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明吧 关注:15,751贴子:439,821

孔府地租剥削内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1-26 07:54回复

    (一) “衍圣公府”的一百万亩田地中,绝大部分叫“祀田”,是历代统治者为“崇圣”即吹捧孔丘的目的而“钦拨”的。祀田的性质有两种,一种叫“官庄”,土地属孔府领有,收取租粮,多集中在曲阜及其附近;一种叫“屯”或“厂”,田赋拨归孔府收入,征收租银,多分散在外地。所谓租粮,相当于一般地主所收的地租;所谓租银,则是封建政府田赋的一部分,分给孔府享用。租粮和租银,统称祀租。
    曲阜有十二个官庄,每一官庄包含五、七个自然村,共有土地一万九千三百多大亩(每亩折合市制2.5~3亩不等)。这些地,由孔府以两种租佃制度租出,一种是对分制,一种是定额制。大凡城关附近,水利较便、肥料较足、因而产量较高的田地,采对分制;其他取定额制剥削。也有先对分因核收不便,改为定额制的;或先定额而产量增高,改为对分制的;总之以剥削最多为取舍原则。照曲阜解放前三年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官庄都采用定额制的剥削方法。
    各官庄的地租定额,因种种条件不一,数量不尽相同。有每大亩上地年纳七官斗的,也有只纳二官斗的。我们且以城南十里的红庙村、这个比较适中的官庄为例,来揭露一下孔府的地租剥削内幕。
    据孔府帐册记载,1925年前后,红庙村共有上地32.7183大亩,每亩每年纳租4官斗;中地151.5892大亩,租3官斗;次中地2.14大亩,租2 官斗;下地165.73大亩,租1.5官斗。⑵红庙村每大亩面积是六百步,等于2.5市亩;所谓官斗,是孔府的收租用斗,等于0.425市斗,据实测得知,一官斗小麦重54市斤。
    又据红庙村原佃农辛景祥、辛景义、李树祥、杨思志等回忆,该村过去一般年景,每大亩上地可产粮550斤,中地450斤,次中地300斤,下地200斤。


    3楼2012-01-26 07:55
    回复
      2025-07-16 03:44:38
      广告
      据此,可得下表:
      (表一)
      地  租  量土地等则 常年亩产量 租  额  折合市斤   地租率
      上     550斤   4官斗   ×54=216斤  39.3%
      中     450斤   3官斗   ×54=162斤  36%
      次中     300斤   2官斗   ×54=108斤  36%
      下     200斤   1.5官斗  ×54=81斤  40.5%
      平均     375斤   2.625官斗 ×54=141.8斤 37.8% ,
      说明地租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指年租额和土地价格的比率.我国土改前多以年租额和年产量相比,说明地租剥削,叫做几成.
      本文所说的地租率,指后一种情况.
      如果仅仅看帐面上的这种剥削量,则“祀租”虽非“极微”,比起一般地主的对分租来,似乎要轻一些。可是,实际剥削量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大有文章。


      4楼2012-01-26 07:55
      回复
        除帐面剥削量外,农民在交租时,还要外交“斗尖”、“地皮”若干。所谓“斗尖”,是说过斗时粮食要冒出尖来。尖到什么限度为止呢?尖到不能再尖而纷纷流下地皮为止。这流下地皮的,就叫“地皮”。它们也是租粮的一个法定部分。这个部分,特别是“地皮”,是无法限量的。以至在实征中,有时达到“斗外之米往往多于斗内”⑶的横暴地步。清朝末年,农民起来造反,抗拒“斗尖”“地皮”的无限剥削,后来达成一个协议,把“斗尖”“地皮”定量化。曲阜县防山公社胡二东大队村北关帝庙里,原来有一块光绪十年腊月立的所谓《万古流芳》的碑,上面刻道:
        袭封衍圣公府为出示晓喻事:照得各官庄应纳租粮,无论东场西仓,皆系从前绞发斗只,交官四升二合五,“尖”管一升,“地皮”七合五,共合六升,历久饬遵在案。……望该佃户等各遵照交场,亦不得延宕拖欠。倘有不遵情事,定当从严追比,决不宽贷……。照这个碑文所定,农民每交租粮一官斗,即“交官四升二合五”市斗,需同时交纳“斗尖”一市升、“地皮”七市合五,共计六市升(每市斗约合127斤)。这就是说,孔府帐面所记的每一官斗租粮,在农民交出时,并不止1官斗或0.425市斗或54斤,而是1.4官斗多或0.6市斗或76.2市斤。据此,《表一》所记的地租量和地租率,实际量和实际率如下:


        5楼2012-01-26 07:55
        回复

          (表二)
                     地  租  量
          土地地等则 常年亩产量 租  额  斗尖、地皮 折合市斤  地租率
           上     550斤   4官斗   1.6官斗   304.8斤  55.4%
           中     450斤   3官斗   1.2官斗   228.6斤  50.8%
          次中     300斤   2官斗   0.8官斗   152.4斤  50.8%
           下     200斤   1.5官斗  0.6官斗   114.3斤  57.2%
          平均     375斤   2.625官斗 1.05官斗   200斤   53.3%
           说  明
          每官斗折0.425市斗,约54市斤.每官斗租粮外加斗尖、地皮0.175市斗,约折0.412官斗,22.2市斤.因此,每官斗租粮连同斗尖、地皮,约合76.2市斤.
          加上“斗尖”“地皮”以后的实物地租率,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特别是下地,产量低而地租率高,这样就比一般地主剥削还要沉重了。
          但是,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上述那块所谓《万古流芳》碑的背面,还刻有一则叫做《遵谕输租碑记》的补充规定:
          …… 至于〔每一官斗的〕地皮七合五,折粮八斤一两三钱;每一官升〔的地皮〕,折粮一斤一两四钱。该输一斗者按一斗,该输一升者按一升折;其余勺合,按数折扣。从此垂为定例,俾公家得分内应得之租,佃户无额外多取之苦。……这个《碑记》规定,每一官升地租附加的“地皮”重量,大于十分之一官斗附加的“地皮”重量。这是因为,孔府的收租用升,大于十分之一斗,佃户有“宁纳一斗,不交八升”之怨。因此,每一升的附加“地皮”,也就随着大起来了。同理,每一升的“升尖”,也应大于十分之一“斗尖”。按照这种“积零过整”的规定,在地租的升数上,农民免不了还要多受一层剥削。这一部分数字,虽因具体交租尾数不等而无法一概统计,但却是相当苛刻的。


          6楼2012-01-26 07:55
          回复
            表三)
            地  租  量
            土地等则 常年亩产量 租  额  实物地租数 劳役地租数 合 计
             上     550斤   4官斗   304.8斤    35斤  339.8斤
             中     450斤   3官斗   228.6斤    35斤  263.6斤
            次中     300斤   2官斗   152.4斤    35斤  187.4斤
             下     200斤   1.5官斗  114.3斤    35斤  149.3斤
            平均     375斤   2.625官斗  200斤     35斤   235斤
            地租率  说  明
            61.8%   劳役地租以每亩林柴差
            58.6% 折工粮25斤、冰冻差折工粮
            62.5% 5斤、杂差折工粮5斤计算.
            74.6%
            62.7%


            8楼2012-01-26 07:56
            回复
              地租率因劳役地租的加入,提高到百分之六十。这些劳役地租,有的从农民交完实物地租后所剩粮食中以工价粮的形态支付,有的直接以农民的剩余劳动形态支付,不管怎样,无疑都是加在农民头上的一笔剥削。
              除了这些明白可见的、每年向孔府提供的剩余生产物和剩余劳动外,一户农民为能取得官庄土地的承佃权,还要遭受一种承佃费上的剥削。
              据《孔府档案》记载和佃户们追述,要取得官庄土地的承佃权,只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从孔府“领种”;一是等待老佃户“退让”。直接领种土地,需经过引荐、担保等手续并花费相应的酬金,更要交纳一笔相当数目的“领种费”。《孔府档案》7001号卷内一个文件记载:1936年春,城西苗孔村岳本俭经小甲颜承祥手领种坡地14大亩,花去大洋30元并京钱450千文。参照当时市价折算,这些钱值小麦20市石有零,即每大亩领种费值小麦1.4市石,约合1780市斤,约当于3—4 年的亩产总和。这样高的承佃费,是因孔府独霸土地而形成的。
              至于民间退让,就是老新佃户之间转让承佃权。其价格常随年景、缓急、肥瘠、地理等因素而波动不定,一般要比领种费为低。据老佃农们回忆,每大亩土地的退让费自500斤至200斤不等,约当于一年的产量。此外还得付给中人(多为小甲)二分佣金(亦见《遵谕输租碑记》规定)。
              领种费进了孔府,未见有退还的事例。农民只有在转让承佃权时,以收进退让费的方式,由新佃户手里适当收回当年付出的领种费。这里所以要指明“适当收回”,是因为,农民总是在迫不得已、解决燃眉之急的情况下,方才急于出手自己有权耕种的、曾以血汗浇灌过的土地;因而,退让费一般是被压得尽可能低的,是低于领种费的。上述两个数字也足证明。这也就是说,在承佃权的领得和退让之间,农民于无形中又受到一次沉重的剥削。
              当然,有的佃户未曾向孔府直接领种,他的承佃权是转让来的。他付出的是退让费,可以在让出承佃权时向第三者收回。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笔费用应该大体相等。因而他免受了上述剥削。但从整个农民阶级来看,上述领退之际的剥削,是无从避免的。
              总之,不管是直接领种的也好,是间接退让的也好,佃户在承种以前,总得付出一笔相当数目的费用。这种费用,民间叫做押租。
              在旧社会,银钱放出再收回,通常是会带回子息的。或者说,“大钱是会下小钱的”。而这种押租或承佃费,在收回时,却决不带来一文子息。它的子息哪儿去了呢?让我们来仔细考察一下。
              孔府租出土地,收进一批领种费。这些钱,孔府并不让它安静躺在金库里,而是要以高利贷的形式象放出饿鬼一样把它放出去。孔府的高利贷,利率一般是八分至十分 ⑸。即是说,借100元钱,一年后就得还回180元或200元。这种苛重的高利贷剥削,当然又落在贫苦人民主要是农民身上。如果孔府在农民退佃交回土地时,发还当年的领种费,并发还它所孳生的子息;那末在领退之间,就没有承佃费上的剥削。事实上,孔府利用贵族特权,从不发还领种费;因而农民也无从向孔府退佃(除了被夺佃),而是在下面转让承佃权,收回退让费。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即使所收的退让费与所付的领种费相等(且不说它们并不相等),这户农民,仍然在他的承佃期间,以自己的领种费,为孔府增殖着子息。此后佃户间的互相退让,不过是最初那个领种行为的继续和延伸,因此,每一次的佃户,无一例外,都得在他的承佃期间,任孔府运用他们预付的押租,去放债收息;直到这种租佃关系结束时为止。
              承佃费或押租上的这种无息预付现象,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孔府是否一次而全部地把领种费重利贷出,农民所付的押租是否以高利借进,老新佃户之间退让是否估计到了老佃户对土地的改善,如此等等)。如果我们简单一点说,事情就是这样:孔府租出土地,不仅收回租粮,而且还运用领种费收回子息;农民承佃土地,不仅以自己的劳动为孔府创造了租粮,而且还以自己预付的承佃费为孔府孳生了子息,或者说,付出了一笔额外地租。
              这笔额外地租,由于利率的变动性,要准确地计算到剥削量里去,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按照一般情况以年率一分计息,再推定上地的押租每大亩值粮400斤、 中地300斤、次中地200斤、下地150斤,则《表三》应作如下补充:


              9楼2012-01-26 07:56
              回复
                平均地租率增到百分之七十,这个数目是骇人听闻的!(虽然其中有一定比数不是从当年产量中以粮食形式直接付出,而是以剩余劳动和押租应得子息形式付出的,但它们都是因这一块土地的租佃关系而形成的支出,因而也必须拿来跟这一块土地的产量比较。)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此外还有几项无法统计在内的数目,那就更为惊人了。“富民”云云,原来是富了“老爷”;劳动者的“不足”,正因为剥削者的有余。过去“衍圣公府”大门两旁,挂有一付金字对联,标榜他们是“文章道德圣人家”。地租剥削里面的这些名为四成而实系七成的花样,就是“圣人家”“文章道德”的真实写照!


                11楼2012-01-26 07:57
                回复
                  2025-07-16 03:38:38
                  广告
                  党卫队的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1-26 09:11
                  回复
                    如果兄弟想论证孔子坟该挖,历代帝王坟,请开挖。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14楼2012-01-26 10:28
                    回复
                      你是不是支持孔府的地租剥削?有话就直说。


                      15楼2012-01-26 10:46
                      回复
                        我不支持,但我反对挖坟。如果兄弟有这个意思,明十三陵请。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16楼2012-01-26 10:49
                        回复
                          这吧还有广告??


                          18楼2012-02-03 01:11
                          回复
                            是的,因为我们与明吧不同,是全开放的,所以广告党非常的多。


                            IP属地:浙江19楼2012-02-03 01:11
                            回复
                              2025-07-16 03:32:38
                              广告
                              嗯。


                              20楼2012-02-03 0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