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岳(1896-1998),广东乐昌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过三次长沙会战重创敌军。日军因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在1941年12月23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取得长沙大捷,歼灭日军5万余人,被日本人誉为“长沙之虎”。
2,罗卓英(1896-1961),广东大埔人,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长沙会战和冬季攻势时表现突出。1941年3月,日军兵分三路大举进犯湘赣交通要道赣西北的上高。罗卓英率部迎头痛击,奋战十四昼夜,获震惊中外的上高大捷。此役是八年抗战中,战绩最为辉煌、并取得关键性胜利的著名战役之一。不过罗卓英缺点是刚愎自用,入缅作战期间盲目相信自己错误的判断,给远征军的溃退雪上加霜。
3.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57师师长。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4.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第524团团长。“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5,陈策(1893-1949),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国民党海军中将。**战争爆发后,陈策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1938年与当时居往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陈策亦于在这次战役中负伤截断一腿,因而有“独脚将军”之称。日军攻陷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
2,罗卓英(1896-1961),广东大埔人,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长沙会战和冬季攻势时表现突出。1941年3月,日军兵分三路大举进犯湘赣交通要道赣西北的上高。罗卓英率部迎头痛击,奋战十四昼夜,获震惊中外的上高大捷。此役是八年抗战中,战绩最为辉煌、并取得关键性胜利的著名战役之一。不过罗卓英缺点是刚愎自用,入缅作战期间盲目相信自己错误的判断,给远征军的溃退雪上加霜。
3.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57师师长。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4.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第524团团长。“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5,陈策(1893-1949),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国民党海军中将。**战争爆发后,陈策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1938年与当时居往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陈策亦于在这次战役中负伤截断一腿,因而有“独脚将军”之称。日军攻陷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