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溪岩位于中都镇西北约10公里之洪溪岸边,山岩形同刀削,壁立约150米。沟左岩顶上有古沐川寨遗迹,今名元通寺。沟右岩顶上有古赖因寨遗迹,今名劈庙寺。两寨均为宋代所建,据建炎以来朝野记载:“初,赖因本夷地,景德、天圣间(公元1004—1031年),屡来掠夺。治平间(公元1066年据险立寨,名赖因----”。又据宋会要辑档:“沐川寨,----照得本寨南与马湖,夷都两蛮部落对峙,相距才七十余里----”。按夷都蛮即今中都、新市一带少数民族部落,盖上述两古寨确是宋代修建。
洪溪岩地势极为险要,岩顶有路,西可经荞坝到马边,北可经老河坝到青水溪,南可经指箭岩经大红岩进入凉山,东南则可达中都、新市,东北可至今沐川、宜宾。实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朝时南诏入寇成都,其一路即经此。
据屏山县志:明万历15年,马湖、夷都、邛部三夷部首领,号曰三雄,叛,万历17年平叛后,设安边同知于中镇寨(今马边)。今洪溪岩壁上,尚有万历24年安边同知汪京题“永赖同功”四个约一平米的大字。
另据传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一路即经此进入大凉山。此传说未经考证,未敢定论。
洪溪岩地势极为险要,岩顶有路,西可经荞坝到马边,北可经老河坝到青水溪,南可经指箭岩经大红岩进入凉山,东南则可达中都、新市,东北可至今沐川、宜宾。实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朝时南诏入寇成都,其一路即经此。
据屏山县志:明万历15年,马湖、夷都、邛部三夷部首领,号曰三雄,叛,万历17年平叛后,设安边同知于中镇寨(今马边)。今洪溪岩壁上,尚有万历24年安边同知汪京题“永赖同功”四个约一平米的大字。
另据传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一路即经此进入大凉山。此传说未经考证,未敢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