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系统垃圾
“系统垃圾”这个名词,来源已不可考,然而在早期大体逃不过各类的优化软件的宣扬。
Windows里面叫做Disk Cleanup, 直接翻译过来叫做“磁盘除冗”,或“磁盘清理”比较恰当,国外几乎没有任何相关软件涉及到rubbish字眼,然而基于语言文字的伟大之处,大家可以想象,加上了“垃圾”两字,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从windows98开始,最著名的有超级兔子和windows优化大师两个软件,几乎一统了优化类软件的江山。每个人的电脑上不是优化大师就是超级兔子,这俩神器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利器。随之全国几近所有的计算机用户投入了浩浩荡荡的系统垃圾清理工作,历十数年而不得返。很多人每天无聊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开“我的电脑”,alt+enter C盘,“研究”一下今天C盘又大了多少个MB,然后在使用各类优化教程把这几个MB干掉以实现把“系统垃圾”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后才能安稳的睡上一觉,并得意于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又进步了不少。由于“系统垃圾”产生的不可避免性,导致许多用户极具危机意识,对C盘的关心程度甚至大过了家里的猫今天有没有喂食。
优化软件通过类似的概念宣传使得自己长期占据下载榜榜首位置,虽然时至今日这两位计算机界的大佬在逐渐淡出这个市场,但是继任者360同学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各种“消灭垃圾”研究到极致,各种文件各种删。
欧洲世界杯一个月,就有不少媒体大肆宣传浪费了多少万个小时。整个中国的计算机用户纠结了这么多年,得浪费多少生命?我是个阴谋论者,虽然当年发明这个概念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会对整个计算机界带来的影响。类似于丢了个马掌钉导致兵败滑铁卢。但我想你既然坏事做尽,又享尽荣华,就别想死的心安理得。当年因为使用“优化”软件搞到系统各种出问题的就不说了,重点说这个垃圾清理功能。
“垃圾”谁不愿除之而后快?当时想到宣传这个概念的人对心理学研究的很透,这个词可以说极大程度的捅到了计算机用户的**。诸如“您的系统存在垃圾,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提升系统速度”之类的宣传语比比皆是。然而,到底什么样的文件算得上是“系统不需要的文件”各类优化软件所极力要消灭的究竟算不算“系统不需要的文件”?这是问题的关键。
作为一个电脑使用者之一,我比较关注操作系统的三个指标,其中的一个或者若干条我想也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1.是否快速,比如开机速度,程序执行速度;2.是否稳定,隔三差五溢出或者报错不是我们想要的;3.系统盘所占容量是否过大,如果C盘一直处于爆满的边缘,许多工作都会无法进行。现在的清理软件旨在宣传第1条和第3条,因为这些是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尤其是3,可以瞬间看到C盘多出了若干MB可用空间,但是如果使用不善,则会引起1和2的全面崩盘。
那么,所谓的“垃圾”究竟有哪些?我觉得可以分为几类,见下章分解。
2) 哪些是系统垃圾
1.缓存类
缓存可以说是如今计算机体系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止硬件有缓存,OS同样有缓存。
1.1 windows系统缓存: 系统缓存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它包含许多路径,用来保证操作系统和一些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最常见的非TEMP莫属,绝大多数系统组件的运行依赖此目录。此外,prefetch等预读机制所在的文件夹也可以归至这一类。
1.2 应用程序数据缓存: 应用程序目录主要是%TEMP%目录,在NT6以上的核心对应用户文件夹中的\AppData\Local\Temp文件夹,这里主要存放一些应用程序的缓存,比如:遨游、PotPlayer等程序的Cache都在这里。 1.3 IE缓存: 之所以把IE单独拿出来是因为它比较特殊,IE对应的一些缓存有自己独立的位置,比如网页临时文件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文件夹中,历史在Recent文件夹中,而cookie等也有专门的文件夹
2.注册表类 注册表是windows管理机制中的核心部分,随着系统使用时间的增长,注册表的冗余在所难免。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程序员开发的程序在安装时写入的键值不能卸载干净,也增加了数据的冗余。因而,清理注册表的主要原理就是删除冗余键值对。
“系统垃圾”这个名词,来源已不可考,然而在早期大体逃不过各类的优化软件的宣扬。
Windows里面叫做Disk Cleanup, 直接翻译过来叫做“磁盘除冗”,或“磁盘清理”比较恰当,国外几乎没有任何相关软件涉及到rubbish字眼,然而基于语言文字的伟大之处,大家可以想象,加上了“垃圾”两字,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从windows98开始,最著名的有超级兔子和windows优化大师两个软件,几乎一统了优化类软件的江山。每个人的电脑上不是优化大师就是超级兔子,这俩神器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利器。随之全国几近所有的计算机用户投入了浩浩荡荡的系统垃圾清理工作,历十数年而不得返。很多人每天无聊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开“我的电脑”,alt+enter C盘,“研究”一下今天C盘又大了多少个MB,然后在使用各类优化教程把这几个MB干掉以实现把“系统垃圾”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后才能安稳的睡上一觉,并得意于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又进步了不少。由于“系统垃圾”产生的不可避免性,导致许多用户极具危机意识,对C盘的关心程度甚至大过了家里的猫今天有没有喂食。
优化软件通过类似的概念宣传使得自己长期占据下载榜榜首位置,虽然时至今日这两位计算机界的大佬在逐渐淡出这个市场,但是继任者360同学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各种“消灭垃圾”研究到极致,各种文件各种删。
欧洲世界杯一个月,就有不少媒体大肆宣传浪费了多少万个小时。整个中国的计算机用户纠结了这么多年,得浪费多少生命?我是个阴谋论者,虽然当年发明这个概念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会对整个计算机界带来的影响。类似于丢了个马掌钉导致兵败滑铁卢。但我想你既然坏事做尽,又享尽荣华,就别想死的心安理得。当年因为使用“优化”软件搞到系统各种出问题的就不说了,重点说这个垃圾清理功能。
“垃圾”谁不愿除之而后快?当时想到宣传这个概念的人对心理学研究的很透,这个词可以说极大程度的捅到了计算机用户的**。诸如“您的系统存在垃圾,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提升系统速度”之类的宣传语比比皆是。然而,到底什么样的文件算得上是“系统不需要的文件”各类优化软件所极力要消灭的究竟算不算“系统不需要的文件”?这是问题的关键。
作为一个电脑使用者之一,我比较关注操作系统的三个指标,其中的一个或者若干条我想也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1.是否快速,比如开机速度,程序执行速度;2.是否稳定,隔三差五溢出或者报错不是我们想要的;3.系统盘所占容量是否过大,如果C盘一直处于爆满的边缘,许多工作都会无法进行。现在的清理软件旨在宣传第1条和第3条,因为这些是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尤其是3,可以瞬间看到C盘多出了若干MB可用空间,但是如果使用不善,则会引起1和2的全面崩盘。
那么,所谓的“垃圾”究竟有哪些?我觉得可以分为几类,见下章分解。
2) 哪些是系统垃圾
1.缓存类
缓存可以说是如今计算机体系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止硬件有缓存,OS同样有缓存。
1.1 windows系统缓存: 系统缓存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它包含许多路径,用来保证操作系统和一些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最常见的非TEMP莫属,绝大多数系统组件的运行依赖此目录。此外,prefetch等预读机制所在的文件夹也可以归至这一类。
1.2 应用程序数据缓存: 应用程序目录主要是%TEMP%目录,在NT6以上的核心对应用户文件夹中的\AppData\Local\Temp文件夹,这里主要存放一些应用程序的缓存,比如:遨游、PotPlayer等程序的Cache都在这里。 1.3 IE缓存: 之所以把IE单独拿出来是因为它比较特殊,IE对应的一些缓存有自己独立的位置,比如网页临时文件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文件夹中,历史在Recent文件夹中,而cookie等也有专门的文件夹
2.注册表类 注册表是windows管理机制中的核心部分,随着系统使用时间的增长,注册表的冗余在所难免。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程序员开发的程序在安装时写入的键值不能卸载干净,也增加了数据的冗余。因而,清理注册表的主要原理就是删除冗余键值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