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在晴朗终点吧 关注:28贴子:138
  • 4回复贴,共1

→__降落在晴朗终点°__←_____是日夏茗(二)布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06 22:28回复

    因为我父母工作的关系,外公的追悼会格外隆重,许多他生前从未见过的领导前来出席。
    对于这种局面,外公本人一定非常不喜欢。
    外公晚年时尤喜清静,每逢家里来了什么客,他总是板着脸一个人躲在房间不出来妈妈说这是老年人的古怪,接着她想了想又说,外公年轻时也本就是个内向的人,不讨人喜欢。可我却最喜欢内向的外公。
    他写得遒劲书法,弹得悠扬钢琴,英语俄语都流利,跑步养生,吃斋念佛,每天清晨五点起。直到90岁,他还是全家最高雅最有才情的人。我们学校的汗衫我嫌不洋气要扔掉,他最怕浪费,当做老头衫收去穿,有时我陪他散步聊天,他瘦高清雅气质不凡,带着高度近视镜,汗衫背面印着校名,同小区的邻居见了常常问他是不是北大的教授。
    外公眯眼笑一笑,只是一介布衣。


    2楼2012-02-06 22:28
    回复
      2025-05-16 14:02:48
      广告
      中被打成右派、反(喵喵喵)革(喵喵喵)命,可是查一查档案却发现他虽然是军医,却压根没加入过任何党派。他带着我妈妈,下放去偏远的农村,幸而那里质朴的乡下人也不谈政治。他一个高度近视,走路都要摔下田埂去,干不了什么农活。但乡亲们很快就不让他干农活了,而是把他当做神一样拥戴,他们发现他真是个神医。
      他嘱咐一个乡民千万别让妻子生育,那乡民不听信,说这在农村是不可能的,他的妻子很快就在生第一胎是死于非命。他也会在一群挤在急诊室外酷似号丧的愚昧亲属们面前自信而淡然地丢下一句“死不了”。
      下放数年,他又救了不计其数的人。妈妈回忆说,那时候家里的粮食和蔬菜常年不断,都是患者送的。待他回城时,乡亲们哭着喊着,举着各种食物把车团团围住。
      他用心关爱人,善良的人就以善为报。


      5楼2012-02-06 22:32
      回复


        回了城的外公发现自己外科主任的职位被比他医术差很多却更通权谋的人占了,他不愿屈就,但性格所致,又不懂争抢,便提早退休了。他有些为不能再行医救人而感到遗憾,好在没过几年,我妈就成了一名军医。
        他在女儿身上又看见了自己。
        他见她一样治病救人,又兼任军乐队首席小提琴手,觉得她这样又爱人又爱生活,自己就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他明明是个凡人,还是会感到委屈。
        外公晚年时去拜访曾经的同事,他们都住在老干部疗养院,回家后他就觉得有些失落。妈妈安慰他说那里哪有家人照顾得好,你有孝顺儿孙,比他们不知幸福多少倍。外公便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妈妈是最懂他的,所以做尽努力三番五次去找领导,办各种手续,为他名正言顺地争取来一本老干部离休证。他如获至宝,从此那个小本本从不离身。
        在旁人看来,或许觉得可笑,任何实际好处也得不到。但对他来说,这却是一生的认可,全部荣耀。
        


        6楼2012-02-06 22:32
        回复

          外公是这样的人,别人待他好,他把感激永生记在心里,别人待他不好,他就把不好之处都忘掉,只记得别人的好。他拥有什么,便全部付出,不求回报,而他失去的,却不太会去追究,争取。他觉得自己这么普通,默默做好眼前的普通事就好,在这些所谓的普通事情上,他又极其严苛地要求自己,极端完美主义。他很注重现时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很少回忆过去。
          他过世以后,大家为了写追述他生平的讲稿,去档案所查找他的资料。那天大家回来后说不出话,最后我爸爸在房里哭了出来:“我跟他生活了二十多年,比和我自己的父亲生活的时间都长,他待我如亲生儿子,可我从不知道他是陆军医院建院的元老,如果我早点知道,一定所有的待遇都要为他去争,什么都为他争到。”
          然而我想到,外公未必稀罕那些待遇,他过得这样平静,安宁,自得其乐,儿孙满堂,微笑中有最高幸福的要义。
          他一定会眯眼微笑着说,我是一介布衣。
          ===============End==================================
          


          8楼2012-02-06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