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斗笠反着戴(滇中元江、新平一带)
谁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头,而花腰傣的斗笠偏要凹面朝天,挡了太阳,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来水灵的姑娘愈发灵动欲飞。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
因为鲜花四季开不败,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娘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省)
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当中,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司机,即“穿戴无四季”。
4、大姑娘不用裤腰带(傣族地区)
一块花布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罩住下身,三折两裹,往腰间掖紧,不仅显腰身,而且穿脱便当。
5、少时花,老来红褂穿在外(昆明地区)
年少时花枝招展,老来难忘当年俏,于是红褂当外套,鲜艳夺目,喜气洋洋。
6、裙子套在外(全省)
裙子展示女人的美丽,裤子展示女人的勤劳;裙子套在裤子外,美丽便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
7、衣服后面尾巴摆(红河等地)
衣尾装饰。学者说,这是由猿变人、尾巴消失的记忆;姑娘们说,走动起来摇摇摆摆,头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子后面多一块(全省)
鞋子后面多一块绣花布,首先是实用,是永远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后便是装饰作用,图个好看。
9、脚趾头常年露在外(全省)
老式布鞋的剪口开得大,穿上后可见到中间两三个脚趾头的跟部,既通风散热,又节省布料。
食物类
10、粑粑叫饵块(全省)
几乎所有用粮食做成的盘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云南偏就把用大米饭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饵块,其中的烧饵块也是盘形,与粑粑形似。
11、豆腐烧着卖(全省)
实则是烧豆腐,外加干湿作料,香脆糯软一应俱全,十人见了九人馋,还有一人睡着了,梦里梦见豆腐摊。
12、鲜花当蔬菜(全省)
看花、戴花都还不够,索性吃花。吃什么补什么,花好吃,人好看。既当菜,又美容,还当药用,一举多得。据说云南可食用花卉达160多种。
13、青菜叫苦菜(全省)
云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过味略苦而已。苦菜则是苦苣,为菊科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苦菜生长。从前常在青黄不接时救荒,被誉为“救命菜”。
14、蚂蚱当作下酒菜(滇西等地)
同类说法还有“牛屎拱拱(屎克螂)当做下酒菜”;“蚂蝗也当下酒菜”。
15、地瓜当菜卖(全省)
地瓜、云南人叫“土瓜”,从泥土中刨出,撕了皮当水果吃,而切成片炒肉吃则是一道独特的风味菜。相反,萝卜本是菜,云南人则拿了当水果生吃。街头常有老太卖泡腌萝卜片,抹点辣酱,便是小孩、姑娘的零食。是故,又说“萝卜也当水果卖”。
16、石头煮青苔(西双版纳)
版纳江河中生长着一种青苔(滑苔),秋冬水浅时,妇女和孩子多喜潜水捞之。洗净晒干可收存,如干紫菜,集市上常见有售。青苔可油炸食,煮汤更佳;加入姜、葱、蒜、辣子和清水、油盐,将洗净的鹅卵石烧烫放如青苔汤盆,水沸即成。
17、家果野果难分开(全省)
植物王国,果实繁多,但许多并未经过人工驯化栽培,未成大宗商品。要想品尝,只有到当地、即时一饱口福。曾有一首打油诗写了云南人常吃、街头常见的水果。全文共有69句,就说到58种果子,其中很多是“野果”,如稀稀果、火把果、鸡嗉子果、多依果、酸木瓜、葛根、拐枣、糠枇枣、锁梅、酸角、桑椹、火麻子等。
18、游春炊锅当主菜(全省)
锅与炉合二为一,用铜打制而成。栗炭火置于中空的柱筒中,食物环绕周围,边煮边吃。郊游野炊,携带使用方便,而且保温。
19、过桥米线人人爱(全省)
不用炒,不用煮,生肉、生菜和米线在滚烫的鸡汤中烫熟了就吃。故又有“过桥米线烫生菜”之说。
谁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头,而花腰傣的斗笠偏要凹面朝天,挡了太阳,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来水灵的姑娘愈发灵动欲飞。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
因为鲜花四季开不败,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娘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省)
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当中,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司机,即“穿戴无四季”。
4、大姑娘不用裤腰带(傣族地区)
一块花布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罩住下身,三折两裹,往腰间掖紧,不仅显腰身,而且穿脱便当。
5、少时花,老来红褂穿在外(昆明地区)
年少时花枝招展,老来难忘当年俏,于是红褂当外套,鲜艳夺目,喜气洋洋。
6、裙子套在外(全省)
裙子展示女人的美丽,裤子展示女人的勤劳;裙子套在裤子外,美丽便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
7、衣服后面尾巴摆(红河等地)
衣尾装饰。学者说,这是由猿变人、尾巴消失的记忆;姑娘们说,走动起来摇摇摆摆,头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子后面多一块(全省)
鞋子后面多一块绣花布,首先是实用,是永远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后便是装饰作用,图个好看。
9、脚趾头常年露在外(全省)
老式布鞋的剪口开得大,穿上后可见到中间两三个脚趾头的跟部,既通风散热,又节省布料。
食物类
10、粑粑叫饵块(全省)
几乎所有用粮食做成的盘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云南偏就把用大米饭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饵块,其中的烧饵块也是盘形,与粑粑形似。
11、豆腐烧着卖(全省)
实则是烧豆腐,外加干湿作料,香脆糯软一应俱全,十人见了九人馋,还有一人睡着了,梦里梦见豆腐摊。
12、鲜花当蔬菜(全省)
看花、戴花都还不够,索性吃花。吃什么补什么,花好吃,人好看。既当菜,又美容,还当药用,一举多得。据说云南可食用花卉达160多种。
13、青菜叫苦菜(全省)
云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过味略苦而已。苦菜则是苦苣,为菊科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苦菜生长。从前常在青黄不接时救荒,被誉为“救命菜”。
14、蚂蚱当作下酒菜(滇西等地)
同类说法还有“牛屎拱拱(屎克螂)当做下酒菜”;“蚂蝗也当下酒菜”。
15、地瓜当菜卖(全省)
地瓜、云南人叫“土瓜”,从泥土中刨出,撕了皮当水果吃,而切成片炒肉吃则是一道独特的风味菜。相反,萝卜本是菜,云南人则拿了当水果生吃。街头常有老太卖泡腌萝卜片,抹点辣酱,便是小孩、姑娘的零食。是故,又说“萝卜也当水果卖”。
16、石头煮青苔(西双版纳)
版纳江河中生长着一种青苔(滑苔),秋冬水浅时,妇女和孩子多喜潜水捞之。洗净晒干可收存,如干紫菜,集市上常见有售。青苔可油炸食,煮汤更佳;加入姜、葱、蒜、辣子和清水、油盐,将洗净的鹅卵石烧烫放如青苔汤盆,水沸即成。
17、家果野果难分开(全省)
植物王国,果实繁多,但许多并未经过人工驯化栽培,未成大宗商品。要想品尝,只有到当地、即时一饱口福。曾有一首打油诗写了云南人常吃、街头常见的水果。全文共有69句,就说到58种果子,其中很多是“野果”,如稀稀果、火把果、鸡嗉子果、多依果、酸木瓜、葛根、拐枣、糠枇枣、锁梅、酸角、桑椹、火麻子等。
18、游春炊锅当主菜(全省)
锅与炉合二为一,用铜打制而成。栗炭火置于中空的柱筒中,食物环绕周围,边煮边吃。郊游野炊,携带使用方便,而且保温。
19、过桥米线人人爱(全省)
不用炒,不用煮,生肉、生菜和米线在滚烫的鸡汤中烫熟了就吃。故又有“过桥米线烫生菜”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