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写作结构,主要涉及构思、造境、布局三个层面。
构思 就是说要有一个立意 然后围绕着这个立意发出联想进行创作’这样就不会太散。
构思也有几个方法.第一 比如就是刚刚说的 从一个立意点出发 从而铺展开来,
第二就是 抓住角度 一般表现就是一件事物 或者一个东西
比如 月亮 有人通过圆缺写别离 有人通过弯月 写娥眉之类的
诗词的构思一定要流通顺畅,就好像练武功一样.只有经脉畅通了 以后练习上乘功夫 也就容易多了
.要能放能收 切不可小家子气。所以 六 常说 敢比会更重要 ,其实初生牛犊不怕虎 所以初学者也许就构思而言可能会比老人更好些。因为没有束缚
古典诗词创作,特别注重发语与结语的首尾呼应。首句发得有力 能挽一篇之势 结语精妙 能锁住一篇之意,就是说 发语要放的开 除了构思 第二重要的就是 造境
收语要收的拢;造境即创造意境,造境设计与情景关系至深,李渔《窥词管见》:“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
以前老师常教我们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等等 就是这个意思.写诗 尤其对于写词而言 这个情与景的关系更加密切
比如 芳草 月亮 柳树 枯木等 无不是诗人常用的景致 久而久之 他们就具有了代表 或者带有某种感情氛围的事物
比如一说到柳树 就会想到离别等,所以 我们也要擅于利用这些事物来营造我们需要的气氛 当然 意象不只有这些 大家可以多多挖掘,造境设计,一般分为四种:情景互映、景因情设、情随景生、情景浑成。
情景互映即情景双绘造境,“情景双绘”最早由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提及,例举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先绘景“落红万点”,后抒情“ 愁如海”,情景两分又相互衬映。以范仲淹的苏幕遮为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 有山有水 有芳草 有斜阳 就好像一幅画一样 很空灵 很美
下片就由景入情 尤其是最后一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情景相互交融 结合精妙
词有上下片,可以很自然的转换时间场景,所以上片黄昏下片夜,无不可;若是诗,这里就要靠语言过渡才行,否则就是病把一首律诗写成两首绝句,也是常犯的毛病...
诗不比词 过度容易些 对于诗而言 一般就四句或者八句 且结构紧密 那么布局就很重要
哪一联该干什么 大致起什么作用就要心里有数
古典诗词写作也讲究开始,铺陈,高潮,结局。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
这个起头很重要,起的好,下面写起来有一个中心思想,就顺畅的多。起句不可太深 太深了下面不好操作 也不可太浅 太浅就容易写散 简单 明了 让大家知道你想说什么就好了
第二个就是承 就是接着开头 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进一步表达清楚
但是不可以写的太死 要不然一下子说完了 下面还有两联呢 就没得说了不? 一般写到这里还是做一些景色描写 或者是试探性的碰一下主题为下面的做一个铺垫.也就是翅翅提到的 词可以上下片的形式转 诗没有两片 所以就用这一联来转
转的这一句看起来好像和上面没什么关系了 单实际上是一个纽带作用 承上启下 要是写的不好的话一首律诗 就会变成两首绝句了
最后一个是合.合就是写完了 结束了 就好像打开一个盒子 从柜子里拿出宝贝 放进去宝贝再盖上这个盒子
合可以稳 端端正正的盖上盒子 也可以露一点缝 意味悠长 但是切不可盖歪了 那就合不上了
构思 就是说要有一个立意 然后围绕着这个立意发出联想进行创作’这样就不会太散。
构思也有几个方法.第一 比如就是刚刚说的 从一个立意点出发 从而铺展开来,
第二就是 抓住角度 一般表现就是一件事物 或者一个东西
比如 月亮 有人通过圆缺写别离 有人通过弯月 写娥眉之类的
诗词的构思一定要流通顺畅,就好像练武功一样.只有经脉畅通了 以后练习上乘功夫 也就容易多了
.要能放能收 切不可小家子气。所以 六 常说 敢比会更重要 ,其实初生牛犊不怕虎 所以初学者也许就构思而言可能会比老人更好些。因为没有束缚
古典诗词创作,特别注重发语与结语的首尾呼应。首句发得有力 能挽一篇之势 结语精妙 能锁住一篇之意,就是说 发语要放的开 除了构思 第二重要的就是 造境
收语要收的拢;造境即创造意境,造境设计与情景关系至深,李渔《窥词管见》:“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
以前老师常教我们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等等 就是这个意思.写诗 尤其对于写词而言 这个情与景的关系更加密切
比如 芳草 月亮 柳树 枯木等 无不是诗人常用的景致 久而久之 他们就具有了代表 或者带有某种感情氛围的事物
比如一说到柳树 就会想到离别等,所以 我们也要擅于利用这些事物来营造我们需要的气氛 当然 意象不只有这些 大家可以多多挖掘,造境设计,一般分为四种:情景互映、景因情设、情随景生、情景浑成。
情景互映即情景双绘造境,“情景双绘”最早由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提及,例举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先绘景“落红万点”,后抒情“ 愁如海”,情景两分又相互衬映。以范仲淹的苏幕遮为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 有山有水 有芳草 有斜阳 就好像一幅画一样 很空灵 很美
下片就由景入情 尤其是最后一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情景相互交融 结合精妙
词有上下片,可以很自然的转换时间场景,所以上片黄昏下片夜,无不可;若是诗,这里就要靠语言过渡才行,否则就是病把一首律诗写成两首绝句,也是常犯的毛病...
诗不比词 过度容易些 对于诗而言 一般就四句或者八句 且结构紧密 那么布局就很重要
哪一联该干什么 大致起什么作用就要心里有数
古典诗词写作也讲究开始,铺陈,高潮,结局。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
这个起头很重要,起的好,下面写起来有一个中心思想,就顺畅的多。起句不可太深 太深了下面不好操作 也不可太浅 太浅就容易写散 简单 明了 让大家知道你想说什么就好了
第二个就是承 就是接着开头 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进一步表达清楚
但是不可以写的太死 要不然一下子说完了 下面还有两联呢 就没得说了不? 一般写到这里还是做一些景色描写 或者是试探性的碰一下主题为下面的做一个铺垫.也就是翅翅提到的 词可以上下片的形式转 诗没有两片 所以就用这一联来转
转的这一句看起来好像和上面没什么关系了 单实际上是一个纽带作用 承上启下 要是写的不好的话一首律诗 就会变成两首绝句了
最后一个是合.合就是写完了 结束了 就好像打开一个盒子 从柜子里拿出宝贝 放进去宝贝再盖上这个盒子
合可以稳 端端正正的盖上盒子 也可以露一点缝 意味悠长 但是切不可盖歪了 那就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