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吧 关注:5,468贴子:131,187
  • 7回复贴,共1

【转载】康熙朝进折人员考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白新良


1楼2012-01-18 22:04回复
    康熙朝是清代奏折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然而, 由于当时缴折制度执行不严格和最高统治者及时处理信息垃圾, 兼之以康雍之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导致的文献销毁, 致使奏折亡佚现象十分严重, 不只其准确进折人员不得其详, 同时其内容着重点和使用范围的发展走向亦颇为混沌模糊。为此, 笔者依据已刊康熙朝满汉文奏折和有关史籍, 对之进行初步探讨。康熙朝进折人员, 以其身份和所属机构大致可分为五类。其一是宗室姻亲、汉族异姓王公及内务府等皇室服务系统; 其二是中央官员系统; 其三是地方官员系统; 其四是内外蒙古各部王公及青藏、准噶尔蒙古外藩系统; 其五是难以归入上述各类的其他人员


    2楼2012-01-18 22:05
    收起回复
      2025-07-26 05:1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科: 吏科掌印给事中常岱( 2762) , 户科掌印给事中鄂托拜、乔云名( 均见汉3007) 、郑昆仕( 2762) , 礼科掌印给事中缪沅、杭泰( 汉3007) 、桑吉纳( 2762) , 兵科掌印给事中陈世( 汉3007) 、陆兵( 2762) , 刑科掌印给事中陈沂震、拖尔海、石图( 均见汉3007) 、钱义开( 2762) , 刑科给事中赵殿最, 工科掌印给事中康五端、永福( 均见汉3007) 、觉罗乌西吐、郭会祖、詹思禄( 均见2762) 。宗人府: 左司郎中雅斯海( 2604) 、右司郎中温察( 3117) 。大理寺: 郎中官图保、主事三定( 均见3133) 。詹事府: 少詹事梅志恒( 2762) 、汪 ( 汉3007) , 洗马杨万成( 3053) 。通政司: 左参议常德、张国栋( 均见汉3007) , 右参议潘金( 2762) 。供职机构不详者, 郎中: 德成额( 1541) 、福山、索托( 均见2532) 、傅柱( 2786) 、郎古里( 3139) 。员外郎: 苏金泰( 2112) 、塞加利、尧德间( 均见2532) 、佛腾( 2786) 、杨希鲁( 2923) 、富宁( 3262) 、色楞( 3539) 、孙弘、卢祠舒( 均见3589) 、吴硕( 汉1691) 。主事巴特玛、常林( 均见2112) 、马玉( 2532) 、刘格( 2633) 、苏海( 2784) 、桑格( 2883) 、存柱、傅拉塔( 均见2923) 、博尔和、察喇( 均见2965) 、绰克托( 3551) 、穆尔图( 3601) 、中书阿弼达( 雍5286) 。在中央官员进折中, 八旗武职高级官员亦是其中一个方面。和其他方面中央官员相比, 除上述宗室、中枢决策系统中的八旗官员外, 其他八旗高级官员开始进折时间颇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康熙五十年代康熙帝出兵平定准噶尔台吉策妄阿喇布坦叛乱和规划出兵安藏期间,康熙帝却和出征在外的八旗高级官员保持着频繁而又经常的联系。这一方面说明, 康熙帝推行奏折于内外廷臣之初, 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 同时也说明, 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 康熙帝最后认定, 八旗高级武职是自己维持统治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支柱, 值得将有关军务奏报专用奏折径抵御前。正是循照这一思路, 雍正间, 于有关军务奏折之外, 又设立了专门处理西北军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处。据统计, 终康熙间, 除上述宗室及枢密大臣在八旗任职者之外, 八旗高级官员单独进折者计21人, 其中14人有折传世, 折件39件, 他们是: 都统阿喇纳( 7折)、法喇( 法腊) ( 5折) 、觉罗诺木齐( 1折) 、山旦( 2折) 、石文英( 1折) , 镶蓝旗汉军都统阿鲁( 1折) , 汉军旗副都统李柱( 1折) , 副都统阿南达( 2折) 、法瑙( 1折) 、勒钦图( 1折) 、岳勒岱( 1折) 、祖秉衡( 1折) , 前锋统领穆克登( 2折) , 副将军祁立德( 13折)。其曾单独进折而折件今佚者计有: 都统吴达缠( 1066) , 镶红旗满副都统永泰( 《实录》卷288) , 副都统宁古礼( 汉2587) 、王臣( 起2174) 、鄂缮( 《实录》卷248) , 护军统领温普( 汉2589) , 画图响导、护军参领觉罗英珠( 2088) 。随折列名之八旗高级官员计74人, 他们是: 都统阿尔希( 2672) 、冯国祥、马云晓、王古利、伊尔白( 均见2762) 、图斯海( 2890) 、穆森( 3512) , 副都统爱图、保色、常奈、耿会忠、金鸿震、蒙固、努尔布、乌木普、瓦哈力、觉罗图拉、许廷臣、亚图、志勇、赵明、朱廷柱、朱卫新、张格( 均见2762) 、刁保( 多宝) ( 2762、2813) 、阿里米特( 2890) 、巴勒( 1561) 、博尔吞( 3234) 、陈泰、鄂三( 均见2996) 、长龄( 3512) 、觉罗都叶里、觉罗伊顿( 均见2998) 、茂奇塔特、乌勒( 均见2290) 、玛喀礼( 2996) 、拉色( 3195) 、吴光( 3510) 、乌里布( 3521) 、阿林保、觉罗伊里布、徐国贵( 均见3357) 、苏尔岱( 2608) 、寿志、沈雄照、善索、觉罗舒格、苏叶里、杨都、苏赫( 均见2672) 、舒尔法( 色勒法) ( 2672、3234) 、松噶礼( 2590) 、汤色( 2969) 、胖海、秦布( 均见3548) , 护军统领五十八, 委护军统领噶勒弼( 均见3357) 、英贺孜( 2783) , 左翼翼长艾哈纳( 3189) , 左翼翼长伊锡泰( 2653) 、衮泰( 3445) 。不详职务者: 邓奇章、罗布藏达尔扎、达西达尔扎( 均见3270) 、庄图、巴济( 巴吉) ( 均见3575、3582) 、佟莫克、图巴( 均见3582) 、王仪、登德里( 均见3610) 、觉罗延寿、根敦、达米纳、嫩特( 均见3633) 。


      9楼2012-01-18 22:08
      回复

        允 奏稿16—261) , 翼长踹拉克诺木齐( 允 奏稿15—259) 、丹津多尔济( 3582) 等4人。随折列名之蒙藏外藩则有喀尔喀蒙古台吉阿尔坦桑、吹济喇锡、拉里达、衮吉扎布、多尔济呼( 均见4147) , 西藏丹达里噶隆、达喇嘛阿旺丹增、一等台吉塔旺扎木苏、贡格吹桑噶隆、德木齐吉木巴扎木苏噶隆等( 均见2883) 10人。
        由于康熙帝贵为至尊, 在使用奏折与中央、地方高级官员保持直接联系的同时, 还和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部分联系方式也使用了奏折。这部分人员中, 有致仕在籍的文武高级官员, 有僧道喇嘛, 还有一些进折人员, 限于资料, 身份不明, 故一并归于其他人员一类。据统计, 此类人员, 总计30人, 其中有折件传世者16人, 今刊折件34份, 他们是:原礼部侍郎高士奇( 3折) 、原吏部侍郎仇兆鳌( 5折) 、前陕甘总兵麦良玺( 11折) 。僧道喇嘛则有扬州天宁寺僧广明( 1折) 、僧实诚( 1折) , 普济寺住持僧心明( 1折) , 喇嘛金巴扎木苏( 1折) 。似是内务府官员侍卫而证据欠充分者计有: 阿尔善( 1折) 、佐领伯奇( 1折) 、常观保( 2折) 、哈郎阿( 1折) 。身份不明或其他人员则有响导车克楚( 1折) 、赖温( 1折) 、孟克( 1折) , 散秩大臣诺尔布妻( 1折) 、范弘 ( 2折) 。此外, 尚有汉折佚名者2折( 2378、3119) 、满折佚名者53折( 1260、1941、4235—4343、4245—4284、4286、4287) 。其确知曾进折而折件已佚之上述各类人员计有: 原甘肃提督吴洪( 1100) 、广西副将王启云之子王士怀( 《实录》卷267) 、原礼部郎中张汝绪( 起2178) 、吏部尚书张鹏翮之父( 《实录》卷254) 、高 寺住持僧纪荫( 汉91) 、法雨寺僧信通( 心统) ( 2515) 、会稽传灯寺僧苑良( 元梁) ( 3376、汉1071) 、道士李庆安( 3352) 、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 457) 、教廷特使加乐( 汉2918) 、广州西洋总会长利国安( 汉2874) 等11人。其随折列名者则有僧空怀、僧空明、僧广盛( 均见3276) 等3人。
        由上所述, 可以看出, 终康熙时期, 单独或领衔具折人员416人, 其中有折件传世者309人, 随折列名人员553人, 总计进折人员969人, 今刊奏折7392份。考虑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尚有2300余份未刊满汉文奏折以及康熙起居注未刊部分和其他资料中当有未见进折人员, 考虑到康熙朝奏折亡佚现象颇为严重, 笔者估计, 终康熙时期, 单独或领衔具折官员至少应在500人以上, 连同随折列名人员, 则定在千人以上, 其折件总数, 当至少较今刊折件翻上一番, 甚至不下两万余件。


        12楼2012-01-18 22:21
        回复
          注的部分复制上来格式完全不对了,故略。。。


          14楼2012-01-18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