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等成了烟雨
——读马成云诗歌《等你》《我等》
文:紫叶
近期,马成云老师忙于创作、出版散文集《一网情深》,诗歌写得较少。在他“较少”的诗歌中有两首给我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一首叫《等你》,另一首叫《我等》,题目很有意思。据说,《新时代作家丛书》第二辑的美编要求作者写一首不超过十四行的小诗放在作品的封底。于是,一个“任务”催生了一个灵感,两首颇具韵味的小诗诞生了。
“等你,我等!”这四个字组成的一句话,极短,看似不起眼,细细一品,的确耐人寻味!“等你,我等!”等别人,我未必会等。等你,是因为有求于你:一首诗的诞生需要“起个好听的名字”。沿着这方向思考,语意可以放大为: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需要“你”来命名。这个新事物,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本书,比如《一网情深》,还可以是更抽象的东西,等等。
在中国的民间,“起名”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被赋予这项权利的人,一般来说是很令人尊敬的,大家对其概括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修养抱有极大希望,所以“我等”,而且把心交出去的等!在云南高原上一点一滴精心创作的《一网情深》,要在北京出版——变成北国的一枚果实成熟了,如果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岂不是更加完美?尽管,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会变成一种负担,“我”因此焦躁、无眠、流泪,但“我”还是要坚决地等下去。
当然,仅仅这样理解免不了落入就事论事的窠臼,不同的读者会有若干各具特色解读,依然是我和作者乐于期待的结局。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是方文山《青花瓷》里的一句歌词。一个“等”字,在周杰伦朦胧曲调的演绎下,道出了“烟雨”背后的“你”值得倾情渴望的决心。“等”也就等得荡气回肠,等得情真意切。
马老师的《等你》,诗不长,十三行。初读,觉得是一首充满温柔的情诗,但读到最后一句“请你起个好听的名字”,似乎又不完全是。隐隐觉得诗人的“等”,不是单纯等有情之人,而是满怀喜悦地、充满幸福地“等”一个超出“情人”的形象,而且内容也很丰富:首先,等一首诗犹如等一个婴儿般鲜亮、崭新的生命诞生;其次,也可以说,等一个生命的分娩也如等一首诗的诞生,这个新事物连名字都还没有,希望有个好听的名字,能在人间叫得响亮;然后,才会有等一个人来起名的必要,你“可以哭,也可以笑”,都是感受世界出现的情绪,“但不可以迟到”,因为“我”“等你”而来的心充满了迫切,在为“我”捧若珍宝的新事物命名的同时,“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尊贵。
马老师是云南昆明著名诗人、作家。一个诗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婴孩,等待作品问世,犹如期待即将来到世上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欣喜和期冀。马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诗是诗人的孩子》可以佐证。而马老师2011年以来创作的《一网情深》,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精品力作。说它丰富,是因为马老师的网一撒,网到了“诗文的舵手”刘筱主编办刊的呕心沥血,网到了东海之滨,踏着“碎片铺成的诗路”走来的紫叶,网到了
“时代的歌手”广东张玉书,网到了古城西安钟南桃花“怒放的生命”,网到了黑龙江苏美晴“一只蝴蝶的忧伤”,网到了马老师家乡的“良师益友”……从海内外著名诗人桑恒昌、叶文福、谈卫那、尹玲老师到论坛里名不见经传的草根皆尽收眼底,倾注了马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谁能说这部著作不丰富呢?
在这部著作尚未出版之际,我想到马老师所起的这个名字“一网情深”是多么的贴切啊!这张巨网打捞起马老师对诗、对文和对生命里走过的每一个影响过他的人的深情厚谊;“打捞”起生活和网络赋予的精彩与丰盈;“打捞”起励志与感恩的馈赠……马老师是重情重义之人,他撒出去的网一直迟迟未收是希望网到更多的月色,晕开结局,尽可能地给有缘相识的每一个人以一席之地,直至“倒影在水里的花朵∕心动了”还马不停蹄,辛勤耕耘。在文学的百花园里,马老师为论坛朋友,为身边故交倾注的心血有目共睹。
尽管,诗人的“等”在云来云往间翱翔,毕竟有栖息的时日,无法等到将更多文朋诗友的故事一揽笔底。终于,我们读到马老师的《我等》,但此时的“等”已经由等待《一网情深》内容的进一步丰富转而变成等待一部作品的问世:红土地上的青稞趋于成熟,变成了北国的一枚果实,肥硕、金黄,诗人的思绪由南而北,以等待一个孩儿分娩的心情等待《一网情深》的诞生。
腾讯有这样一句话:“2012年的船票,你有了吗?”春运的一票难求,是否会将诗人的期待搁浅在南方?不,虽然不会,但还是不无感慨:“今年的春天∕依然是我望穿秋水的主题。”等之迫切可窥一斑,但等之决心始终未变:“及至桃花的红∕灼伤脉脉的眼∕绝不收回交出去的那颗心!”以诗人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热爱,有如此真诚的等待乃预料中之事。
掐指一算,马老师的《一网情深》也许真的恰巧要等到阿牛的“桃花朵朵开”时,才会随着春风一起,越过长江黄河,抵达春城昆明,在风光绚烂的滇池湖畔散发出油墨的清香。那时,才是真正的“云等成了烟雨”,一册《一网情深》在手一定会一夜无眠:“数了一宿的星星/ 读了一夜的月光。”“不争气的泪水”不是“像三月的小雨让春天发慌”,而是“像三月的小雨给春天洗面”,洗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来。
“浩瀚诗海,风景这边独好”。此时的诗人之美,亦如传世的青花瓷,隔江千万里,在月色中晕开了美丽的结局。喜极而泣之余,诗人心头将会再一次清晰,笔下所勾勒、所描绘的那些江南塞北的朋友感人至深的故事,将会籍着马老师的网络情谊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漂洋过海,香飘万里。
云来云往真情在,无私无畏天地宽。相聚于“网”中的主角“默然相对,寂静欢喜”“不枉朋友一片情”,分享交流的喜悦,“激活内心的风景”,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在2012 年的春天“遥望寻甸念成云”,念及他的一往情深,念及他“最质朴的诗情”,并真心实意地为诗人马成云合掌祝福,祝贺马老师又出佳作,祝福他的诗路越走越宽,文章越写越精彩。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