加突出安全环保。根据国家规定,化工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通过环评、安评设置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湄洲湾石化基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适当超前的安全和环保理念,规划设置了从园区边界向外延伸1公里的带状安全控制区,在未来的石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石化企业远离居民区的布局目标。因而规划从区域布局层面缓解了石化基地周边城市发展与石化基地企业布局之间的矛盾,把公共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今后,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和支持石化基地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环保和安全监管,并做好南北两岸的协调发展,把湄洲湾打造成为带动和支撑福建省、海西经济区石化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基地,促进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形成。(谢添实 廖志华)
[打印] [关闭]
按照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湄洲湾石化基地规划总面积扩大到75.0km2,按照差别化发展的原则,布局形成“一湾、两区、两园”的总体架构,通过对“两区”(南岸的泉港石化工业区、泉惠石化工业区)和“两园”(北岸的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仙游枫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形成一个产品门类齐全的现代石化产业体系,带动整个环湄洲湾区域(即“一湾”)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两区”相对独立,布局炼化一体化龙头项目,但在中下游产品的发展选择上各有侧重。“两园”大力发展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少污染、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目标定位大幅提升。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三大重量级央企先后落户湄洲湾石化基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一流的生产规模,极大地提升石化基地定位层次和发展水平。至2015年,力争炼油能力达到29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210万吨/年;至2020年,力争炼油能力达到56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360万吨/年。未来10年内,规划产业项目将新增总投资约2603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378亿元。预计到2015年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产值将达到约3000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约5700亿元,并将显著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结构升级,为当地提供约6-7万个就业机会。
更加突出安全环保。根据国家规定,化工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通过环评、安评设置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湄洲湾石化基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遵循适当超前的安全和环保理念,规划设置了从园区边界向外延伸1公里的带状安全控制区,在未来的石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石化企业远离居民区的布局目标。因而规划从区域布局层面缓解了石化基地周边城市发展与石化基地企业布局之间的矛盾,把公共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今后,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和支持石化基地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环保和安全监管,并做好南北两岸的协调发展,把湄洲湾打造成为带动和支撑福建省、海西经济区石化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基地,促进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形成。(谢添实 廖志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