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吧 关注:148,579贴子:294,808

口才思维训练的捷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l楼


IP属地:山东1楼2012-02-09 09:54回复
    其实我不相信会有捷径,但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 口才思维训练的捷径”,为尊重作者,还是原文贴上来~~~~
    觉得有些收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联系。。


    IP属地:山东2楼2012-02-09 09:55
    收起回复

      -
      自说自话训练法
      “自说自话”即自已对自己说话,原是形容人在异常心境下表现出的一种情态。我们借用“自己对自己说话”这种形式来训练口才。大体做法是:读了一段材料,自己试着复述出来;听了一段话,自己学着说一遍;想妥了一个意思,自己试着讲一次;写了一篇讲稿,先练习说一说……上述种种,都是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称之为“自说自话”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收效快。凡每天坚持练半小时者经过100天,口才便明显提高。原先在公众场合说话紧张,说不成篇、话不达意的学生,百日之后,竟能有头有尾、有条有理、有情有趣地说上一席话了。对口才提高之快,他们自己也惊奇不已。古人说,“字无百日功”。用“自学自话”训练法练口才,也可说是“话无百日功”。这种方法的侧重点在“自我”二字,以我为主,自己说,自觉练,自己琢磨,自己总结,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求提高。主要训练过程是:


      IP属地:山东3楼2012-02-09 09:55
      收起回复

        一、自备
        为“ 自说自话”准备材料:或读一篇可供讲述的文章;或细听他人一段完整的讲话;或默想好一席有中心、有头尾的内容;或写好一份发言稿或讲话稿。
        在上述“读”、“听”、“想”、“写”四种“自备”过程中,应做到“三要”:一要明确目标。这是为“自说自话”准备材料。这才能有意识地使准备的东西适合讲述的需要。二要注意条理。把讲述材料的每段、每层的意思一一理出,编成讲述提纲,醒目易记。三要分清主次。抓住了重点,讲述时才能主次分明,运用自如。
        二、自讲
        找一僻静之处:或田野山林,或河畔海滨,或斗室镜前,总之,要四周无人,这样才能便于“自说自话”。把准备好的内容,自讲一遍或数遍。可以把山水草木、风云雨雪、桌椅床几等模拟为听众。讲述时要做到:
        ——假戏真做。不能假戏假做。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心中常抱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使自己获得实战经验。练一次有一次提高。
        ——有声有色。这是承接上一条来的。唯有“假戏真做”,才能使自己在“自说自话”伴有丰富而恰当的神态、表情。著名播音员陈醇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我用感情塑造形象。口才是交融感情,沟通人际关系之才。真挚的情感,比金子还贵重。没有感情,话就难以讲好。”用感情统帅语言,使之有声有色,这在练习口才时是绝不可少的。
        ——手舞足蹈。要以手势助说话。“自说自话”时,用脑、眼、嘴、手、头、脚等多种感官协同动作,即使自己对所讲的内容有极深的印象,又能熟悉并牢记各种名式、词汇和其它语言材料,强化讲话时的语感,还能使自己今后讲话时熟练地使用体态语言。
        


        IP属地:山东4楼2012-02-09 09:55
        回复

          1、训练思维的清晰性
          说话,要有条有理,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任何讲话,都要一句句、一段段,有步骤地说出来。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习作者:“想清楚然后写”,“谁都可以问一问自己,平时写东西是不是非曲直想清楚然后写的?要是回答说不,那么,写不好
          文章的原因之一就在这里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往后就得自己努力,养成这个好习惯。”说话,也与此同理,想不清楚必然说得糊涂。“自说自话”就是在以学习性“说”,训练自己把问题的层次、重点等,一步一步想清楚,想透彻,使思维变得清晰。
          2、训练思维的的灵敏性
          把想到的内容用言语说出来,即由内部语言转为外部语言,这里有一个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的功夫。这即要有对词汇、句式等语言的熟练使用的能力,又要有灵敏的思维,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迅速准确地驾驭语言。“自说自话”,是通过多次练习,训练思维的灵敏性。思维灵敏了,口头表达能力自然提高了。
          3、训练思维的适应性
          说话,要有听众。听众会有不同反应。很多演讲者怯场,是缺乏在大庭广众之间说话的适应能力,缺乏面对许多人讲话的临场经验。“自说自话”训练法中,常把室内的各种摆设或自然界的草木山水等模拟为听众。经过多次模拟练习,适应听众、临场不慌的能力就逐步增强,使自己在种场合都能镇定自若地思维,自然而然地说话。
          


          IP属地:山东7楼2012-02-09 09:56
          收起回复

            口才靠练不靠天。有志提高口才的朋友们,不妨来一番“自说自话”。百日之后,别人都会刮目而视呢?
            “写——背——讲”在三步循环训练法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口才训练法。其主要步骤是:先一字一句地把要讲的内容写成讲稿;再一节一段的背出讲稿;最后甩掉讲稿上台讲述。写——背——讲三步为一个循环,反复训练。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法,苦练一段时间,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口才。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xxx,讲课生动,出口成章,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他惊人的口才。在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会上,她能不用讲稿,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赢得全场阵阵掌声。然而,她在刚当教师时,讲课经常结结巴巴,她下苦功练口才,用的正是“写——背——讲”三步循环训练法。她曾这样总结过:“为了纠正罗唆、重复的毛病,我把上课要说的话和要讲的内容全部写下来,先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去,然后背下来,再口头复述,用书面语言来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去学校的途中,利用步行的时间,把要讲的话一句句在脑中“过电影”,几年锻炼下来,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
            河南某特级教师xxx,口才非凡,上台只几句话,就能使喧闹嘈杂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他也是用了“写——背——讲”三步循环训练法。他总结说: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干净、洗练,就努力用最简洁、最准确的文字书写教案,再背熟它,避免掺杂任何多余的字词,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习惯。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很会讲话,从46岁起曾举行过四次规模盛大的巡回说书,足迹遍及英国大小城市,还曾去法、美等国说书。在美国演说76场,把美国总统、内阁部长、部队将领、外交使团等都吸引到他的说书大厅。可见狄更斯多么有口才!他的口才也是在“写——背——讲”反复循环中得到提高的。他从自己已出版的中、长篇小说中选出某些片断,根据说书的要求一字一句改写,然后背熟全部脚本,再登台讲述。他回忆说:“我白天常常刻苦地练两遍,到夜里再苦练,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
            


            IP属地:山东8楼2012-02-09 09:57
            收起回复

              2、背
              下功夫把讲稿背出来。背诵讲稿也要讲究方法:
              (1)理清层次背诵。背诵前先列出全文提纲,牢记它等于抓住了全文总纲。再以纲带目,逐层背诵。
              (2)分成片断背诵。把全文分成三四大段,分段背出,化整为零,再合成整篇背诵,而是每次一刻钟、二十分钟,反复多次,中间可穿插些其他内容。这样费时不多,效果往往很好。
              (3)利用零星时间背诵。做家务、散步、排队购物、茶余饭后等零碎时间,都可用来背诵。
              3、讲
              充满信心,甩掉讲稿,娓娓而谈。请注意,此时是讲话,不是背诵或朗读。初学者常会出现几种情况:(1)刚张嘴就忘了词。不用紧张,可以瞟一眼讲稿,那早已背熟的词句只要有个头,自会涌到嘴边的。(2)讲到一半忘了词。此时,不要去翻讲稿,可把忘记的一段跳过去。只要态度从容,听众是不知道你把原讲稿子跳过了一节的。最好有份简单提纲,必要时扫视一眼,便会清除障碍,引出下文。(3)讲的内容与背诵的文句可以不尽相符。只要讲得流畅即可,部分文句的变动是完全可以的,不必紧张。否则会变得背诵式的讲话,反而使听众乏味。
              每次讲完,要认真回顾:讲稿写得好吗?背诵得熟练吗?讲得镇定自如吗?听众反映怎么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上述方法训练日久,口才有所提高,便可把原来的写的全部讲稿改为只写头尾和提纲,进而只写提纲,再进一步,只想好腹稿,最后达到只要稍作思考,便能即席发言的程度,此时,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了。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2-09 09:57
              收起回复
                这个方法真心不错,楼主从哪看的


                11楼2012-02-10 10:37
                回复
                  这个得列为精品
                  绝对行之有效


                  12楼2012-02-10 21:06
                  回复
                    狂顶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2-19 10:26
                    回复
                      谢谢LZ的分享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2-22 09:16
                      回复
                        这个真的不错。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2-28 23:18
                        回复
                          这个真的不错。


                          来自掌上百度16楼2012-02-28 23:19
                          回复
                            不错。努力学习。


                            17楼2012-03-04 14:59
                            回复
                              不错,虽然有点长,认真理解后付诸实践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2-03-04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