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平诗吧 关注:112贴子:3,950
在王国维的诗里看到一句“野人牵牛亭下过,感到非常到位,可惜后面的句子都有些狗尾续貂,希望能帮忙想想怎样承接这句的意境。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2-12 00:58回复
    唯欣赏王国维的“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当年人物不复还。野人牵牛亭下过,”,我也觉得“但道今是牛儿年。”让诗泄气。


    4楼2012-02-12 10:41
    回复
      你既有卓识,自然腹中已有相应的句子,能否先贴出欣赏呢?


      5楼2012-02-12 10:44
      回复
        先付一对句以抛砖引玉!
        野人牵牛亭下过,
        风动翠柳戏流泉。
        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当年人物不复还。野人牵牛亭下过,风动翠柳戏流泉。


        6楼2012-02-12 11:14
        回复
          试了好几次,都是很失望。还是希望李兄能对出好句。
          感觉原诗的气到这里总是断。风动翠柳戏流泉感觉还是搭不太上。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2-12 12:01
          回复
            王国维的“但道今是牛儿年。”无非是要反扣诗题,是有点弄巧成拙,泄气。“风动翠柳戏流泉。”虽另出境界,但我觉得气量似显不足。不过,如续红楼梦,万世难于续好一样,只因读者都以先入为主来审视后者,难啊!可实行众对,权当增加对诗行乐的意趣。


            8楼2012-02-12 21:51
            回复
              抛土砖:
              野人牵牛亭下过,
              勺转北斗送金丹。


              9楼2012-02-12 21:54
              回复
                这个。。。更远了吧。


                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2-02-12 22:15
                回复
                  勺转北斗千百年,读兰亭犹如服金丹妙药,让人精神振奋!不远!意对!并与“流传此日犹珍惜”“我论书法重感喟,今年此地开高会。文物千秋有废兴,江河万古仍滂沛。”相照应,是回扣主题句。


                  11楼2012-02-13 10:19
                  回复
                    难得达远一早回复!我也说两句:
                    王国维“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当年人物不复还。野人牵牛亭下过,但道今是牛儿年。”的“但道今是牛儿年。”无非是说“历史变迁,将开超越前人的书法新篇章”所以重点落在了“牛儿年”的“牛”上,作为一种志向报复无可厚非,但后人回看历史,事实是“兰亭序”未被超越,“兰亭序”依然是神品不可被推翻,依然让读者心驰神往,精神振奋,欢乐无限。


                    12楼2012-02-13 10:57
                    回复
                      揣度达远的“勺转北斗送金丹。”是说岁岁年年“兰亭序”像灵丹妙药一样让人精神振奋,若与“野人牵牛亭下过,”相应也道出了家户喻晓的实情,使“野人牵牛亭下过,”与整首诗更加融洽了;


                      13楼2012-02-13 10:59
                      回复
                        王国维“野人牵牛亭下过”是在整首诗中骨突地出现的,在人意料之外,所以被叫绝,所以我的对句是以婉约自然的拟人化的“风动翠柳戏流泉。”。
                        “风动翠柳戏流泉。”可以是纯自然抒情,但在诗中未必给读者的仅是自然景观;“持枝画沙”练字、画画是人们熟知能详的,所以“风是风,亦非风;流泉是流泉,亦非是流泉”1,“风动翠柳”可暗喻世事变迁,“流泉”可暗喻流动的岁月时光;2,“风动翠柳戏流泉。”喻的是由“兰亭序”而下的书法水流连绵不断,崇学着亦勤奋不绝;3,风动翠柳在流泉水上的笔画终究皆是消失不见,喻“兰亭序”的出现压倒了后来的众书家,彰显了“兰亭序”崇高境界;4,“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当年人物不复还。野人牵牛亭下过,”而续的“风动翠柳戏流泉。”有凭吊王羲之、追思先贤,崇尚之意;
                        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14楼2012-02-13 11:50
                        回复
                          原来如此。多谢赐教。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2-13 11:55
                          回复
                            再说点题外话:自明清以降,诗多重说教,形象语境少得可怜,王国维虽是当时的国学大师也难脱其习俗。


                            16楼2012-02-13 11:58
                            回复
                              就我个人感觉,如果抛开诗句看野人牵牛亭下过也是很有一番意境。就我看到的人间词话来看王国维,其严谨与渊博是在让人五体投地。这个还真没感觉出来。恐怕还是视野不够开阔吧。


                              来自掌上百度17楼2012-02-13 1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