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滋味
加缪有一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阿鲁斯达米的电影《樱桃的滋味》则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这个命题。关于死亡的话题一如既往的沉重,但在这部电影中却呈现得异常平静。
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对此,先贤圣人们早已有过许多研究,并毫无例外地从不同的起点走向一个相同的终点——没有终点,探寻生命的价值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历史活动。因此,人们将一直探询下去……
一个寻死的男人走向新生,是什么改变了他?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正是这样一个探寻生命意义的个案。导演阿鲁斯达米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厌倦了生命的中年男人巴迪一脸疲惫准备自杀,一路上他在物色能帮助他掩埋尸体完成死亡的助手,在这过程中,他碰到了拾荒者、士兵、守卫、神学院学生、博物馆工作员以及两个可爱的小孩子,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与交往中,巴迪得到了某种启发,最终选择了活下去。在影片中,阿鲁斯达米通过不同人物表达了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其中军人和神学院学生的设置饶有意味。在战场上军人是残酷的,他们直接与死亡打交道。但是片中的年轻军人却对巴迪的念头感到恐惧与不安,甚至夺路而逃;神学院学生可以说是宗教伦理的代表,而阿鲁斯达米正是借神学院学生之口说出了那个让巴迪战战兢兢的戒律——“圣人们、十二代教徒和《古兰经》都告诉我们,人不能自杀。身体受诸于神,我们不能摧残它。”事实上,大多数的宗教(伊朗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都把自杀视为一种罪行,其性质甚至与他杀一样,都是对生命的擅自摧毁。就像巴迪在对神学院的学生所说的那样:“我知道自杀是一种罪”。作为伊朗最负盛名的导演,阿鲁斯达米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把将一个厌倦生命的个体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过程娓娓道来,在不温不火的节奏中,一步一步地积蓄情感的力量,逐渐打开了观众的心扉,观众似乎也跟随着男主人公进行了一次有关生死的心灵旅程。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一大特色——主题的背景烘托,这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片中作为隐喻和象征的载体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大片的沉沉的土地;另一个则是在这土地上的人的活动。
“你本是尘土,终要归于尘土。”土地是生命的载体,或者说,土地就是生命。影片的背景,彻头彻尾的几乎全是灰黄色的大地。这大片的土地,乍一看似有点荒凉,然而仔细看下去时,便会发现这沉沉的土地其实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它的生命力深深地隐藏在它那灰黄色的外壳之下。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与毅力的巴迪驾车行进在这样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之上,对比和隐喻的意味很是强烈。在隐喻和象征上,土地是作为最深层次的。
大自然因为人的活动而增加了生气,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上到处是人们的劳动场面:工地上、山坡上、矿上、路上,人们在造房子、垦荒、开矿、筑路。这样的场面是多么的生机勃勃、鼓舞人心啊!在繁忙艰苦之下透露出来的是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无比热爱。这是影片隐喻和象征的第二层。
有了这两层的隐喻和象征,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巴迪的一番开导已是水到渠成之事,“一颗普通的樱桃改变了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是稍有不顺便自杀,世界上早没有人了。”……通过这名工作人员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巴迪最终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懂得了生命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尽管它会有许多的不随人意之处,但生活真的是如此的美好。
于是,影片的主旨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影片通过对几种不同的人的生活的叙述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人应该珍惜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一种坚守,一种追求。
拾荒者穿着一件捡来的T恤,快乐地生活着,虽然他什么也不懂,除了捡胶袋卖钱养家。
士兵准备服役结束后回乡务农。
守卫不肯离开岗位,虽然他明知机器不会被偷。
加缪有一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阿鲁斯达米的电影《樱桃的滋味》则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这个命题。关于死亡的话题一如既往的沉重,但在这部电影中却呈现得异常平静。
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对此,先贤圣人们早已有过许多研究,并毫无例外地从不同的起点走向一个相同的终点——没有终点,探寻生命的价值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历史活动。因此,人们将一直探询下去……
一个寻死的男人走向新生,是什么改变了他?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正是这样一个探寻生命意义的个案。导演阿鲁斯达米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厌倦了生命的中年男人巴迪一脸疲惫准备自杀,一路上他在物色能帮助他掩埋尸体完成死亡的助手,在这过程中,他碰到了拾荒者、士兵、守卫、神学院学生、博物馆工作员以及两个可爱的小孩子,在与这些人的交谈与交往中,巴迪得到了某种启发,最终选择了活下去。在影片中,阿鲁斯达米通过不同人物表达了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其中军人和神学院学生的设置饶有意味。在战场上军人是残酷的,他们直接与死亡打交道。但是片中的年轻军人却对巴迪的念头感到恐惧与不安,甚至夺路而逃;神学院学生可以说是宗教伦理的代表,而阿鲁斯达米正是借神学院学生之口说出了那个让巴迪战战兢兢的戒律——“圣人们、十二代教徒和《古兰经》都告诉我们,人不能自杀。身体受诸于神,我们不能摧残它。”事实上,大多数的宗教(伊朗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都把自杀视为一种罪行,其性质甚至与他杀一样,都是对生命的擅自摧毁。就像巴迪在对神学院的学生所说的那样:“我知道自杀是一种罪”。作为伊朗最负盛名的导演,阿鲁斯达米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把将一个厌倦生命的个体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过程娓娓道来,在不温不火的节奏中,一步一步地积蓄情感的力量,逐渐打开了观众的心扉,观众似乎也跟随着男主人公进行了一次有关生死的心灵旅程。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一大特色——主题的背景烘托,这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片中作为隐喻和象征的载体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大片的沉沉的土地;另一个则是在这土地上的人的活动。
“你本是尘土,终要归于尘土。”土地是生命的载体,或者说,土地就是生命。影片的背景,彻头彻尾的几乎全是灰黄色的大地。这大片的土地,乍一看似有点荒凉,然而仔细看下去时,便会发现这沉沉的土地其实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它的生命力深深地隐藏在它那灰黄色的外壳之下。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与毅力的巴迪驾车行进在这样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之上,对比和隐喻的意味很是强烈。在隐喻和象征上,土地是作为最深层次的。
大自然因为人的活动而增加了生气,在充满生命力的大地上到处是人们的劳动场面:工地上、山坡上、矿上、路上,人们在造房子、垦荒、开矿、筑路。这样的场面是多么的生机勃勃、鼓舞人心啊!在繁忙艰苦之下透露出来的是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无比热爱。这是影片隐喻和象征的第二层。
有了这两层的隐喻和象征,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巴迪的一番开导已是水到渠成之事,“一颗普通的樱桃改变了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是稍有不顺便自杀,世界上早没有人了。”……通过这名工作人员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巴迪最终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懂得了生命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尽管它会有许多的不随人意之处,但生活真的是如此的美好。
于是,影片的主旨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影片通过对几种不同的人的生活的叙述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人应该珍惜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一种坚守,一种追求。
拾荒者穿着一件捡来的T恤,快乐地生活着,虽然他什么也不懂,除了捡胶袋卖钱养家。
士兵准备服役结束后回乡务农。
守卫不肯离开岗位,虽然他明知机器不会被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