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30秒看起来很短,可是当你实际去感受的时候会发觉原来这也是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一个专业的听者可以在对方说话之前营造出一种融洽的气氛,然后静静地等待,直到对方开口说话。有时候,也许你们之间会有长达15分钟的沉默,但如果你可以使对方不感觉到那么长的话,你就是一个高手了。等你阅读完本书后,我非常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一流的听力高手。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请你始终牢记“听力高手应该不说话”这一句话。因为如果听的一方不停地说话,那么想说的一方就难有机会说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政治家相互讨论的电视节目,当中也有一些人不听别人在说什么却只顾自己说。因此经常会出现二、三个人同时说,却根本没人在听别人到底在说什么的情形。如果观众一直看这样的节目,肯定会觉的厌烦。当然,进行政治评论的人都是属于不同党派的人士,也许他们只顾申明自己的主张而不顾别人的意见。而在普通生活中,应该不会出现这样令人难堪的场面。
如果一个真正听力高手参加讨论活动时,他只会在主持人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时,才会简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其他的与会者一定会最最认真地听他的发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如果你总是认真聆听别人讲话,那么同样,在你讲话时,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而如果你不能认真地听别人讲话,那么当你说话时,别人也不会愿意听。但是,如果当别人反对你的意见时,你一定会忍不住要去打断他,再一次说明自己的意见。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是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会忘记如果你在别人说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反驳的话,又有谁能听清楚呢?
所以,你首先要练的就是老实、安静地听。甚至当你想反驳的时候,也请你让对方把话说完。也许有的时候,对方的态度也会平和起来,你也就不用和他争辩了。这就是作为一个听力高手的乐趣所在。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你还会在应该安静地聆听的时候喋喋不休吗?如果还是那样的话,就请你去找一位听力高手,把积在你心里的话完完全全地告诉他。等你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之后,就不会再有想说的欲望了。然后,你就做好安安静静听别人说话的准备吧。
附和有很多种
如果说的极端一点,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最重要的就是要会“附和”。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心理咨询家都会各种各样的“附和”,并且,每一个人都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方法。
“果然”,“果一然”、“果然果然”、“果然是这样”、“是这样的啊!”、“果然是这么一回事啊!”就连要表达“果然”这一意思也有好几种方法。木匠的凿子都有好几种呢!而且这些工具大都是木匠为了做起活来顺手而自己制作的,同样,为了成为一个听力高手,你也要学会多种多样的“附和”。
首先,请你回想一下,平时在和别人谈话时,你会怎么样去附和别人呢?如果你有已经习惯了的附和语,那么我们先从怎么增加附和语开始学起吧!如果你只会说“是”和“嗯”,“好么”就太笼统了。“嗯”,同样也可以有“嗯,嗯”、“嗯!”、“嗯,是的。”等多种说法。“是”和“嗯”要根据对方的年龄,你和对方的上下级关系以及亲密程度的不同而区别使用。并要在它们的后面加上“是的”。在对方想取得你的肯定时,“是的”是最简单的一句附和语。如果对方希望得到你更强烈的肯定,那么你还要加上刚才我们说过的“果然”一词。这些词语一般都用在肯定的场合。
表示肯定的附和语已经学了很多,接下来再看一些带有否定意义的附和语。但是,使用否定意义的附和语要比使用肯定意义的难得多。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附和本身就意味着肯定,所以虽然用否定意义的词语却不是表达否定的意思。但是也请大家注意,根据用法和对象的不同,有时是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也就是仍然表示否定的意思。
最具有这种特征的词语,就是”哦”.
如果加强语气说“哦”,就表示非常肯定。但如果像美国人那样语调上扬的说“哦”,在美国表示你十分认真地在听对方讲话,但在日本,也许会被别人理解为你轻视对方。在日本,当你用肯定的语气说“哦”的时候,才表示你在认真听对方讲话。但这只能在和同事或者比你身份低的人说话时使用,如果和比你身份高的人说话时用“哦,哦”去附和对方,他会以为你不尊重他。所以千万要注意。如果你已经上了年纪,就没必要太过注意。但是最近我观察了一些年青人的附和语,所以产生了不得不写上一笔提醒他们的念头。在这里,我们尝试一下在谈话中加入一些和说的一方使用的一样的附和语。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请你始终牢记“听力高手应该不说话”这一句话。因为如果听的一方不停地说话,那么想说的一方就难有机会说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政治家相互讨论的电视节目,当中也有一些人不听别人在说什么却只顾自己说。因此经常会出现二、三个人同时说,却根本没人在听别人到底在说什么的情形。如果观众一直看这样的节目,肯定会觉的厌烦。当然,进行政治评论的人都是属于不同党派的人士,也许他们只顾申明自己的主张而不顾别人的意见。而在普通生活中,应该不会出现这样令人难堪的场面。
如果一个真正听力高手参加讨论活动时,他只会在主持人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时,才会简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其他的与会者一定会最最认真地听他的发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如果你总是认真聆听别人讲话,那么同样,在你讲话时,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而如果你不能认真地听别人讲话,那么当你说话时,别人也不会愿意听。但是,如果当别人反对你的意见时,你一定会忍不住要去打断他,再一次说明自己的意见。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是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会忘记如果你在别人说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反驳的话,又有谁能听清楚呢?
所以,你首先要练的就是老实、安静地听。甚至当你想反驳的时候,也请你让对方把话说完。也许有的时候,对方的态度也会平和起来,你也就不用和他争辩了。这就是作为一个听力高手的乐趣所在。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你还会在应该安静地聆听的时候喋喋不休吗?如果还是那样的话,就请你去找一位听力高手,把积在你心里的话完完全全地告诉他。等你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之后,就不会再有想说的欲望了。然后,你就做好安安静静听别人说话的准备吧。
附和有很多种
如果说的极端一点,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最重要的就是要会“附和”。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心理咨询家都会各种各样的“附和”,并且,每一个人都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方法。
“果然”,“果一然”、“果然果然”、“果然是这样”、“是这样的啊!”、“果然是这么一回事啊!”就连要表达“果然”这一意思也有好几种方法。木匠的凿子都有好几种呢!而且这些工具大都是木匠为了做起活来顺手而自己制作的,同样,为了成为一个听力高手,你也要学会多种多样的“附和”。
首先,请你回想一下,平时在和别人谈话时,你会怎么样去附和别人呢?如果你有已经习惯了的附和语,那么我们先从怎么增加附和语开始学起吧!如果你只会说“是”和“嗯”,“好么”就太笼统了。“嗯”,同样也可以有“嗯,嗯”、“嗯!”、“嗯,是的。”等多种说法。“是”和“嗯”要根据对方的年龄,你和对方的上下级关系以及亲密程度的不同而区别使用。并要在它们的后面加上“是的”。在对方想取得你的肯定时,“是的”是最简单的一句附和语。如果对方希望得到你更强烈的肯定,那么你还要加上刚才我们说过的“果然”一词。这些词语一般都用在肯定的场合。
表示肯定的附和语已经学了很多,接下来再看一些带有否定意义的附和语。但是,使用否定意义的附和语要比使用肯定意义的难得多。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附和本身就意味着肯定,所以虽然用否定意义的词语却不是表达否定的意思。但是也请大家注意,根据用法和对象的不同,有时是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也就是仍然表示否定的意思。
最具有这种特征的词语,就是”哦”.
如果加强语气说“哦”,就表示非常肯定。但如果像美国人那样语调上扬的说“哦”,在美国表示你十分认真地在听对方讲话,但在日本,也许会被别人理解为你轻视对方。在日本,当你用肯定的语气说“哦”的时候,才表示你在认真听对方讲话。但这只能在和同事或者比你身份低的人说话时使用,如果和比你身份高的人说话时用“哦,哦”去附和对方,他会以为你不尊重他。所以千万要注意。如果你已经上了年纪,就没必要太过注意。但是最近我观察了一些年青人的附和语,所以产生了不得不写上一笔提醒他们的念头。在这里,我们尝试一下在谈话中加入一些和说的一方使用的一样的附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