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吧 关注:72贴子:63,147
  • 10回复贴,共1
文章全部转的


1楼2012-01-18 09:49回复

    从表面上看,似乎鲁迅确实是一个对中国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的人,翻开鲁迅全集,鲁迅痛诋中国文化的言辞随处可见。但如果一个人真能够把鲁迅全集仔细读个五六遍,就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有些人所表面想象的那样,甚至可能正好相反
    鲁迅所抨击的中国文化也正是被满清和其走狗和其后继者所阉割后的奴才文化,吃人文化,侍奉主子的文化,而在内心深处,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赤子之心从来也没有改变过,他的中国文化功底几乎是所有参与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中最扎实最深厚的,如果说他真是厌恶和鄙视中国文化,那还会如此么?
    其实要了解鲁迅的思想,《文化偏至论》是必须要仔细读的,《文化偏至论》中的核心思想终鲁迅一生也没有改变
    鲁迅希望的是中国“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
    


    2楼2012-01-18 09:50
    回复
      要理解鲁迅这种似乎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言论,可以看一下鲁迅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文章中他说
      “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百度)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栗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青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MZ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MZ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MZ义,定罪,杀(百度)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MZ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象反对三MZ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这段话鲁迅说的是古人,其实也在说他自己,我们完全可以代入一下,来说鲁迅自己
      “鲁迅的罪名,一向说他鼓吹取消中国文化。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满清时代以及民国时代,崇尚中国文化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中国文化,不信中国文化的。表面上毁坏中国文化者,实则倒是承认中国文化,太相信中国文化。因为满清时代所谓崇尚中国文化,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康熙雍正乾隆制造文字狱,清末镇压太平天国,其中一部份都是打着维护中国的文化伦理纲常为旗号,但实在满清何尝特别厚爱中国文化,不过是把中国文化阉割成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阉割成吃人文化,然后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中国文化,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中国文化,不信中国文化,甚至于反对中国文化。--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中国文化,当作宝贝,比满清的走狗和遗民们要迂执得多”
      


      3楼2012-01-18 09:52
      回复
        我很喜欢鲁迅~
        魏晋也是胡人乱华,政治黑暗时代,鲁迅很有魏晋儒家之风,而且鲁迅一边批满清之伪儒,一边赞扬华夏遗风——日本的儒家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朱舜水是个真正发扬中国文化的人。 流传日本的朱子学、古学和水户学,都受到了朱舜水的影响,在他的倡导下,形成了重实证、讲究经世致用、倡导改革致强的思想潮流,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鲁迅非常推崇朱舜水,也足以说明他对于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态度


        4楼2012-01-18 09:53
        回复
          鲁迅的民族观



          5楼2012-01-18 09:55
          回复

            他们是深通汉文的异族的君主,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也鄙夷,但也恐惧,有苛论,但也有确评,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辣手的一种……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并且还能够明白我们怎样受异族主子的驯扰,以及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的罢。
            贼"、`虏"、`犬羊"是讳的;说金人的淫lv是讳的;`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和`夷狄"对立的字眼,很容易引起种族思想来的
            “不亦快哉!”——到了一千九百十一年的双十,后来绍兴也挂起白旗来,算是**了,我觉得**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不听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了。
            


            7楼2012-01-18 09:59
            回复

              鲁迅对蒙元的看法"所谓吾国征俄史之一页"
              大家都说要打俄国,〔2〕或者“愿为前驱”,或者“愿作后盾”,连中国文
              学所赖以不坠的新月书店〔3〕,也登广告出卖关于俄国的书籍两种,则举国之同
              仇敌忾也可知矣。自然,大势如此,执笔者也应当做点应时的东西,庶几不至于落
              伍。我于是在七月廿六日《新闻报》的《快活林》里,遇见一篇题作《吾国征俄战
              史之一页》的叙述详细而昏不可当的文章,可惜限于篇幅,只能摘抄:“……乃尝
              读史至元成吉思汗〔4〕。起自蒙古。入主中夏。开国以后。奄有钦察阿速诸部。
              命速不合征蔑里吉〔5〕。复引兵绕宽田吉思海。转战至太和岭〔6〕。洎太宗七
              年。又命速不台为前驱。随诸王拔都。皇子贵由。皇侄哥等〔7〕伐西域。十年乃
              大举征俄。直逼耶烈赞城〔8〕。而陷莫斯科。太祖长子术赤〔9〕遂于其地即汗
              位。可谓破前古未有之纪载矣。夫一代之英主。开创之际。战胜攻取。用其兵威。
                不难统一区宇。史册所叙。纵极铺张。要不过禹域以内。
                讫无西至流沙。举朔北辽绝之地而空之。不特唯是。犹复鼓其余勇。进逼欧洲
              内地。而有欧亚混一之势者。谓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得乎……”
              那结论是:
                “……质言之。元时之兵锋。不仅足以扼欧亚之吭。
                而有席卷包举之气象。有足以壮吾国后人之勇气者。固自有在。余故备述之。
              以告应付时局而固边圉者。”
                这只有这作者“清癯”先生是蒙古人,倒还说得过去。否则,成吉思汗“入主
              中夏”,术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时咱们中俄两国的境遇正一样,就是都被蒙
              古人征服的。为什么中国人现在竟来硬霸“元人,为自己的先人,仿佛满脸光彩似
              的,去骄傲同受压迫的斯拉夫种的呢?
                倘照这样的论法,俄国人就也可以作“吾国征华史之一页”,说他们在元代奄
              有中国的版图。
                倘照这样的论法,则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欧亚混一之势”,
              “有足以壮吾国后人”之后人“之勇气者”矣。
                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也!
                七月二十八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八月五日《语丝》第五卷第二十二期。
                〔2〕一九二九年七月,国民党以武力接收中苏合办的中东铁路,双方发生冲
              突,国民党藉此掀起“反俄运动”。
                〔3〕新月书店新月社的书店,一九二七年春成立于上海。该店为配合“反俄
              运动”,曾再版了署名世界室主人的《苏俄评论》和徐志摩的《自剖》(第三辑为
              《游俄》),并刊登宣传广告。〔4〕成吉思汗(1162—1227)名铁木真,古代蒙古族的领袖,十三世纪初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拥戴为王,称成吉思汗,后被尊为元太祖。他曾将蒙古汗国的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后来他的继承者们征服了俄罗斯,建立钦察汗国;又灭了南宋,建立元朝。
                〔5〕速不台(1176—1248)蒙古汗国大将。一二一六年春,铁木真命他征服蔑里吉。蔑里吉,通称蔑几乞,辽金时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的一个部落。
                〔6〕宽田吉思海今译里海。太和岭,今译高加索。〔7〕拔都(1209—1256)蒙古汗国大将,成吉思汗之孙。贵由(1206—1248),元太宗窝阔台的长子,后被尊为元定宗。哥,即蒙哥(1208—1259),窝阔台的侄子,后被尊为元宪宗。
                〔8〕耶烈赞城今译梁赞,在莫斯科之南。
                〔9〕术赤(1177—1225)蒙古汗国大将,铁木真长子。
              


              9楼2012-01-18 10:05
              回复

                鲁迅有关**的作品主要有:《答徐懋庸并关于**统一战线的问题》、《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萧红作<生死场>序》、《三月的租界》以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想必有漏看的,请其他网友补充吧)


                10楼2012-01-18 10:09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106872710


                  11楼2012-01-18 10:11
                  回复
                    鲁迅
                    民国的人,除了鲁迅,我还喜欢孙文,陈天华,章炳麟,秋瑾,还有理学弟子那个谁啊


                    13楼2012-01-18 10:21
                    回复
                      鲁迅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曾经会见过一个日本人.在谈到当时已经很紧张的中日关系时,这个日本人说:
                      如果中国政府无力治理中国,那么,为中国人民的幸福计,先生认为由日本政府代替腐败的国民政府有何不可呢?
                      鲁迅先生回答道:倘若财富同样化为乌有,与其被强盗抢光,不如让败家子荡光;倘若同样被杀,我看还是死在自家人手里的好!
                      


                      14楼2012-01-18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