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学吧 关注:1,509贴子:21,884

秦明的籍贯在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来乍到,献丑一篇我的考证文字。



IP属地:山东1楼2012-02-08 20:07回复
    2006年,一部有梁山六大班子抽人编篡的《天南地北梁山人》出版了,为梁山同乡交流感情、沟通乡情、传递心情、增进友谊编织了一条温馨的纽带。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小传,亦作为附录收入书中。其中,秦明的祖籍记载为“开州”,并在该书附录《水浒传中的地名》中解释说:“北宋时,开州属夔州路,领开江、清水二县。州治在今四川省开县。”这里说的四川省开县,1997年划重庆市归中央直辖后,已属重庆市辖区。
    查了不少水浒辞书,对秦明的祖籍多是这么注的。


    IP属地:山东2楼2012-02-08 20:11
    回复
      综观《水浒传》中108为好汉,祖籍四川的有赛仁贵郭盛,他 “祖贯四川嘉陵人氏”,“因贩水银货卖,黄河里通风翻了船”,回不了四川家乡,因击四处流浪,辗转入伙梁山。 那么,秦明从中国的西部千里迢迢跑到大东部的青州府做武官(兵马统制)?


      IP属地:山东4楼2012-02-08 20:12
      回复
        有此疑问的读者不少。比如,有根据“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而怀疑是否水浒作者“笔下误”将“并州”误为开州了。
        据《辞海》,并州为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昭余祁故迹在今山西平遥西南。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并州部,约相当于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之一部。东汉治所在晋阳(隋改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扩大,包括有今陕西北部与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相当于今山西曲阳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时又改为并州,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升为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由此看,水浒故事背景下的北宋末年,已经无并州,水浒作者“笔下误”将“并州”误为开州的可能性不大。


        IP属地:山东5楼2012-02-08 20:13
        回复
          今贵州开阳县位于省中部,为贵阳市辖县。这里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蛮州,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改置开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易名紫江县,隶黔中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名开阳县至今。
          由此看,但从作为《水浒传》演义的“宋江起义”史实所在的“北宋”年代看,秦明的籍贯“开州”,“今重庆市开县”最符合;若把秦明作为《水浒传》中虚构的“小说人物”看(“宋江起义”史实中的36人无名字记载),因该书初成于元代中叶,完善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今贵州开阳县”可以排除;但把开州理解为“今河南省濮阳市”也说得过去。


          IP属地:山东7楼2012-02-08 20:14
          回复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州的“归属”。按《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原文本中首次出场时的介绍,秦明“原是山后开州人氏”。那么,这个“山后”是开州的“归属”吗?
            在《明清小说研究·论坛》“沽水居士”、“武定侯”两位版主的指点下,我做了点功课,成果可喜——


            IP属地:山东8楼2012-02-08 20:15
            回复
              历史资料显示,隋、唐、宋几代,燕云十六州地区都是汉、北相争之地,汉族人占一半,本来归汉族政权统治,后来屡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该地区被燕山、军都山、大马群山、太行山脉北段分为云、燕两段,西面乃“云”,燕山的西面和西南面,有七州,叫山前地区;东面乃“燕”,在燕山的东面,有九州,叫山后地区。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2-08 20:16
              回复
                尽管燕云十六州中的山后九州没有开州,同在“山后”的今辽宁省凤城市在公元1011年曾被设为开州,只是,时不属于北宋而属于辽朝辖区。后来,此开州先后隶属于金(公元1115年始)、元朝(公元1213年),而开州之名没废。


                IP属地:山东11楼2012-02-08 20:17
                回复
                  看来,秦明的祖籍“山后开州”应该就是今辽宁省凤城市了。


                  IP属地:山东12楼2012-02-08 20:18
                  回复


                    IP属地:山东13楼2012-02-08 20:19
                    回复
                      就小说本身的叙事逻辑而言,秦明是辽宁人我觉得也是合理的,一是水浒故事一直的确有着一种“渴求收复故土”的隐藏意识在内,出身于辽占区的好汉有一个如此勇猛的武将是很符合这种心理的。二是秦明所用狼牙棒,也是东北游牧民族的厉害武器,南宋针对金国有“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之俗语。秦明沾染游牧风气,性子也暴烈,也符合其出身。
                      说起水浒人物籍贯,我觉得最有趣的倒是孙立孙新在小说中的籍贯问题,严格考证起来,所有证据都指向海南岛,但是又有很多人质疑,海南离山东实在远,不知道是如何跑到登州的。不过呢,如果他们俩真的只能是海南人,倒也是符合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气氛的~


                      14楼2012-02-08 21:38
                      回复
                        先生说的是。我正在做《水浒钩沉》工作,选择的版本是120回的《水浒全传》。钩沉的就是该版本中的“所有”疑问,已经进行了年多,准备10年完成。看目前发现的难度,我有点汗。
                        不过,我除了应酬必要的俗务外,几乎利用了可以利用的一切。


                        IP属地:山东15楼2012-02-08 21:46
                        回复
                          嗯,先生加油,祝愿先生早日完成~~~
                          对了,说起120回本,这个版本,按照马幼垣说法,叫做“简繁合并本”,也就是说,就目前存本而言,这其实是个很稀有的版本,是在此前有多种版本流传的百回本基础上,又加上有多种版本流传的简本独有的征田虎王庆故事,联合而成的。
                          可见此本的出现,迎合的是读者“求大求全”的心理,这其实无可厚非,而且实际上增加了田王传的确令水浒传故事增色不少,情节结构上也更完美,但是各种简本文字无法和繁本切合,因此书商(袁无涯?)索性重写了田王部分,将之前简本体系除了大体框架外,全盘推翻,另起炉灶,于是才有了现存最全的120回全传。
                          这次修订工作,如果的确如我所述,那其实跟金圣叹的“腰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编订者针对自己眼中的、当前流行版本的“不如人意处”作出的修订,都是完美主义者的行为。区别只是一个认为越大越完美,一个认为“呼应”越圆越完美。
                          再后来经过郑振铎等人的肯定和编订,到20世纪中叶,120回本在中国取得了与金圣叹本平分秋色的地位。


                          16楼2012-02-08 21:56
                          回复
                            所以,我选择了120回的《水浒全传》。


                            IP属地:山东17楼2012-02-08 22:02
                            收起回复
                              恩~


                              18楼2012-02-08 2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