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吧 关注:12,543贴子:2,929,108

【学术风】四川大学数学系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测最近望江楼吧水了不少,我来点有内涵的
是关于我校数学系的一些事儿。
申明一点,以下所有内容均是鄙人道听途说得来,鄙人不能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会为其真实性负责。



1楼2012-02-09 20:01回复
    第一部分 老师篇


    2楼2012-02-09 20:01
    回复
      0.根据丘成桐先生的说法,大陆数学界分为三大派系——中科院系、北大系、复旦系。川大数学看样子应该是属于北大系,因为目前两位院士都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3楼2012-02-09 20:02
      回复
        1.柯召先生。
        尽管川大数学系肇始于1896年四川中西学堂的算学馆,但是要论真正奠定了川大数学地位的人,非柯召先生莫属。
        柯召先生系浙江温岭人(浙江在上个世纪出了无数的数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清华学堂算学系读书,后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川大任教。
        抗战结束后,柯召先生接受了浙江大学的聘书,准备转赴该校,但是,走到重庆时,就被一位老朋友“留”了下来。
        这位“老朋友”就是曾任国立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时任国立重庆大学校长的张洪沅先生。他欲发展重大数学,但是苦于缺乏师资,正好碰到柯召先生,当然要留下他。
        但是柯召先生去意已决,于是张洪沅先生将其行李扣下,“逼”其在重大数学系任教。
        就这样,柯召先生在重大执教数年。
        1952年院系调整,重大数学并入川大,柯召先生于是再次回归川大,一辈子都没有离开。
        2003年,柯召先生病逝于成都。


        4楼2012-02-09 20:02
        回复
          2.刘应明院士。
          每每看到“北大毕业生西部放歌”的新闻标题,我就感到一丝蛋疼。
          刘应明先生为什么会来川大?
          因为60年代,他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说了一些真话,于是,毕业分配时“顺利”地被流放到偏安于西南一隅的川大。
          他70年代,甚至连发表论文的权利都没有。
          奠定其在世界数学界地位的论文,是以其恩师姜伯驹院士的名义发表的。
          那篇论文得了大奖,在领奖前夕,姜伯驹先生向食肉者声泪俱下地诉说了这个可怜孩子的辛酸。
          于是,刘应明先生迅速地坐上了“火箭”。
          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到院士,又做了川大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荒诞的大陆。
          刘应明院士2000年罹患直肠癌,后治愈。
          现为川大研究生院名誉院长。


          5楼2012-02-09 20:02
          回复
            3.张鼎铭先生。
            张鼎铭先生当年也是川大数学一霸。很早就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但是此公在家的地位不怎么样,每天买菜做饭都是他的事。
            他经常早起买菜,然后堂而皇之地将菜拎进教室,藏在讲台下面。
            文革的时候,造反派们实在找不出他的“罪状”,于是上述内容就光荣地成为了他最大的“罪证”。


            6楼2012-02-09 20:02
            回复
              4.某不知名的川大数学系77级学生。
              77级是第一次恢复高考时招的学生。那一级的同学痛恨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因此学习都很拼命。
              这个。。有时候太拼命了。。就会悲剧。。
              果然,一天某男上课的时候忽然大叫,说老师是“黑熊”。
              后来被诊断为精神病。
              可喜的是,治愈了。
              但由于耽误了几年的时间,此男一直生活在郁闷中。为什么呢?
              他职称一直比他老婆低。
              他申请评副教授的时候,他老婆已经是副教授;
              他成了副教授,他老婆申请评教授;
              他申请评教授,他老婆已经是教授。。。。。


              7楼2012-02-09 20:03
              回复
                5.张筑生教授。
                张筑生先生上世纪60年代在川大数学系读本科。当时极爱学习,熄灯之后就将桌子搬至楼道里接着看,并因此被评为“学习标兵”。
                文革时为川大造反派头头之一,但是纯粹是打酱油,因为当家的跟他关系好。
                研究生恢复招生之后,他考到北大,并且拿到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他想回川大,但是当时川大数学系陷于派系斗争,不要他,他只好被迫留在了北大教书。
                他一辈子很简单:
                写过两本教材,《数学分析新讲》和《微分拓扑新讲》;
                做过一件大事,连续十余年担任奥林匹克数学国家队教练;
                得过一次大病,鼻咽癌。
                他去世的地方也很特别:
                北大数学系某课期末考试考场。
                当时他癌症晚期,已经生命垂危,依然让人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因为他要监考。
                这样的一位教师,因为学术论文数量不够,一辈子只是个硕导;
                也没有人重视他。
                在一些人的活动下,03年的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他的事迹。
                此后北大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
                大陆的高等学校,没有自己的灵魂。


                8楼2012-02-09 20:03
                回复
                  6.杜正东教授。
                  我一直有种感觉:只有数学系的老师才有老师的样子。
                  杜正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人长得白白胖胖的。
                  他上课时从来不用PPT,全部在黑板上手书,而且手臂看起来跟起重机一样有力。
                  他教我们“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可惜我只去上过半节课就逃了;
                  他给数学专业上数学分析
                  但是,他觉得他教的这帮孩子太笨了,又懒
                  于是。。悲剧来了。。
                  某天上课的时候,他很严肃地郑重地给他的学生宣布
                  “你们以后出去,千万别说你们的分析是我教的”。。。


                  9楼2012-02-09 20:03
                  回复
                    7.罗懋康教授。
                    这家伙是最有传奇性的。
                    上完高中,忽然觉得高考没意思,应该去练武防身
                    于是,去峨眉山练了5年
                    忽然又觉得他这么高的智商还是应该去利用一下的
                    于是他又去参加了高考
                    考上了中科大
                    长得比较胖
                    又留着把大胡子
                    颇为神似土匪头子。
                    某天,某童鞋找他,试图得到一些关于选课方面的建议。
                    于是,悲剧又来了。。。
                    之间他拿着一支铅笔
                    在课程目录上打了一个又一个勾
                    还对那位童鞋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
                    “嗯。你要是把这门课学完,你的水平就超过一般的本科生了”
                    忽悠完了
                    那位童鞋一看
                    数学系所有的课上全有勾。。。


                    10楼2012-02-09 20:03
                    回复
                      ****************我是快乐的分割线~~~~~~~~~~~~~~~~~~~~~~~~~~~~~~~~~~~~~


                      11楼2012-02-09 20:04
                      回复
                        第二部分 学生篇


                        12楼2012-02-09 20:04
                        回复
                          1.话说数学系某男,酷爱学习,平时作息也极其规律。
                          但是,某天深夜,睡他下铺的弟兄正在看上网,忽然见他淡定地从床上下来,穿衣服,洗脸,刷牙。。。
                          原来电脑屏幕的光照得他以为天亮了。


                          13楼2012-02-09 20:05
                          回复
                            2.数学系某男,考试成绩基本都是第一,而且功力深厚,同学称其为“超大规模证明机”,因为神马证明题他都能写出来。
                            人家学习的秘诀是神马呢?
                            默写。
                            话说我有一同学,去他寝室准备问个问题,他说了一句,“稍等,我把今天学的默写完”。。。


                            14楼2012-02-09 20:05
                            回复
                              3.还是数学系某男。
                              我一直觉得他灰常符合我心目中数学家的形象。
                              不修边幅,大冬天还穿个拖鞋去买饭,经常穿着衬裤在楼道里游荡;
                              目光飘忽,嘴里一直喃喃这一些诡异的名词,神马伽罗瓦变体;
                              见到我就兴高采烈地向我展示着最近的进展,比如他又证明出了一个神马定理,成果已经寄给了丘成桐;
                              天天手里拿张破纸,纸上只画着几个点,在那奋笔疾书试图证明神马。。。


                              15楼2012-02-09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