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允 奏稿16—261) , 翼长踹拉克诺木齐( 允 奏稿15—259) 、丹津多尔济( 3582) 等4人。随折列名之蒙藏外藩则有喀尔喀蒙古台吉阿尔坦桑、吹济喇锡、拉里达、衮吉扎布、多尔济呼( 均见4147) , 西藏丹达里噶隆、达喇嘛阿旺丹增、一等台吉塔旺扎木苏、贡格吹桑噶隆、德木齐吉木巴扎木苏噶隆等( 均见2883) 10人。
由于康熙帝贵为至尊, 在使用奏折与中央、地方高级官员保持直接联系的同时, 还和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部分联系方式也使用了奏折。这部分人员中, 有致仕在籍的文武高级官员, 有僧道喇嘛, 还有一些进折人员, 限于资料, 身份不明, 故一并归于其他人员一类。据统计, 此类人员, 总计30人, 其中有折件传世者16人, 今刊折件34份, 他们是:原礼部侍郎高士奇( 3折) 、原吏部侍郎仇兆鳌( 5折) 、前陕甘总兵麦良玺( 11折) 。僧道喇嘛则有扬州天宁寺僧广明( 1折) 、僧实诚( 1折) , 普济寺住持僧心明( 1折) , 喇嘛金巴扎木苏( 1折) 。似是内务府官员侍卫而证据欠充分者计有: 阿尔善( 1折) 、佐领伯奇( 1折) 、常观保( 2折) 、哈郎阿( 1折) 。身份不明或其他人员则有响导车克楚( 1折) 、赖温( 1折) 、孟克( 1折) , 散秩大臣诺尔布妻( 1折) 、范弘 ( 2折) 。此外, 尚有汉折佚名者2折( 2378、3119) 、满折佚名者53折( 1260、1941、4235—4343、4245—4284、4286、4287) 。其确知曾进折而折件已佚之上述各类人员计有: 原甘肃提督吴洪( 1100) 、广西副将王启云之子王士怀( 《实录》卷267) 、原礼部郎中张汝绪( 起2178) 、吏部尚书张鹏翮之父( 《实录》卷254) 、高 寺住持僧纪荫( 汉91) 、法雨寺僧信通( 心统) ( 2515) 、会稽传灯寺僧苑良( 元梁) ( 3376、汉1071) 、道士李庆安( 3352) 、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 457) 、教廷特使加乐( 汉2918) 、广州西洋总会长利国安( 汉2874) 等11人。其随折列名者则有僧空怀、僧空明、僧广盛( 均见3276) 等3人。
由上所述, 可以看出, 终康熙时期, 单独或领衔具折人员416人, 其中有折件传世者309人, 随折列名人员553人, 总计进折人员969人, 今刊奏折7392份。考虑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尚有2300余份未刊满汉文奏折以及康熙起居注未刊部分和其他资料中当有未见进折人员, 考虑到康熙朝奏折亡佚现象颇为严重, 笔者估计, 终康熙时期, 单独或领衔具折官员至少应在500人以上, 连同随折列名人员, 则定在千人以上, 其折件总数, 当至少较今刊折件翻上一番, 甚至不下两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