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 伤鱼】
“大象音希,大象无形。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吧。”初遇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
希音当时只是一愣。
谁曾想到一个名字的典故,这竟会是大学里一段才子佳人童话的开端。
太多的记忆,当然不仅于此。
还记得两人依偎在校园池塘边的树影下,他的下巴轻轻摩挲她头顶的发丝,是情侣间最温存的呢喃:“希音,你有一个很好的名字。都说世间万物到了极致反会变得不可捉摸,无形胜似有形,这并不是没有道理。就好像我,在遇到你之后才知道,当最美好的一个人在我怀里,我反而脑子一片空白,竟也找不到一个合适地词来表达。”
希音微笑着,微醺般阖上双眼。
这是她最想记住的时刻。然而,记忆太美,反有一种近似于虚幻的模糊,许多的细节,都在回忆的反复倒带中变得无可论证,到最后,最为清晰地烙在脑海的确实一些不相干的画面。
她记得,那时有微风穿行于树梢,传来最缠绵的婆娑。
她记得,夜色中的池水荡漾着揉碎月光。周遭沉入甜腻的静谧中,好像再没有旁人,只有远处夜钓的,陌生人起身振臂,鱼线划出一道若有若无的抛物线,带着饵的银钩消无声息没入水里,激起阵阵甩尾之声,鱼饵多么地香甜。
后来,希音恨那个被他诠释过的名字。因为也是这个人让她懂得,原来悲伤到了极致,同样落得悄无声息,任你搜肠刮肚,竟也找不到只字片语足以形容。
这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了,也许还是毕业前夕在院系间传的沸沸扬扬的一段绯闻,主角当然还是他,另一半却与她这童话中的女猪脚毫无关系。
当舍友在食堂里言之凿凿地把亲眼所见的一幕告诉希音,她许久都没有做出反应,只是愣愣地,微张着嘴,藏在桌下的手无声地紧握又松开。舍友还在惊讶于她的沉默,几道惊呼声中,她竟像失去了平衡的木偶一般从椅子上栽倒……混乱颠倒之间,她还感觉得到地板的冰凉,舍友着急留下来的眼泪,还有自己胸腔中某处尖锐的疼痛。她伸出手,什么都抓不住,张开嘴大口的呼吸,空气却仿佛在逐渐地从身体抽离,连挣扎都是徒劳,一切都在流逝……
多亏了热心的同学,她在医院清醒了过来,医生询问她的心脏病史,才知道这是她成年后第一次旧病复发。
她不再是那个11岁第一次收到男生玫瑰,面不红心不跳微笑道谢的林希音。
也不是那个看着自己的追求者在楼下的夜雨中弹着吉他表白,仍能倚着栏杆若无其事欣赏的林希音。
更不是每结束一段恋情之后,都会有条不紊整理情书旧物分析得失的林希音。
她过去不再,原来是因为还没有遇见他。等到陷落时,才知道一物降一物,从前不肯轻易给的,就算统统给了他仍觉得不够,连心都不堪,情再也不知如何来收回。
如此戏剧性的情节自然成了同学校友津津乐道的谈资,他在旁人的交头接耳中财得知这一段变故,于是匆匆赶到病床前,鲜花、忏悔、剖白、立誓、眼泪……
她充耳不闻,只是看着床畔的这个男孩。聪明而任性的人往往如被宠坏的孩子,太过轻易地挥洒他们的感情,玩着伤人的游戏。然而,明明对他的恼恨还如此真切,明明随着静脉注射融入血液里的药水还是那么凉,可当他将面颊贴在她的手背,流着泪说一辈子会对她好的时候,她发现自己那颗可怜的、岌岌可危的心脏依然为他而动。
他的确是一个容易令人心的对象,可悲之处在于,关于这一点,不仅仅是她感觉得到,别的女孩也可以,而他自己,同样也感觉到了。
希音知道自己会原谅他的,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原谅将是一次又一次。
“大象音希,大象无形。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吧。”初遇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
希音当时只是一愣。
谁曾想到一个名字的典故,这竟会是大学里一段才子佳人童话的开端。
太多的记忆,当然不仅于此。
还记得两人依偎在校园池塘边的树影下,他的下巴轻轻摩挲她头顶的发丝,是情侣间最温存的呢喃:“希音,你有一个很好的名字。都说世间万物到了极致反会变得不可捉摸,无形胜似有形,这并不是没有道理。就好像我,在遇到你之后才知道,当最美好的一个人在我怀里,我反而脑子一片空白,竟也找不到一个合适地词来表达。”
希音微笑着,微醺般阖上双眼。
这是她最想记住的时刻。然而,记忆太美,反有一种近似于虚幻的模糊,许多的细节,都在回忆的反复倒带中变得无可论证,到最后,最为清晰地烙在脑海的确实一些不相干的画面。
她记得,那时有微风穿行于树梢,传来最缠绵的婆娑。
她记得,夜色中的池水荡漾着揉碎月光。周遭沉入甜腻的静谧中,好像再没有旁人,只有远处夜钓的,陌生人起身振臂,鱼线划出一道若有若无的抛物线,带着饵的银钩消无声息没入水里,激起阵阵甩尾之声,鱼饵多么地香甜。
后来,希音恨那个被他诠释过的名字。因为也是这个人让她懂得,原来悲伤到了极致,同样落得悄无声息,任你搜肠刮肚,竟也找不到只字片语足以形容。
这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了,也许还是毕业前夕在院系间传的沸沸扬扬的一段绯闻,主角当然还是他,另一半却与她这童话中的女猪脚毫无关系。
当舍友在食堂里言之凿凿地把亲眼所见的一幕告诉希音,她许久都没有做出反应,只是愣愣地,微张着嘴,藏在桌下的手无声地紧握又松开。舍友还在惊讶于她的沉默,几道惊呼声中,她竟像失去了平衡的木偶一般从椅子上栽倒……混乱颠倒之间,她还感觉得到地板的冰凉,舍友着急留下来的眼泪,还有自己胸腔中某处尖锐的疼痛。她伸出手,什么都抓不住,张开嘴大口的呼吸,空气却仿佛在逐渐地从身体抽离,连挣扎都是徒劳,一切都在流逝……
多亏了热心的同学,她在医院清醒了过来,医生询问她的心脏病史,才知道这是她成年后第一次旧病复发。
她不再是那个11岁第一次收到男生玫瑰,面不红心不跳微笑道谢的林希音。
也不是那个看着自己的追求者在楼下的夜雨中弹着吉他表白,仍能倚着栏杆若无其事欣赏的林希音。
更不是每结束一段恋情之后,都会有条不紊整理情书旧物分析得失的林希音。
她过去不再,原来是因为还没有遇见他。等到陷落时,才知道一物降一物,从前不肯轻易给的,就算统统给了他仍觉得不够,连心都不堪,情再也不知如何来收回。
如此戏剧性的情节自然成了同学校友津津乐道的谈资,他在旁人的交头接耳中财得知这一段变故,于是匆匆赶到病床前,鲜花、忏悔、剖白、立誓、眼泪……
她充耳不闻,只是看着床畔的这个男孩。聪明而任性的人往往如被宠坏的孩子,太过轻易地挥洒他们的感情,玩着伤人的游戏。然而,明明对他的恼恨还如此真切,明明随着静脉注射融入血液里的药水还是那么凉,可当他将面颊贴在她的手背,流着泪说一辈子会对她好的时候,她发现自己那颗可怜的、岌岌可危的心脏依然为他而动。
他的确是一个容易令人心的对象,可悲之处在于,关于这一点,不仅仅是她感觉得到,别的女孩也可以,而他自己,同样也感觉到了。
希音知道自己会原谅他的,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原谅将是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