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掉维特这个自得其乐地尴尬着的热血老师[也许是最初森口的样子],影片里两个说得上温暖的元素一个是还干干净净的爱美再就是美月了.她说修哉只是寂寞啊.
还有她对于维特的指责,相比较森口"玩笑"的"迈出改过自新第一步",美月也许才是想救赎?
是努力在向光明靠拢吧.
电影对于她的表现还是有点模糊了,写信的那个部分交代得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以上是自己对于这个角色的直观感觉了.
再有就是在哪里看到<告白>是在讨论人性,唔..我只感受到可能的"人性"被摆出来,摆出来而已.
[以上是放在岚寻那儿的一段乱弹]
寒假一直在翘课翘课,甘露老师在阶梯教室放了<告白>,然后张舰航放了<星空>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卫卫当时在空间说"这么压抑的电影,是什么心理变态"之类的话.
下午放学回来取消了预定的逛街计划,把笔记本从一点都不喜欢的书房挪到客厅关了电视开始看电影.扎心的无知无谓和仇恨表面的平静无视的对比.一点一点展开还原的情节.
如果说这电影的背景有一部分在于岛国青少年高[和谐你妹]犯[和谐你妹]罪[和谐你妹]率之类之类的社会现象,我倒觉得只是运用光影技巧去聚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连放大都说不上.此指围观的同学们.
本来就是这样的啊.比如被安安拿到作文里平静编一个[少年们在白胡子老爷爷的带领下"改过自新"的]故事的全班欺负一个"就应该被欺负"的"贱"女孩.还以为是正义.
正常态的心理变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