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840贴子:604,449

回复: 《混沌与明晰:秩序的根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胡塞尔的话值得沉思:马堡学派从屋顶开始,而我要做的是奠基---思考方式的改变,是根本性的。记得早先的鲁吧,就为德性的重要争执过;看看现状,这争执该有结论了。浮光掠影的模仿,对技术的着迷,不光不会促进民主,反而会为强权与蛮横提供口实,使人、社会、政体的普遍沦落。必须叩求秩序的正当性,必须拒斥一锅粥的浑浊,必须做出理性的区分,必须有清晰的认知,这是任何改革或变化的基础要诣。


16楼2012-01-10 22:30
收起回复
    可惜,这无法推及大众。俨然这些问题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哲学高度,对那些新秩序的建立者也许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大众,恐怕还得浅些,实用些。更何况中国人民可怜的精神状态...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1-10 22:43
    回复
      不,有所变化,尽管羞羞答答的。比如,人们开始要求保卫社会,比如,许多人不那么诋毁宗教,比如,人们开始从道德立场发出抗议。。。很多,很多。在变,在转,在深入---想想我们走过的艰涩,我开始感到些许欣慰。


      18楼2012-01-10 22:44
      回复
        没错,这就是症结---按古典精神,对民众时有所隐微的。这很吊诡,暂且不论。但作为能够思考的,这应该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放弃自己急于求成的浮躁,必须看得更远,必须多些沉静和担待。越急躁,就越混沌,失去清晰性判断,一切就都是正当的了,最终只放任了强力。


        19楼2012-01-10 22:50
        回复
          固然,大众只看到果实,但倘若没有一个坚实的根,怎么能开花呢?这就需要园丁,需要培育者,甚至需要牺牲。当然,未必去死,但至少一些有能力的人,要甘于牺牲眼前的利益,为大多数人去担当,去承受---显然,他可能不会有所得,但这正是他该干的呀!记得康德曾问过,对于这些推动历史的人,历史会回报他们好处吗?结论恰恰是悲剧性的。然而,历史仍旧滚滚向前,它反证了这些人的功绩。这就是人,人的光荣与尊贵。担当精神,这绝对是当前思考者最缺少的,然而,它毕竟要破茧而出!


          20楼2012-01-10 23:00
          收起回复
            没有区分、混沌,消匿了神的圆满,也就消匿了德性。我们一味的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却忽略他们的根基。再好的制度,背离了整体,忽略了德性,都失去他存在的意义。理想城邦离不开人的质料,民主缺失根基,也可以是法西斯。
            缺失整体,存在好的制度?


            IP属地:上海来自掌上百度21楼2012-01-10 23:29
            回复
              没有原则的学习是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共性


              22楼2012-01-11 14:53
              回复
                咋的啦?又有憋屈的?


                23楼2012-01-11 18:58
                回复
                  caifaxian?


                  24楼2012-01-12 22:54
                  回复
                    @擂将王二世 这里才是你该来的地方


                    IP属地:广东25楼2012-01-13 09:52
                    回复
                      看完了,自以为懂了..
                      可是又看了一遍又不懂了


                      IP属地:广东26楼2012-01-13 10:59
                      回复
                        "神"是什么?无穷的知识?无限的权力?永恒的存在?...
                        "王"是什么?圣明的真理?神授的王权?万岁的天子?...
                        "人"是什么?智慧的生物?天赋的人权?百年的寿限?...
                        个人认为世界各地对"神"的定义差别较大,一神教的神拥有永恒,必要及唯一性;北欧之神会死;西腊的神非常人性,几乎是人神一体;中国的神一本正经,基本是现实王朝的翻版.从本源关系来说,"神"是"王"的"后台",从古埃及的法老和东南亚国王们的"神王思想"就可以看出.从这点来说宗教是王们的天然盟友,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为利益而争斗."热爱智慧"的哲学则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的讨论范畴,这是西方学术史下的定义,所以有人说"中国无哲学"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游戏规则是他们定的...而其实<易经>之类的东东也是在讨论与西方哲学类似的东东,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国人的"不求甚解"吧,这可能也是我们最致命的弱点...哲学以追求"真理"为最大目地,这与宗教让人皈依"真理"的目地在现实上是矛盾重重,于是在"真理"的名号下,"异端"们上了火刑柱...
                        说白了就是在"王"的默许下,宗教以"神"的名义,为了"真理",处决了追求"真理"的"人",再回头看看前面的"神","王","人";相信大家心中会有些眉目了吧...


                        27楼2012-01-13 12:59
                        回复
                          楼上很尽心的说了许多,但恰恰重现了“不求甚解”的语境。神的意识,不一定必然是宗教特权;诸神相争难以避免,但不等于没有选择和甄别。至于神与王的关系,就更复杂,远非一种必然。圣经里,神就不满意称王的选择。说到处决之类的话题,仅仅与世俗政治相关,已不是一个哲学或神学命题了。


                          28楼2012-01-14 22:17
                          回复
                            呵呵,没有别的意思,看你的转帖、发言,已赞赏你的所为;难得。说到神,太复杂,一般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都倾向于人的杜撰和创造,你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宗教不这样看,有的政治哲学也不这样看,比如:柏拉图、施特劳斯、沃格林等,相反,他们恰恰认为这种观点是现代灵知主义的狂傲---你所恐惧的,正好是现代灵知主义的表现:对自然、对存在无限度的征服。一个简单的问题:理性有无根基?它是什么?实际上,人类存在的最根本事实是:启示与理性。二者对峙、争辩,但远非得出了胜负结果:按韦伯,似乎最终要取决一个决断。施密特干脆跨入启示领域。
                            我的意思是,这问题远没有解决,任何结论都不该太武断。重要的是紧扣基本事实,展开追寻与思辨,毕竟,它们才是思考的起点。


                            30楼2012-01-15 13:24
                            回复
                              最近才认识到这篇文章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以及其所应构建的社会秩序,可有疑问,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2-02-03 19:26
                              收起回复