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妻子王弗与苏轼,其实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钟莱茵先生所说的“一旦我们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事实”,除了诗篇多少之外,还有一个依据。他说:
苏轼多次宣布,他年轻时欲隐林泉,不愿结婚,不愿出仕,迫于父母之命,才改变初衷的。由此可见,苏轼与王弗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勺(龙吟按:应为“妁”)之言的产物,不是一对年轻男女强烈感情的产物……
然而在王弗死后,苏轼仍然极为怀念自己的妻子王弗,写下著名的《江城子》,多少人,看到这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不觉潸然泪下,苏轼是真挚的,他真挚的一首《江城子》让多少真挚的人泪流满面,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耿直的人,但是他不仅没有像一些太过刚直的人一样,立刻把她休掉或不理她,看不起她,相反,苏轼特别怀念妻子王弗。
可惜的是,王弗只和苏轼共同生活了11年,因病早逝。在王弗死后,苏轼虽然身边佳丽无数,美女如云,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一时平步青云而乐不思蜀。苏轼从京城一路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老家,把她葬在母亲墓旁边。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下三万棵青松。
三万棵青松,该是什么样的风景,又要植多长时间?每种一棵,苏轼又是什么心情呢?今人动辄送上玫瑰,即使999朵玫瑰,怎能胜过至今还在四川眉山苍翠的青松?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著,向爱人表达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
请问,这是视妻妾如苹果么?
(打字打得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